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历时四年,耗资800亿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竣工,进入验收阶段! (图源:北京日报) 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于今年9月30日前正式投入运行。目前,包括中国国航(601111)、东方航空(600115)以及芬兰航空等多家国内外航空公司陆续公布了在大兴机场的航线投入计划。 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大雾、雾霾天气也能起飞 据此前媒体报道,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以运送旅客1亿人次,飞机起降80万架次。 它还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超过了迪拜世界中心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第三国际机场。 除此之外,在空管先进性方面,大兴国际机场还有很多“第一”:全国第一个实现装有平视显示器的飞机在跑道视程75米的情况下就可以起飞;全国第一个实现开航即具备盲降三类B运行标准…… “大兴机场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的保障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先进水平,大雾、雾霾天气对旅客出行的影响大为降低。”颜晓东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 国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公布航空计划 据媒体报道,2019年冬春航季,国航将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增部分国内航线航班。包括大兴始发飞往重庆、浦东、昆明、南宁、哈尔滨、深圳、长沙、沈阳、湛江航线,每天一班,2019年10月27日开始执行。 厦门航空旗下的河北航空将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运营时首批进驻,首日执飞。 而厦门航空将在2020年3月一次性转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2020年,厦航将在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力17架,2025年计划投入50架左右的运力。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航之时,东航旗下的中国联合航空的航班将全部转场,南苑机场随即关闭,中国联合航空也将成为首家整建制进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家运营的航空公司。东航航班随后分阶段转场。 东方航空预计在2025年前,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飞机180至200架,预计日均航班投放量将超过650班,年运送旅客2000万到3000万,和上海枢纽协同打造“双龙出海”的世界级航线网络结构。 同时,芬兰航空宣布,自2019年11月3日起,开通往返大兴机场的航班,每周运营三班,时间为周一、周三、周日,届时将连接北京和100多个欧洲目的地,构建起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 届时,大兴国际机场航线网络覆盖包括中国国内各主要城市,以及巴黎、阿姆斯特丹、底特律、西雅图、首尔等全球重要航空枢纽和点对点市场。 大兴国际机场带动京津冀一体化 首都机场已经多年超负荷运转,在2018年旅客吞吐量更是突破1亿人次。 高速增长的客运需求远远超出首都机场的运营能力,导致航空公司申请航线难、申请时刻难等多项矛盾凸现。 据民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天大约有300个飞行架次无法安排,每年近1000万人次的潜在需求被“拒之门外”。 据测算,北京地区航空客运需求2020年为1.4亿人次,2025年为1.7亿人次,2030年将达到2亿人次。 根据民航局今年年初发布的北京“一市两场”协调方案,大兴机场将在2021年和2025年分别实现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7200万人次;首都机场将在2020年至202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8200万人次。 大兴国际机场竣工验收后,将分担首都机场既有的运营压力。东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将转入新机场,为首都机场未来的提质增效留出空间。同时,它还将对天津、河北的机场起到带动作用,京津冀三地的机场群将基本成型。 在大兴机场周边,集高铁、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于一体的“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网正在成型,不仅衔接起北京“双枢纽”,更将推动京津冀机场成长为世界级机场群。 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大兴机场的建成,京津冀三地机场将重新分工、协调联动。其中,大兴机场和首都机场分别覆盖不同的客户领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双枢纽”;天津滨海机场将发展成为区域枢纽机场,成为北方国际(000065)航空货运中心;石家庄正定机场将发展成为航空快件集散及低成本航空枢纽。 据北京市发改委方面介绍,大兴机场外围基础设施建设在服务新机场的同时,也加强了区域的互联互通。通过与首都大外环高速、京开高速(河北段)、京雄城际(河北段)等区域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骨干交通线的连接,大兴机场旅客可1小时通达天津、保定、廊坊等城市,周边节点城市将被纳入环首都“1小时交通圈”。 |
|
来自: 心容乾坤 > 《财经,股票,理财,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