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手破阵子,右手西江月,辛弃疾教你走出人生的困境

 准提药师安般禅 2019-07-01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曾为理想洒过汗水,也曾被现实伤的遍体鳞伤。面对困境,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还是放下武器立即投降呢?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辛弃疾是怎么选择的。

辛弃疾,南宋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现存600多首词,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比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青玉案·元夕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出自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出自《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淳熙八年(1181年),四十一的辛弃疾,由于不得志,在江西上饶闲居20年,这段时间是他人生最困惑的时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两首风格截然相反的词,也是这个期间所作。从这两首词大概能看出他对人生的态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梦境与现实相结合,辛弃疾做梦还不忘杀敌,通过梦回,让他想起曾经的抗金生活。

辛弃疾生于金国敌占区却一心想着抗金以报国仇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单人独马追贼2天最后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张安国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回归南宋,坚绝反对议和的辛弃疾,一身本领,却得不到重用,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期间频繁调动37次之多。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而贯彻全篇的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在每天行走的路上却能“忽见”茅店,可见辛弃疾仍然对生活充满了惊喜和好奇。

如果说破阵子代表的是辛弃疾为了理想不懈的努力,那么西江月则代表辛弃疾理想破灭后,对生活仍存的希望。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希望你我也像辛弃疾一样,左手破阵子,右手西江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