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不走岔道

 章江之邻 2019-07-01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译文:

假使我对于留存于世的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道理都有所认识的话,那么我的行事是顺着大道的,只是延伸出来的部分是值得畏惧的。大道十分的平坦而百姓却是喜好走小路的。

朝堂上清理的十分干净,田野却十分的荒芜,仓库就会十分的空虚。穿着文饰非常美丽的衣服,佩戴着锋利的宝剑,却厌恶饮食,即使财货非常多,这样也是被叫做偷盗别人吹竽的声音。这些都是不合乎道的。

介是留存的意思,留存就是留下了还存在。然是指被认为是对的、正确的意思。介然就是指存在过的留有痕迹的被认为是对的东西。一个人假如对所有存在过的被认为是正确的道理都有所认识有所理解,那么这个人对于道对于事物应该如何去发展是有很清晰的思路的,这样的人一定会行于大道的,做事会顺道而为的。本来这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担忧的。可是,人们的思维是有延续的会延伸的,所谓延续延伸就是指本来事情想到这里就可以了也很完美了但是人们的思维往往就会在这些完美的思路中找出几个点在这几个点中挖掘出新的思路,在这样的挖掘下一条条岔路小路就产生了。就像一条条大路的两旁总会有一些人踩出一条条的小路岔路通向各个方向。当一个人对所有的大路都很了解,每一条路能通向哪里都很清楚的时候,只有这些大路旁边蔓延出来的小路能让它感到畏惧,因为小路能通到哪里,路上会遇到什么怪物,甚至这些怪物会不会从这些岔路上窜出来他都不清楚,这就是“唯施是畏”。施是蔓延、延伸的意思。

大路是很好走的又宽敞又平坦但是偏偏有很多人就是喜欢走小路,总感觉小路好像要近一点。这就是“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径就是小径,小径就是小路甚至是斜路是蜿蜒崎岖的险路。那么什么样的路是这样的岔路小路呢?“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就是一条这样的岔路,“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也是一条这样的岔路。

朝堂里面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清理的干干净净,但是却没有人民来耕种土地致使田野荒芜,这样的做法仓库一定会空虚。因为清理朝堂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没有人民来耕种土地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只有支出仓库能不空虚吗。这就是“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走出来的岔路造成的结果。本来的大道应该是百姓勤勤恳恳的耕种致使仓库盈满财力雄厚,在雄厚的财力支持下修建宫室装饰朝堂,使国家显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样子。可是当君主的眼睛只盯着装饰朝堂以期可以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时就会一味的追求把朝堂装饰的漂漂亮亮。在民力不足国力不续的情况下一味的追求“朝甚除”就会没有民力去耕种土地,没有民力去耕种土地就没有收获,没有收获仓库就会空虚,这就是“田甚芜,仓甚虚”。所以这就是一条岔道,在这一条岔道上走就会造成了“田甚芜,仓甚虚”的结果。在朝堂、田野、仓库这三者中田野是最主要的,仓库次之,朝堂应该只是在田野庄稼繁茂,仓库积累充盈的情况下才可以着手清理修饰的,现在却只专注于朝堂而不顾田野和仓库就是主次不分,是走上了国家发展的岔道,是不符合道的,所以讲“非道也哉”。

“服文彩,带利剑”只能说明一个人的配置很好,甚至可以说明他能支配的财富很多,但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是末,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实力,决定一个人实力的是人本身,可是这个人本身却是厌恶饮食的,厌恶饮食就是不想吃饭,不想吃饭甚至厌食就足以说明这个人的身体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甚至是危险的,而身体是一切的根本,本不固末再好又有什么用。自身能力不足装备再多再精良也只能是偷盗别人吹竽的声音,是滥竽充数而于。盗竽就是指偷盗别人吹竽的声音,是滥竽充数。专注于“服文彩,带利剑”却“厌饮食”就是本末倒置最终在需要凭实力做事的时候就只能是滥竽充数,所以只是一味提高物质的功能而不提升人的能力是本末倒置的,这样也是走上了发展的岔道,也是不符合道的,所以也是“非道也哉”。

一个人即使全明白所有的道也要能专注于道,不分心于岔道更不能专注于走岔道这样才能不违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