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立足县情 找准定位 加快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泸定交流发言)
2019-07-01 | 阅:  转:  |  分享 
  
立足县情找准定位

加快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泸定县人民政府

(2015年11月)



泸定作为甘孜州“东大门”,因中国工农红军成功飞夺泸定桥而闻名中外,是一个有着特殊地理位置和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泸定的城市建设历来倍受各级领导关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工作努力下,泸定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基础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更加宜人的特点,并逐步显现出现代城市的雏形。

一、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城镇化进程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14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1年底的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近万人,城镇化率达%,较2011年的%提高了个百分点,年均提高个百分点。

二、城市功能不断优化。2012年以来,我县城市建设综合投入资金亿元,全面实施了城市道路改造等个城市建设项目。新改建城市道路公里,新建城市河堤公里,新增排水管道公里,新增路灯盏;新增32辆公交车,新开6条城市公交专线,新建2个城区停车场;投入资金万元,用于供水管网和水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万元,完成河西街风貌改造、城南大桥重建及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红军长征纪念馆、泸定县二郎山川藏公路纪念馆“三馆”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户,建成廉租住房套;经营城市建设用地亩,拆迁面积平方米,建成个、平方米的居住小区及沙坝熙和盛世商贸步行街。

三、新城建设加快推进。坚持“宜商宜旅、宜养宜疗、宜居宜业”规划思路,合理统筹教育、物流、商贸、会展等功能布局,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完成大渡河堤防工程、磨河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伞岗平军事复建基地、武警医院、政务中心、金珠制药、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省电力公司泸定应急基地(一期)等项目建设,入驻新城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

尽管我县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和功能,努力提升城市形象,但在目前的城市建设管理中,仍存在城市规划水平不高、建设杂乱无章、服务管控不到位、脏乱差堵严重等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建设整体性不强。由于县城总体规划指导性相对滞后,控制性规划管理跟不上,加之房地产开发单位追求效益最大化,使得县城建设普遍存在“见缝插针”、高楼林立的现象,背离了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优势,没有形成鲜明的地域文化气质特征。二是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县城建设用地仅有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万余人,人口密度过大,显得繁荣而无秩序。人口的过度聚集,使得城区“寸土寸金”,很多私房6-8层高,巷道却不足1米,建筑后退红线不够,绿化和停车场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致使整个县城“乱象丛生”。三是建筑风格单一。目前全县还未做过系统的建筑风貌规划设计,更没有立足本地传统和历史文化设计建筑风格,从当前的建筑楼房设计来看,均在照搬照套都市楼房设计,建筑过于呆板、风格单一。

针对我县城市建设管理不足和短板,县委、政府立足县情,认真思谋,作出了《关于实施城乡提升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定》,坚持旅游全域化为统领,按照“一年出成效、二年见形象,三年树品牌”目标,围绕城镇规划、配套功能、承载能力、吸附能力、风貌特色和文明素养“六个提升”要求,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倾力打造环境优美、形象靓丽、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一、城市规划大提升。秉承“高起点可以弥补晚起步”、“不求其大、但求其佳”的城市建设理念,聘请国内知名、专业规划设计机构深挖红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以高标准、高起点提升老城区、新城规划品质,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努力把泸定建成山水园林城市。目前,我县已招标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单位开展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二、老城提档大升级。借力“11.22”灾后重建,以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为重点,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加大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力度,不断改善保障民生加快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建设,提升道路的通达性和舒适性;实施好旧城区供排水、广电通信等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大旧城风貌塑造、园林绿化建设,形成“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美好居住环境。

三、新城建设大推进。加快新城规划修编工作,加快推进道路、管网、电力、通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招商方式,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新模式,依托大坝教育园区、中藏药业产业园区,积极培育教育、医药、农特产品、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以产业带动、带好、带活新城建设,提升吸附能力和综合承接能力。

四、集镇建设大完善。以省州小城镇示范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集镇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提升辐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着力打造好冷碛、兴隆两个工贸、旅游综合型集镇,加快推进烹坝、得妥“撤乡建镇”工作,打造县域南北重要旅游集镇。

五、美丽新村大建设。结合全域旅游和精准扶贫,整合各类资源,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要求,着力打造体现耕读文明、田园风光、地域特色、乡村情趣、民俗风情的幸福美丽新村,形成一乡一个品、一村一幅画、一组一片景的田园风光产业带,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沐阳”的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六、城镇环境大整治。成立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整合公安、交警、交通、国土、食药工质、文旅等执法力量,设立城市绿化、综合执法、城乡环卫三支管理队伍,深入开展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污水乱排“六乱”现象专项整治,依法加强对城镇房子、车子、渣子、摊子、桶子、牌子、杆子、旗子、树子以及供电、通信线路九子一线的统一管理,不断提升城乡管理水平,树立康巴门户良好形象。

下步工作中,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工作部署和此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推进旧城改造和城镇化进程,树立东大门良好形象,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品牌。







-1-









献花(0)
+1
(本文系如影随形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