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 养 学 习 兴 趣 实 施 愉 快 教 学

 禅悟人生观世界 2019-07-01

                                                              杨祥芬


      愉快教育的真谛在于让学生“乐学”。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重视寓教于乐,使儿童的求知欲永远保持旺盛。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减轻学习负担,变苦学为乐学。正如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如何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课开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更浓;课尾声、趣犹存”。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情景、感染兴趣

   教学情景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为学生乐学创造条件,通过创造情景,寓教于趣,以趣促思,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良好的认知情绪和浓厚的兴趣下参与学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情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节时,我是这样进行的:“同学们,我们见到的自行车、摩托车、火车和小轿车等,它们的车轮都是什么样的?”同学们肯定地回答:“都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学生们笑了,连连摇头。教师又问:“如果自行车的车轮是椭圆形呢?”(并在黑板上随手画出椭圆形。)同学们急忙回答:“ 也不行,没法骑。”教师接着说:“为什么圆的就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短短几句话,就调动起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情景,以努力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状态之中,才能使学生情绪激昂、闪烁智慧的火花,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教师教学时,若能根据教材特点,有意设置悬念,提出一些新颖的有吸引力的问题。则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望是从问题开始的。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 ”、“疑中生趣”。使学生“开头有疑惑、结尾有悬念,课后有回味”。产生一种未做完的“牵挂感”。这种牵挂起到了强化记忆、发展思维的作用,从而使课堂气氛跌宕起伏,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的目的。如教学“比的意义”这一节内容时,在讲清“比的意义”的概念时,教师设立以下几个问题:⑴比同整数除法、分数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⑵比同整数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⑶打球出现的“比的意义”与我们学习“比的意义”一样吗?为什么?教师这样有意义地设疑,创造了新的悬念,促使学生急于探索知识的情绪尤为强烈。抑或在下课前几分钟出示一道使学生感到疑惑和有兴趣,有一定参与价值的趣味题,让学生判断、尝试解答,只动口、不动手。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设疑,促使学生产生悬念,急于探索解决办法的情绪高涨,使课堂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寓教于乐,保持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通过画面、幻灯、录像、小品、游戏、实物道具和绘声绘色的文学语言,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寓知识教学于活动之中,让学生感到有趣、爱学,有利于开启心智,发展个性。如在讲应用题时,我用鲜艳的动物图片来表示数量关系:一只大象的体重等于6头牛的体重,1头牛的体重等于2匹马的体重,一匹马的体重等于20头狗的体重,1条狗的体等于30千克,一只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我在黑板左边6头牛的图片,以此类推,数量关系显而易见。同学们通过思考,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问题得到了解决。我在教学中利用儿童喜爱小动物玩具和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好奇之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除了利用直观、鲜艳、形象的教具进行教学外,还要适当引进游戏,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我引用了“帮助小鸡找家”的游戏。即把写着数学题的小房子贴在绒板上,小鸡的头上都有数学题的得数。教师把游戏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我说:“一群小鸡出外找食吃,在回来的路上迷了路,谁能做向导,帮助小鸡找到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当向导。一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家积极动脑算题。这样使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了计算,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而不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此外,我们采用了“找朋友”、“击鼓传花”和“送信”等多种游戏形式,调动了全班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重视过程,发展兴趣

   我们教给学生知识,当然要重视它的结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生的过程,才是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巩固和深入发展。单纯的记忆结论只会使学生兴趣索然。由于学生个性特点及学习方法不同,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思维过程必然存在差异,思维发展水平也会有高低之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提问,个别谈话,作业等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不只注重解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更注重解题的思维过程,有针对性地纠正不正确的思维,促使全体学生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也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向前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和思维品质。例如在进行“和是14”的进位加法练习时,发现少数学生出现9+5=4之类的错误,其原因是受减法的还原法干扰造成的。因为5+4=9,所以9-5=4。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口算结果,虽然正确,但要依靠具体实物形象,采用数数的办法,算得慢;另外,大部分同学能用凑十法较快口算出结果。但他们当中有的思维敏捷,有的反应稍慢。因此,我们教学知识时,就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积极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五、巧设练习  提高兴趣

   无论是课内或是课外训练,做一定的习题是应该的。但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要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我们教师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巧设练习题。既要确保一定数量的练习,将已形成的概念和新知识逐步形成技能,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精心设计有指导性的课堂练习,以发展学生思维。练习是学生运用认知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既要考虑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又要考虑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再则,在设计训练题目时,除考虑题目的难易外,还要扩大题型,变换考核知识的角度,使训练具有新颖性。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入填空、判断、选择等题型,增加这些一类型题使得训练由原来较单一的问答、计算变为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对整个训练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除变换训练题型外,还变换训练方法。如计算训练,可以把速算、口算练习相结合,也可以在课堂上搞分组竞赛。精心设计训练,还要根据教学实际,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题练习,动用多种类型训练来拓宽学生思路,鼓励学生多思,培养思维灵活性,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训练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保持学习热情。此外,还要注重优化练习形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游戏练习,象猜迷语、摘桃、找朋友等,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

   六、感受成功,巩固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的语言是非常敏感的。教师粗暴、讥笑、训斥的语言,常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而教师激励、表扬的语言,则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动力。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教师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去创造,那么定会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浪花一溅千丈,定会呈现出人人想创造、人人会创造、人人能创造的局面;反之亦会熄灭学生创造的火焰,关闭学习兴趣的源泉。因此,教师要把握机会,抓住时机,想方设法助其成功。让学生感受成功后的乐趣和欢欣。例如,在上10减几的练习课教学中,首先用找朋友的练习形式复习了10的组成与分解,然后在小结学生的练习后说:“大家对10的组成与分解记得很熟,证明同学们都很聪明,但不知道同学们用得怎样?下面的练习看谁聪明一些?”接着在黑板上写出得数是10的加减试题和填写加减符号的试题让学生板演,学生听了老师的话后都争先恐后地举手。等板演的学生上去以后,老师对没有板演的同学说到:“没有板演的同学在草稿纸上做。谁做得好,谁就聪明能干。就让谁去给板演的同学打分,当小老师。”老师的话音刚落,绝大部分学生都面露微笑,都积极地做了起来,以显示自己的聪明能干.因而练习的兴趣很高,学习的热情更浓。(作者:杨祥芬授权代发)

(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发其他网站、否则追究侵权法律责任。谢谢理解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