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改变人生的机会只有20%,但依然是最好的方式

 山头大王 2019-07-01

前段时间,“老白”沙溢带孩子去参加补习班的一张照片火了,大家发现,作为明星,同样要为孩子的学习操心,同样要参加补习班,这种辛苦相信很多父母都能感同身受。


1

这两天,各地的高考成绩也公布了。笔者的家乡四川,700分以上(不含加分)的就有182人。记得我高考的时候,700分以上还是凤毛麟角,现在则有人高呼,700分上清华北大都有点玄了。

2019年的高考人数突破了千万大关,达到了1031万人,而根据统计数据,最近多年以来,我们的高中入学人数都是同比下降的。

这至少说明两个趋势,第一,大家都想要考大学,而不是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进工厂了。第二,复读生越来越多了。以至于现在流传着一句话:高三打基础,高四985。据说四川前10000名里面,复读生占了4成,不过这个数据并未找到权威来源。

这个现象不仅仅体现在高考中,大学毕业的考研也是一样,这几年考研人数也在不断创出新高。因为时代不一样了,过去的几十年中,经济高速发展,到处都是机会,在外边摆个地摊,开个淘宝,哪怕是早买两套房,都能够发家致富了,甚至是跨越阶层了。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历教育,于是大家都在考学的路上。

当然,这也导致了另外的问题,曾经被我描述为“囚徒困境”,就是大家都在拼命参加补习班,从K12,到公务员考试,从考研再到外语培训,这已经是一门非常大的生意了,诞生了非常多的上市公司。最后大家的成绩都在提高,但是相对水平不会发生变化,而补习班学到的这些东西,除了考试,实际上整体的投资回报是负数。

2

任何一门竞技性的活动,到了成熟阶段,实际上都已经是综合实力的比拼。在不完善的阶段,个人天赋和努力就足够,马拉多纳和贝利在那个时代可以成为球王,但是论绝对水平,他们是比不上在现代资源加成下的梅西和C罗的,可惜梅西和C罗却无法成为球王。

高考也是一样,个人天赋和努力虽然依然重要,但是经济资源和系统化的训练已经成为了根本,所以现在大家打破头都要进名校,甚至是报个名师的辅导班,难度都不亚于买个学区房了。

3

网上流传着北大的一份数据,说考上北大的人里面,出过国的人超过4成,出过省的是100%。这么一看,我似乎找到了自己考不上北大的原因了,高考前,我最远就去了趟成都,而且还是在毫无印象的小时候。

最近几天,《大西洋月刊》发布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主要调查的是美国当前的状况,认为通过教育投资来改变人生的可能性大概是20%,这个几率正在变得越来越小。而这之前,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所有回报中最高的,一度投资回报率高达30%以上。

我曾经写过一篇《教育还能够改变命运》吗,当时也总结了国内的一些实证研究的数据,跟《大西洋月刊》的结果是差不多的。

看上去这个数字似乎不太令人满意,不过这条路还是比较确定的,因为花钱花时间,通过刻意的练习,就能够取得成绩。而其他的活动不确定性更高,而且总体的机会还不如教育。这么看来,教育依然是改变人生的最好方式。

所以,作为单独的个体,面对这种情况,要么就只能跳到这个博弈体系的外边,要么就只能在这场博弈中,跑的更快,别无他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