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解道(ID:jiedaoba) 半年将过 半生且过 半 半 作者:平川 长沙岳麓山上,在爱晚亭至麓山寺之间,有一亭,名曰“半山亭”,为半云庵旧址。 亭的位置好,处半山间,可为疲乏的游人途中休息。亭的名字也好,虽俗但俗中有雅,妙在它的寓意:行至山半,且不操急,可驻足憩息,回首来时之路。 据传,原庵内有一烧火僧,曾作《半半诗》一首,为名山胜迹留下趣谈。 清代学者李密庵不知道是不是受其启发,也作了一首《半半歌》,颂田园,写人伦,叙情趣,论时弊,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看破浮生过半, 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一半还之天地, 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 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 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1 《半半歌》所要倡导的,其实,便是“中庸”。《论语》先进篇第十五章,孔子的学生子贡向孔子请教。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与商是两个人,即子张与子夏。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个更好(符合礼的标准)呢? 孔子说,子张的行为,总是超过周礼,而子夏做事,却达不到礼的要求。子贡又问,那是不是说,子张更贤明呢? 孔子回答了四个字:过犹不及。 也就是说,过了,或者达不到,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好的。 人活在世上,不要活得太高调,也不能活得过于劣俗。太高调,别人看他假,自己装得也累;太劣俗,别人看他懈怠,自己也活得无趣。 万事只求半称心,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做一个淡泊的常人就好了。 2 “半”,是一种处世哲学。曾国藩经常与子侄讲起一个故事。 有个人到寺院敲钟祈福。寺中的老和尚告诉他,这钟只能敲三下:第一响祈福,第二响得志,第三响益寿。 那人敲完第三下后,心想,我多敲一下,是不是就有飞来之福了呢? 于是,他趁老和尚不注意,又敲了一下。老和尚听见后,叹了一口气,对那人说:你前面的钟都白敲了。 那人不解。老和尚说,钟不能敲第四下,第四下在佛家是有讲究的,叫“四大皆空”,你敲了四下,就等于你看破了红尘,还求什么屁福呢? 曾国藩目的在于告诫后辈,凡事都有“度”,不把事情做绝。正如他自己所说: “留一分余地,可回转自如。不留余地,则易失之于刚,错而无救。” 就是说,做事都要给自己留有一分余地,才能进退自如。凡事不留余地,则容易失之于刚硬,一旦错了,就无可挽回了。“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3 林语堂很喜欢李密庵的这首《半半歌》。 他认为,“半”,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灵状态。这算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了。他说: “我以为半玩世者是最优越的玩世者……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与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 人生追求完美,但总会留下无尽的遗憾。 生活里,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黑暗,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只有“万事只求半称心”,才能坦然面对人生,淡泊地看待荣辱得失。 什么样的人生最好呢? 不设置太玄的目标,不盲目去攀比,不生非分之想,不贪非分之财,就是一个好的人生。幸福不在于别人,在你自己,认真对待你所爱的一切,生活才能趣味盎然。 4 林语堂认为,人活着,其实就活一个心态。一定要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 琴也会弹,不要十分高明,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书也读读,可是不能用功,不成为任何专家。这样的生活,才是最闲适安逸的,才是快乐的。他说: “最快乐的人还是那些中等阶层。他们经济适度宽裕,生活逍遥自在;名字半隐半显,精神最为快乐,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成功的。” 一个人,不被财产和名声所绑架,生活过得去,想玩的时候,有点钱玩就好了。 生活逍遥自在,却也完全不是无忧无虑,有点小小的压力,才有存在感,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才体现自己的能力。这时候的人,才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可谓半佛半神仙。 佛家说,“生命”这个词,从来就不是教条,对谁来说都是一份思考、一份体悟。 一句诗说,“一千零一面镜子,转映着你的容颜。”说什么郁闷,只是你自己在纠结;说什么急火攻心,只是你自己在分别挑剔。没有谁在操纵,只不过是你心地的呈现罢了。 生活,是一场悲与欢的交织,一场偏见与解脱的相伴。看不过、舍不得、离不开、放不下,只不过是障碍了内心的洒脱和自在。“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适度就好了。 5 酒半酣美,花半吐媚。半即适度,适度为美。 记得明朝的梅鼎祚,也有一首《半半诗》:“半水半烟看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 一事一物一景一地,半隐半没半朦胧,有遗憾的美,才是恰好的美。 追求“半称心”的生活,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与明智。知者悟之,不为物役,富贵不羡,贫贱不移。 人生百年,不过是一场悠然的路过。 将身外之事看淡,行看流水花开花落,坐观天空云卷云舒,“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活得宽展,从容,便是好的。 |
|
来自: 柏涂hyzvi9113s > 《社会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