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这个给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莫过于犹太人,那么关于犹太人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小孩子的?我们跟他们最大的区别又在哪里?大家是否清楚呢? 今天的这篇文章就带大家来详细了解一下这其中的智慧。 犹太民族重才能与思考能力,他们认为学习以思考为基础。 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组成的。怀疑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知道的事情越多,就会产生更多的疑问,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 因此犹太格言说:“智者切面包时,估算十次方才动刀;倘若换成愚者,即使切了十下也不会估算一下。”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布朗说:“我的祖父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我以为,这一点是犹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 犹太人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中都带着思考,他们希望孩子多思考生活,多提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增长智慧。 家庭里碰到放学的孩子,第一句话就是:“你又提问题了吗?” 有人称犹太民族是一个企图揭示自然和人类秘密的哲学家民族。喜欢思考宏观的,深层次的问题,喜欢抽象,喜欢逻辑,铸成了犹太人家庭教育的核心。 孩子爱提问是众所周知的,因为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想了解他们不知道的所有事物。 但是很多父母多半在无意中抹杀了孩子的奇心。 当孩子问:“妈咪,我如何来到世上?” 多数妈妈会很不好意思,或者说:“去问你爸爸。” 而当孩子问爸爸时,爸爸会说:“你还太小,不懂这些事,以后你长大后自然会知道的。” 孩子不过是对自已来到这个世上感到好奇,如果你回答他的问题,就等于在无形中助孩子建立想象力与对生命、未来的好奇。 身为父母,你应该鼓励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尽量用能让孩子听得懂并且简单而活泼的字眼来回答他们的问题。 如果孩子对一件小事的思考超出你的能力范围,你最好是翻翻书上上网,寻找答案。 对于一时解释不清的问题,也不要羞于告诉孩子不知道,并可以就这个问题和孩子一起去问别人或查阅书籍。 如果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时,你真的很忙顾不上回答,可以告诉孩子:“我现在很忙,等会儿告诉你。” 千万不要不耐烦地打断孩子,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犹太父母经常对孩子讲,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小事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在呵护孩子求知欲的同时,还会就生活中的小事适当的启发提问,以引导孩子思考。 这样孩子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能以独特的视角看待事物,做事情另辟蹊径。 孩子在做事的时候,如果总是喜欢有意或无意地思考,便会深化自己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经验和知识系统,甚至可以从中抽象出一定的规律和模式,增强自己的做事能力。 所以,家长应该向犹太人学习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在生活中思考的习惯,学会做事,并获得智慧。 互动小建议 因为工作原因,父母也许一整天都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到了晚上全家人在一起,不妨玩一玩提问的游戏。 孩子可以把攒了一天的各种疑问向父母提出来,比如“为什么每个小朋友都长得不一样?”“有钱就了不起吗?”等问题,父母耐心解答,引导孩子多思考生活,给孩子更多的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