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幼年丧父,母亲画荻教子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三岁丧父,母亲郑氏带着他投奔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的叔叔欧阳晔。 去随州投奔叔叔 欧阳晔家也不富裕,没钱供侄子上学。好在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骨子里重视教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让儿子学习文化知识。她从池塘里挖来沙子,铺成沙盘,教欧阳修用荻草秆在上面写字、画画,还从城南李家借来书,让欧阳修抄写。 郑氏画荻教子 欧阳修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抄完了,也能背诵了。十岁时,他从李家借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非常喜欢,手不释卷。叔叔眼睛一亮,对郑氏说:'你大可不必担忧家贫子幼,孩子有奇才。他日必可闻名天下,光宗耀祖!' 他日必可闻名天下,光宗耀祖!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欧阳修17岁时,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了;两年后,再次失败。年轻的欧阳修苦恼沮丧,一言不发,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郑氏在儿子陷入困境之际,显现出超越那个时代女性的见识,她安慰、鼓励儿子,让他重树信心,再次扬帆起航。 重树信心,再次扬帆起航 锋芒过露,皇帝挫其锐气天圣六年(1028),欧阳修去拜见汉阳军知府胥偃,呈上新作《上胥学士偃启》。胥偃读后大为赞赏,说:'子当有名于世!'他收欧阳修为徒,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在接下来的国子监考试中,欧阳修接连斩获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两项第一。 拜见胥偃 第二年,欧阳修一鼓作气,拿下礼部举行的省试第一,风头一时无两,自信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上显摆显摆。他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8岁,还残存着'熊孩子'脾气,趁欧阳修不注意,先穿上这身新衣服,一边展示给同学们看,一边喊:'我穿状元服啦!' 中国戏曲使用的状元服 天圣八年(1030)三月,殿试在崇政殿举行,宋仁宗赵祯亲自主持。他对欧阳修印象不错,又感觉他锋芒过露,需要先挫挫锐气,利于日后成长,于是定欧阳修为第十四名。状元定了谁呢?竟然是穿了欧阳修'状元服'的王拱辰!真不知道是'状元服'的魔力使然,还是王拱臣的才华足以盖世。 宋仕宗赵祯画像 娶妻胥氏,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天子门生宰相婿',自隋朝有科举考试以来,历代高官都喜欢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胥偃早就属意于欧阳修,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把自己15岁的女儿嫁给了欧阳修。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新婚的时光如此美好。清早起来,胥氏梳妆完毕,跑到欧阳修书房里,一会儿问他眉毛画得好不好看,一会儿偎在他身边摆弄他的笔砚,一会儿又叽叽喳喳地问'鸳鸯'怎么写?就这样,妻子忘了绣花,丈夫忘了读书。 画眉深浅入时无? 欧阳修写下一首《南歌子》记录这种幸福的情形: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这首词描述了一个温柔俏皮、娇憨活泼的新婚少妇形象,耽于闺房之戏,与夫君亲热笑闹,相互依偎时间太久,以至于耽误了针线活,表现了新婚燕尔的甜蜜时刻。'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本自一对鸳鸯,何必再问鸳鸯?新娘一派娇憨模样,回眸间的天真无邪无法不让人怜爱。 何须问鸳鸯? 上司开明,支持吃喝玩乐欧阳修被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西京留守推官。这个由母亲带大的苦孩子,为了科考头悬梁,锥刺股,中进士的那一刻,所有压力突然卸去,留给他生命无法承受之轻。天圣九年(1031)三月,他抵达洛阳,遂与梅尧臣、尹洙等朋友,徜徉勾栏瓦肆,将全副精力发泄在吃喝玩乐上、跟歌妓们胡闹上。 专注吃喝玩乐 欧阳修的顶头上司是河南府通判钱惟演。钱惟演雅好诗章,自称'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文人间那种心灵相通,让他对欧阳修等一干青年才俊有些'溺爱',公然支持他们吃喝玩乐。有一次,欧阳修和一帮年轻同僚到嵩山游玩,傍晚下起了雪。钱惟演竟然派人送去厨子和歌妓,并告诉他们说:'府里没什么事,你们不用着急回来,好好在嵩山赏雪吧。' 钱惟演画像 大概钱惟演也不会想到,他是在做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正是由于他的'富养',给这几个年轻文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旁逸斜出,掀起了一场古文运动,扭转了当时文坛上华丽而空洞的骈文文风,古文创作繁盛一时,留下了无数千古名篇。 一起唱和,掀起一场古文运动 才思敏捷,掩饰迟到尴尬一次,钱惟演举行宴会,告诉欧阳修要早点来,欧阳修却姗姗来迟。钱惟演很生气,责问他为什么迟到?欧阳修正不知怎样回答,一同前来的歌妓却抖了个机灵,说自己的金钗找不到了,欧阳修帮自己找,才迟到了。钱惟演当然知道这是个借口,可是才子风流,不好掠人之美,便对欧阳修说:你为此事填词一首,填得好,我便送这位姑娘一只金钗! 古人宴饮图 欧阳修好感动,上司不仅原谅自己,还把场面弄得如此诗意,于是略加思考,吟成一首《临江仙》: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小楼西角断虹明 这首词巧妙地处处写景,柳荫、池塘、雨滴、荷叶。'燕子飞来窥画栋',看到的仍然是景,帘旌、玉钩、簟纹、枕头。所有这些景色的描写都是为了突显景中人物,一位夏日昼寝的歌女。画面活色生香,虽涉艳情,却又清雅自然。最后一句'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则交代了金钗找不到的原因,原来是她午睡的时候,金钗从发上坠落,压在了枕下。 燕子飞来窥画栋 欧阳修吟完,现场掌声雷动。钱惟演刚才那点不快,早就跑到九霄云外,当场唤人取来一根金钗,送给了这位歌妓。 金钗送歌妓 毒舌相向,恶怼新任上司明道元年(1032),钱惟演改任泰宁军节度使,离开了洛阳。新上司王曙刚好跟钱惟演相反,管束属下十分严格,看不惯欧阳修他们的自由散漫,严厉训斥道:'寇莱公(寇准)这样的人尚且因为耽于享乐而被贬官,何况你们?'欧阳修回嘴道:'寇莱公之所以倒霉,不是因为耽于享乐,而是因为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王曙69岁了,也是年纪一大把。欧阳修太过毒舌,一句话把王老爷子噎得说不出话来。 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 这年,胥氏为欧阳修生下一个儿子。不幸的是,胥氏患了风疾,产后不满一月,就去世了。不知道欧阳修是因为忍受不了丧妻之痛,还是天性浪荡,从此便不回家,整日流连于青楼瓦舍。常言说,艺术是生活的反映,烟花场所去的多了,写出来的词都成了艳词。当时就有很多人诟病欧阳修,说他有才无德。王曙多次告诫他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少往烟花堆里跑。欧阳修却视若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 流连青楼瓦舍 将别洛阳,总结诗酒风流明道二年(1033),王曙被召入朝,为检校太傅、枢密使。老头儿人真不错,欧阳修曾经话戳他心尖子,怼得他下不来台,伤心又伤面儿,他却视欧阳修为人才,不计前嫌,'荐召试学士院'。景祜元年(1034)闰六月,欧阳修通过了考试,被授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被授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欧阳修即将离开洛阳,赴京任职之际,写下一首《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这首词算是欧阳修对洛阳这一段诗酒风流生活的小结,开头直接叙写眼前情事,接着由对眼前情事的反省,推广到对整个人世的认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人生存在着情痴,天边明月与楼外东风本来就是自然之物,与人事无关,只不过被有情人看见了,明月东风就都成了引人伤心断肠的媒介了。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