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阎维文:我的唱法并不深奥,就是 小声唱,轻声唱…

 浓咖啡 2019-07-01

我经常见到一些初学歌唱的人,为了追求良好的歌唱共鸣和声音的高亢,而挤着喉咙歌唱。又由于得不到自己想象中的共鸣效果,因而造成歌唱者的认识错误,便加倍使用气息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搞得面红耳赤,浑身紧张,而且声音尖锐、刺耳,十分难听。还有一些歌唱者,为了想使喉头放下,而压着喉头、挤着喉咙歌唱,结果不但不能很自然地把喉头稳定在理想的位置上,反而因喉头受到过分的压迫而使声音喑哑。还有一些歌唱者,为了唱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高音,而声嘶力竭地拼命喊叫,使得喉头过分上提,喉咙紧缩,气息不畅。出现以上几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时没有打开喉咙。其实,歌唱者只需打开喉咙歌唱,喉头就容易稳定在理想的位置上,就能使口、咽、喉等器官的紧张僵硬现象得以克服,进而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和圆润。舒展的声音。这里所说的打开喉咙,就是保持喉咙的通畅无阻状态,使歌唱声音不受压抑、不受阻碍,很自然地发出。而歌唱声音经过畅通无阻的喉咙,向上进入打开的喉咽腔、口咽腔和鼻咽腔,并传递到头腔得到头腔共鸣。同时,歌唱声音通过打开的喉咙向下进入胸腔,获得胸腔共鸣,这样,两者结合,就能使歌唱声音得到最丰富的共鸣效果,显得圆润、丰满。总之,喉咙打开了,声音就容易发出,共鸣就容易获得,气息也容易控制。

打开喉咙,人人都会,但要保持住这种打开喉咙的状态去歌唱,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是因为人们平日说话时,并不要求像歌唱时那样把喉咙充分打开。而平日说话时的用喉习惯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在歌唱活动中,使一些歌唱者产生一种打开喉咙就吐不清字或发不出声音的错误意识。这种意识迫使他们在歌唱发声时,总是下意识地收缩喉管,从而破坏了声音和气息上行下达的通畅的道路,使喉咙处于不良状态。要纠正这种现象,必须首先让歌唱者真正了解:用最少的力量和最节省的呼吸获得流畅自如地歌唱这是声音艺术的最高原则,而打开喉咙则是实现这个最高原则的先决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