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抹不开的面子,混不开的职场:3招提升拒绝力,拥有开挂的人生

 瑞希在线 2019-07-01

作者 | 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外部评审团成员。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推动你的职场进化。

01

不要随意消费我的善良

前段时间,作家莫言因为一场官司上了热搜。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去年说起。

莫言所住小区有一个收发室职工顾某,与莫言一家相熟。去年,顾某恳请莫言为他的一个朋友董某写一幅字。原因是,董某为其家人支付了保险费,自己无以为报。

出于帮助别人,莫言答应了顾某的要求。得知董某是做陶瓷生意的,莫言便抄写了一首与陶瓷有关的诗让顾某转交。

几天后,顾某恳求莫言让董某登门拜访,莫言好心答应了。在会面期间,董某与莫言合影,并拿出准备好的莫言的书让其签名。因为两人都曾入伍,莫言便在落款题字中写到“赠与XXX战友”。

没想到,莫言一片好心,反被奸人利用。

二人的合影、签名书籍、题字都出现在了董某公司的虚假宣传片和广告中。这家企业的经营模式涉嫌传销,不少老人被骗了钱财,甚至有用户辗转找到了莫言的家人。

好心被利用,莫言奋起反击,将这家公司告上法庭并胜诉,获赔210万,创下类似案件最高纪录,大快人心。

善良应该被褒奖,却被坏人利用。遇到这样的事又何止莫言一人。生活中、工作中,我们踩过这样的坑还少吗?

因为善良,我们选择付出;因为“抹不开面子”,我们不好意思拒绝。

我们接受了太多不合理的东西,这些东西让我们成为一个沉重的“给予者”、“老好人”。但真相往往是:善良的老好人被朋友同事随意差遣,各种江湖救急,甚至成了“背锅侠”。

你内心酸楚,却总是不好意思对别人的请求开口说“不”。但是,人总要学会拒绝,拥有“拒绝力”,才能拥有开挂的人生。

02

为什么说“不”这么难

胡颖舒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前两天跟我通话时,她带着哭腔。她是公司的老好人,尽管工作忙得要死,但只要同事们有需要,她都尽量随叫随到。

这阵子忙活着搬家,她不小心砸伤了脚,简单在医院处理一下后,她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有的同事简单地问候了她一下,而更多她帮助过的同事,对她的伤情视而不见。他们还像以前那样,随意地差遣她。

胡颖舒跛着脚在办公室忙活着,由于腿脚不便,她请求一个同事帮她个小忙,被那个同事以“手头工作很忙”为由断然拒绝了,她心里特别委屈。

她问我:“为什么他们有事,我尽心尽力帮忙,而我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他们拒绝我连眼都不眨?”

为什么呀?很简单啊,因为你的付出很廉价, 他们的拒绝没成本!

你顺从地讨好每一个人,唯独没有讨好你自己!

你会发现,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请求,要勇敢地说“不”,真的不容易。

为什么说“不”这么难?

一是教育背景使然。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助人为乐,所以很多人害怕说“不”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同时,也不喜欢因为说“不”而带来的摩擦。

二是物种进化的必然选择。英国苏赛克斯大学的研究员朱莉·柯达士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很难拒绝别人,是因为对我们的祖先来说,跟别人保持一致,是一种生存的策略。

比如,到了一个新环境,不知道什么能吃,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周围人保持一致。这就是后来为什么我们有了“入乡随俗”这句话。

人们在行为上,愿意模仿他人,与周围的环境保持一致。同时,在群体中对于别人提出的要求,人们更倾向于给出肯定的答复,以免遭到排挤。

简单来说,人们不想对别人说“不”,实际上是在寻求认同感和群体的接受,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而说“不”之所以难,就在于人们是在同自己的本能抗争。

03

面对别人的请求,你该扮演什么角色

你不能对所有人都说“是”,也不能对所有人都说“不”,那么面对别人的请求,你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将一个组织里的成员分成了三类,一类是自私的“索取者”,一类是讲求付出对等的“资源匹配者”,还有一类是“给予者”。

自私的“索取者”俗称伸手党,是人人都厌弃的角色。所以,你可以选择扮演好后面的两个角色:资源匹配者或者是给予者。

1、资源匹配者

资源匹配者就是一切以等价交换为前提,你让我帮你可以,你拿什么来交换呢?

《蝙蝠侠黑暗骑士》中有一句话,特别适合资源匹配者:“如果你擅长某件事,永远不要免费去做。”

资源匹配者认为不讲求回报的付出是低价值的付出,他们不吝于帮助别人,但前提是要有等价的回报。

2、给予者

给予者有两种,一种是像胡颖舒那样的“无私型给予者”,这种类型的给予者是组织中的老好人,往往会被人随意差遣和利用,导致利益受损,自身的工作也完成不好。很多时候还会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背锅侠”。

另外一种是“自我保护型给予者”,他们在帮人之前,会过滤人性。他们的给予行为往往会为自己积累好人缘,也会给组织带来贡献。

想做自我保护型给予者,就要识别出哪些人值得帮,哪些人该拒绝。这里,有两个参考条件。一是留心对方提出请求时是否设身处地为你着想;二是留心对方得到帮助后是否得寸进尺。

比如,胡颖舒一瘸一拐地在办公室忙碌,有些同事仍然一如既往地差遣她;莫言好心帮收发室顾某题字,他却得寸进尺提出让董某登门拜访,对于这样的人,必须果断拒绝。

助人为乐是美德,但前提是要保全自身。

04

如何体面地拒绝别人

3招提升拒绝力

面对不喜欢的人和事,该如何拒绝呢,这里有3点建议。

1、设定拒绝的标准

拒绝的标准就犹如“止损点”,你只有清楚地设定自己的“止损点”,才知道哪些事情该答应,哪些事情该拒绝。

比如,前年有个朋友问我借10万块,我知道他投资一个项目亏了不少钱。借给他,这笔钱可能收不回来,不借他又伤了和气。

我最终借给他1万块,当时的想法是,他有钱就还我,万一还不上我也认倒霉。

事实证明,拒绝他的10万块借款请求是多么明智!他欠债太多还不上,后来不知所踪。

所以,事先设定好拒绝标准很重要,最怕你含糊其辞或半推半就答应了对方,最后弄得彼此都不愉快。

2、不要把你的帮助看得太重要

哥伦比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丹尼尔·阿莫斯说,大部分寻求帮助的人,其实并没有期待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所以他们并不会因为拒绝而产生太激烈的反应。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与高考报考填报志愿有关的文章,这篇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我接到了几百名家长给我的留言和私信。

他们问我,孩子考的这个分数和名次,可以报考什么学校。

我给一部分家长回复:可以参考文章中第三部分给出的志愿填报策略,具体到个人能报考什么学校,属于一对一高考志愿填报辅导范畴,网络上无法三言两语给出建议。由于精力有限,我今年也不再接收高考志愿辅导个案。家长们对此都表示理解和感谢!

所以你看,不要把你的帮助看得太重要。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你不是救世主,你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树立清晰的边界。

3、主动提出替代方案

拒绝别人时,如果有替代方案,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十几年,由于母亲身体状况不好,我想给她在省城买房子,接到身边照顾。我手里的钱连首付都不够,就问一个朋友借。

她很为难,虽然最终没有借钱给我,但是给我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在乡下高息借款,短期借的话,总体成本也不高。

我采纳了她的建议,买了人生的第二套房子,后来我一直很感激她。有些拒绝,即彰显了态度,又保持了友善,大家也会乐意接受。

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写到:“当你培养人际关系时,你的原则和别人的原则将决定你们如何互动。”

每个人都应有接纳与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

你拒绝了肤浅,就接纳了深沉;你拒绝了虚伪,就接纳了真诚;你拒绝了假、恶、丑,就接纳了真、善、美……

一段好的关系,不是“舍己为人”和“无条件付出”,而是要有拒绝的能力。

你的拒绝力,是保护自己的底线,也是拒绝索取的门槛。它让你的善良长出獠牙,这样才不会被人随意消费。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保护来访者隐私,文中胡颖舒为化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