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丨读教育专业

 chelsey的咖啡 2019-07-01

在选择美国大学专业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家庭对教育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

不少学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感悟和专业的学术训练成长为能够帮助更多人的教育者。那么教育专业到底有哪些细分方向,新课堂学长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如果希望申请顶尖教育专业要如何来设计课外活动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要不要读教育专业。

要不要读教育专业 来自新课堂THINKTOWN 08:22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校区提供的本科教育细分专业)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大学比较突出的教育专业有那些具体的研究方向。

以美国顶尖名校范德宝大学下属的著名Peabody教育学院为例,为本科阶段的学生提供了包括婴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特殊教育以及认知发展等方面的课程。对不同阶段的教育研究严格细分并且非常深入地与实践接轨。而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则为本科学生提供了相对更加基础和全面的学习机会。

整个本科阶段的专业主要分为两个大方向,分别是婴幼儿发展及家庭教育(Early Childhood & Family Studies),主要研究儿童在0-6岁阶段的家庭环境对其一生的发展影响。这个项目还提供了网上课程的学位。

另一个方向是社区组织下的教育研究(Education, Communities & Organizations),主要是探索人们如何在不同环境以及社区交互和参与度下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经历。另外,学生还可以辅修社会环境影响下的教学研究(Education, Learning & Society)

Brooklyn Ma 

(UW-Madis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SL)

在了解了美国顶尖的教育学院提供的课程之后,我们还采访了新课堂资深学生马一鸣同学,为大家分享一下他六年的教育专业学习、工作的体验。

回忆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本科和硕士学习经历,马一鸣告诉大家,学教育绝对没有你想象中这么轻松“不要问我周末都去哪里party,我们专业周末只有一件事:补觉。”专攻幼儿早期发展教育和英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学长告诉我们,从大三开始就需要在当地小学/幼儿园完成每周20小时的无薪实习。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实践、建立自己的teaching philosophy、认识当地的老师和校长积累教学经验并且建立职业人脉。

到了大四最后一学期就要开始全职无薪实习,每天6:30出门去学校工作,同步准备EdTPA教师资格证考试。这个考试要求设计一门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拍视频记录还要写reflection(思考)。与此同时学校大四最后一门课,每周三晚上上课还要完成作业和考试。进入到研究生阶段后,实践与深入的教育研究会结合得更加紧密,这个时候会真正去思考自己要做什么样的教育,要如何学习最先进的理念然后投入到帮助孩子成长的事业中去。

(云谷团队)

学成回国后的马一鸣没有休息,一头扎进了阿里巴巴的创新学校云谷的工作中。整个暑假在思维的反复碰撞、学校体系设计和学生家访中度过。“云谷继承了阿里很多文化,比如教师团队没有阶级概念,也非常有想法和创造力,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和想法,然后一起解决问题。当然还有拼命加班。”

在过五关斩六将才通过面试才能入职的创新学校里,新晋英语老师马一鸣对于过去和当下都有很多思考:“威斯康辛的专业训练我觉得帮助最大的肯定是我学到的做一个ESL老师学到的很多教学方法,毕竟我现在面对的全部是英语非母语的学生,是最适合的群体。但是云谷对我最大的提升是颠覆性的。首先是云谷本身的学校构架。完全弃用了国内传统学校的结构,取消了教导处教务处等行政管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组成的四个研究院(学生发展研究院,课程研究院,教学发展研究院,科技研发院)。同时,学校取消了传统班级制,取而代之的是学院制和导师制,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国内教育的学生管理构架和学校结构,更注重因材施教和全人教育,并大力发展学生的艺术体育天赋,崇尚创造力的展现。七年级以上的学院是按兴趣、性别、学术水平平均混合分配以保证其多样性。这样的学校架构非常inspiring,也让我学到一个全新的有创造力的学校是怎么样的。最后,这是一个工程师扎堆的学校,专门根据学生和老师需求开发教育产品,这也让我对智能校区非常期待。”

最后,马一鸣总结说每天早上一醒来就想到自己可以去做最热爱的事情,是一种绝大的幸福。

那么对教育感兴趣的同学在留学准备阶段要如何来探索和深入研究自己的兴趣呢。阅读和自身的学习经验分享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在实践中认知什么是教育,教育所需要的能力和思考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