霍去病是我国古代,最具有名气的少年将军。助汉武帝击溃匈奴,维护大汉边疆安稳。让后人对其无比景仰。可漠北决战时,霍去病手下7位偏将其中4人,居然都是匈奴的后裔!霍去病,难道不怕手下哗变吗?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就让小编为大家揭秘。 霍去病在16岁时,得到汉武帝的赏识,特许他组建独立骠骑大队。汉朝所有的好马,优秀的士兵、精良的装备任由其挑选。霍去病手下的将士,是西汉最精锐的部队。也是从16岁时起,霍去病经常率领骠骑军,不断深入匈奴腹地,收服了许多匈奴人作为部将。其中著名的有赵破奴、伊即轩、赵安稽、复陆支(名字汉化过,真名不可考)。前119年,漠北决战时,这4名匈奴部将,给予霍去病很大的帮助。 正因为霍去病了解,匈奴人的生活习性作战时的特点,才能彻底击溃匈奴骑兵。那么霍去病,为何不怕这些'蛮人'发起祸乱?居然重要的决战,如此信任他们。其实霍去病早已掌握了人性的弱点,那就是'赏罚分明'。史书记载霍去病治军非常严明,不和下属有太多的私情往来。做事一板一眼,与匈奴交战时,每名士兵击杀多少敌军,俘获多少物资,这些霍去病都一一登记在册,战后会如实上报给汉武帝,论功行赏。 所以霍去病不怕他们造反的原因,就是使用利益关系进行捆绑。大家或许会在某些电视剧,和小说传记中迷惑认为。打仗应该做好士兵的思想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有极强的忠诚心。可是在几千年前的西汉,当时的制度环境和人们的所思所想,与今天又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西汉并不是采取现在这种志愿兵的制度,大部分还是穷苦百姓参军混口饭吃。除了那些将门世家之外,普通士兵都想获得军功,博得好功名封妻荫子。 所以霍去病论功行赏的制度,虽然看上去比较无情。可管辖的士兵,都愿意和冠军侯一起打仗。前文提到霍去病治下人员素质以及装备,都是西汉所有军队中最好!加上这位将军从不徇私枉法,也不搞裙带关系。任何出身背景的人,都可以在霍去病的麾下,得到施展本领的机会。霍去病打完漠北决战之后,几位匈奴副将全部被汉武帝重用,封为司马或者是行军总管这样显赫的职务。 这样霍去病手下将领,无论是贩夫走卒,亦或者是匈奴人,甚至是其他少数部族的士兵。无不甘心情愿追随霍去病南征北战,为了今后的将来着想,也会拼尽全力。尤其是这些匈奴人。最终目标也是想获得个安稳的生活,留在西汉比荒凉的戈壁沙漠,无疑是更好的选择。才会死心塌地追随霍去病,不会造反。 用句通俗的话来介绍,'跟着霍去病总会有肉吃'。只要战役获得胜利,最后都能获得个一官半职。这样的好处,可比那些说两句人情话,许下的空头支票要好很多。所以霍去病不怕手下的这些异族将领哗变,就是因为他凡事条理清楚,抓住人性的'软肋'加以利用,试问,又有谁会和光宗耀祖这样的好处过不去呢?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 撰稿人:扬州小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