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社工

 诗若图书馆 2019-07-02
心理健康社会工作教学示范之心理基础
心理学要回答的两个问题,
心理学包括哪些内容?
普通心理学
心理过程:知(认知,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情(情绪和情感,我们如何感受这个世界的)意(意向、动机等,就是我们和这个世界怎么互动的)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情绪、动机、态度
心理过程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个性心理
智力和能力
智力:心理效率——做事情很快做成,还是很费劲做成
气质和性格:你是做这件事情,还是做那件事情。做事的方式。
气质:由人的先天禀赋所决定。受生物性影响比较大。
性格:在气质的基础上形成,内向,外向。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相关法
实验法
个案法:心理咨询的绝大多数流派都是从个案法发展出的
心理学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低等动物是网络状的,在腹部,刺激一个点,全身都动。脊椎动物,管状神经系统在背部,中空的,有更大的表面积,反应更灵敏更分化
脑:脑重指数。动物越高等,比值越高。
新皮质的大小
脑结构,高等动物分化高
身为体,心为用。身心是一体的,身体是心理的基础。心理是身体的运用。
心理学的领域
普通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江湖不过是人心而已,他人对我们的影响
人格心理学:我们对自己的影响
二、知觉与记忆
感觉是心理的基础
感觉是我们对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具有相对性
知觉: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觉察、分辨、确认
加工:自下而上:对象本身提供了很多信息。自上而下:脑补。面临的情景比较模糊的时候
类型:形状、深度、时间、速度
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记忆
感觉记忆:持续1秒时间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几分钟、当下的记忆
长时记忆(巨大的仓库)
外显记忆:事实和事件
内隐记忆:身体的运动、情绪反应、潜意识
遗忘
消褪说
干扰说
前摄意识
后摄意识
压抑说(精神分析)
提取失败说(认知心理学)
三、意识与注意
意识模型(精神分析):冰山理论 意识——前意识(记忆,知识)——潜意识(恐惧、暴力、不能接受的部分)
行为主义:对自己行为的觉知
意识的三个状态:心理状态,心理内容、行为水平
现代心理学分两层
有意识:你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无意识: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意识的状态:睡眠和梦
睡眠和梦的作用:缓解疲劳、保护睡眠
催眠
注意: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心理能量的倾斜。注意是个动作,意识是一个结果。
注意的类型: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
过滤器理论:注意像过滤器
衰减器理论:信息都进来了,强度减弱了,减弱少的就得到了注意
双加工理论:有意识的加工和无意识的加工
斯特里普效应
动机与情绪
动机:内在的力量
内部动机:你本身对这个事情感兴趣(影响大,更稳定)
外部动机:做了这个事情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有一个拮抗的关系。
动机的功能
激活:内在的动力,采取行动,表现为一定的行为倾向
指向:动机不同,指向不同,路径不同
调整:遇到困难时候的放弃和坚持
需要:马斯洛金子塔理论
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从属需要、尊重需要
成长需要:自我成长、自我实现。一个人他所能成为,所应成为的那种人
低层次的需要不满足会带来极大的痛苦。
高层次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会很难感到辛福
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去追求高层次的需要。有时候会直接追求高层次的需要
情绪
本质是我们对世界的一套感受,以及在这套感受上所分化出来的种种的这种情感
功能:
适应世界
动机:前进或者后退
组织:组织你的认知和行为,采取行动
情绪视角
维度派:
强度:强烈的还是微弱的
效价: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强烈的消极情绪,强烈的积极情绪,微弱的消极情绪,微弱的积极情绪
类别派
基本情绪:悲伤、喜悦、愤怒、惊讶、厌恶、蔑视
复合情绪:嫉妒
情商:感性能力
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
使用情绪
理解情绪:接纳情绪
管理情绪(调节情绪):节哀顺便
能力和人格
能力(智力):
心理特征,做事的效率
心理条件:知识。有能力没知识,有知识没能力。
智力
一般智力:G因素(重要)
特殊智力:S因素
流体智力:流程程度,先天性质
晶体智力:作用于经验(智慧)
多元智力:观察、运动、音乐能力
三元智力:
成分亚理论
f分析能力
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
智力的差异:水平差异、表现时间的差异、结构差异、性别差异
人格:我们做事的方式,行为模式、生活模式
影响人格的方面:气质,性格(在气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格)
特点:
独特性、
稳定性(知觉的恒长性的体现)
综合性:知情意
功能性:促使个体更好的适合他所在的环境
人格的体现
气质
性格
自我(有时候可以当成人格的一个同义词)
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的特质
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
核心特质(最高级,藏在其他特质背后)
中心特质:协调作用
次要特质
大五人格论:
随和性
尽责性
外向性
神经质性:情绪稳定性
开发性:对新的经验的态度,开发还是保守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
心理发展:发展是一种特殊的变化
稳定性:一种能力的出现紧接着跟着另外一种能力
顺序性:先走后跑
普遍性:比如四岁左右,孩子都具备了语言能力,几乎所有人都出现了类似的变化
差异性:
人与人的相同之处,所谓的人性。人与人不同之处,所谓个性,一个成熟的人不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相得益彰,彼此促进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动作思维
前运动阶段(2-6、7岁)形象思维
具体运输阶段(6-7岁—11、12岁)——形象逻辑思维
习得了守恒
分类能力
递推能力
空间关系
信息加工
元认知能力:对认知的认知。那些学了,哪些没学,哪些地方没学好?哪些地方学会了
情绪的发展
可以自己调节情绪,
自我的发展
对自己的认识,自我认知。我是个男孩,我是家里的第几个孩子等等
社会比较的能力:学习好,获得的表扬多
体验和评估:你感觉好还是不好。自我体验好,会比较有自尊,觉得自己有能力,被人接受。相反自卑,觉得不被别人接受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抽象逻辑思维
假设演绎:数学题
命题思维
信息加工:评估策略有用还是没有
社会发展
情绪特点:情绪自主
自我评价:自我认同需要自己努力探索
完成:有一定的探索和成功
早避:
延缓阶段:尝试、开放、没有确定自己要做什么
混乱状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自我体验:生理和心理不同频。不稳定
道德发展:从他律走向自律。从事情的动机角度来考察对错。存在较多的个体差异
社会知觉与认知
社会知觉:如何对他人认知
自我知觉和认知
自我的概念
自我图式:特点。帮助你来认知世界的一套结构
现在我
可能自我
将来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理自我:体重
社会自我:职务
心理自我
社会比较
镜像自我:他人的眼里
文化自我:
中国人:互疑型自我。放在群体里,放在一个关系里来看待自我。如果你把这个关系扯散了,那么他的自我将无处安放。关系是一种滋养
西方人:原子自我,实体自我,是独立于他人而存在的。关系是一种束缚
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对他人的评价和印象
印象的效应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社会态度
态度
代表一定的认知
包括情感
意向:行为倾向
态度的形成
依从:大家做你也做
认同:有了一定的了解,认可其中的一部分
内化:当成自我的一部分
要求孩子社会化,就是要求他们习得很多态度。比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做人的态度
态度的改变
说服者:是谁
信息:呈现的方式
情境
认知失调论:当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会调整比较容易调整的一方来保持一致
自我知觉论:通过行为来觉察自己的态度
社会影响与关系
群体行为:他人在场会如何影响自己,
他人在场,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表现
社会促进
社会懈怠
比较简单的活动,他人在场会促进
复杂的事情,要求心情平静,他人在场会懈怠
去个性化(乌合之众)
群体行为
从众:没人提要求,自动去做
顺从:提出要求,听从了要求
说服:登门槛要求。抛低球
社会关系
人际吸引
熟悉效应
临近效应:同一个宿舍,大学、小区
相似相吸(同行分配)
能力、外表和性格
相互原则: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亲密关系
友情:自我表露
爱情:激情、亲密、承诺
亲社会行为:乐群行为,助人行为
情境因素:情境比较明显,我们明显得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我们就会去助人
围观效应
助人者的特点,助人者有没有受过训练。受助者是福如,弱势
反社会行为
偏见与歧视
侵犯与攻击
本能论
环境论
心理学与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功能: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描述、接受、预测、控制人类心理行为过程,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内容:帮助服务对象(弱势群体)通过预防和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的功能: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社会公义,促进社会整合,实现社会进度等
原理:一项助人活动,利用专业的方法整合各种资源,多个学科相互交叉的具有很强实务性工作
个案,小组、社区
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共同点:
应用性:从实际需求出发,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
社会性:心理学改变在社会的个人: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聚焦人类与社会环境的良好互动
关注人类福祉:
心理学促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工作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心理学和社会发展的渊源
社会工作起源与人文关怀
专业起源于欧美国家历史原因:工业革命
西方思想:“博爱”“利他主义
人道主义价值观: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怀”
心理学的发展渊源
心理学单身:冯特在莱比锡大学成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促进人的完好发展,充分发挥其潜力,更好地适应社会,进而提升人类生活质量
相得益彰
心理学为社会工作的价值实现奠定了基础:在理论方面,社会工作吸收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关注个人层面,运用其在个案工作中
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上)
心理学为社会工作的价值实现奠定了学科基础:在吸收了心理学功能学派、心理诊断以及测量理论,自我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行为理论等
心理学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和价值实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实践方面精神分析,行为干预与矫正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被运用于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中
心理学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和价值实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社会教育方面,社会工作专业开始的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及心理学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模式
对理论流派和干预模式的借鉴:家庭结构、萨提亚、理想情绪治疗模式、焦点解决方案、叙事艺术治疗
治疗、预防、展望未来
区别
理论基础不同
心理学:精神分析等
社工:心理学、政治 经济、社会、人类与社会环境等各种理论学科
心理学主张L:个人与自我的精神心理健康
社会工作:服务大众
心理学核心: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究和解析,挖掘深层次的内心矛盾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价值基础不同
心理学主体:个人和自我
社会工作:集体和利他主义
心理学价值理念:自我及发展
社会工作:社会的公平、公正
心理学价值追求:精神健康和人格健全,个人责任和自我完善
社会工作:社会结构功能和谐
心理健康评估
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
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
道德健康层次
社会适应的健康层次
内涵:
正常的心境和恰当的情感反应
静态(状态)和动态(过程)相结合的特点
功能性特征
人和环境的平衡
人和社会的平衡
人和自己的平衡
马斯洛的十条标准
充分的安全感
充分的了解自己
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适度的情绪表达和控制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
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做有限度的个人发挥
其他学说
通情达理和平衡
自我成长感
爱的能力
获得和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
接受现实的现在和变化之可能
追求适应自己天赋工作的能力
保持内心平静,有效实现以便更好生活的能力
江国荣
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
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人际关系的能力
生活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
古代
健全的人格:君子、圣贤,强调道德成分
精英式,有弹性的
大众标准:刚性标准、良知,把自己人性中的部分保留好
心理异常和诊断
判断标准
不常见或统计学上罕见
偏离社会常态
对现实的错误感知和解释
严重的个人痛苦
适应不良,自我妨碍的行为
危险行为:吸毒、自杀,杀人、易激惹
心理异常时怎么来的
生物学:遗传率50%
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异常时习得的。认知:错误信念。r人本:价值
社会文化:标签
整合的观点:三大层面的相互作用,素质应激模型
评估
医学模式:
存在某一机体根源、病因、症状、病程和预后的疾病单元
身病和心病没有什么不同,症状是某种病因的体现,通过症状可推知病因,治疗症状无法根治疾病
换上心病,病人没有责任
治疗时专家的事
可能有文化差异,但是疾病病因病程基本是一样的
DMS5
临床障碍
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一般医学状况,身体心理
心理社会与环境问题
整体功能做评估
ICD——10
CCMD
局限性
对症不对因
见病不见人
标签化作用
如何理解来访者(上)
心理诊断的作用
鉴别
以生物病因为主要病人的来访者不适合做心理咨询。(精神分裂、器质性脑病)
人格障碍,治疗效果不特别好,历程长
主观上不感觉痛苦
缺少求助的动机
跟人难以合作
适合做心理咨询的来访者
对人际关系敏感,随和听劝的人好治疗,敏感多疑的人难治疗
处于烦恼中有心理痛苦的人容易治疗,不觉得自己有问题的人难治疗
痛苦涉及人际交往好治,涉及身体不适难治疗
来访者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和成功经验
一般智力水平不低于一般人,有自省能力,表达能力
年轻 魅力 能侃 聪慧 成功(YAVIS)
框架
生命阶段(时间)
理解当事人的架构,生命阶段特点,
发展持续终身,故名毕生发展
发展涉及遗传、环境、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复杂作用
学习是发展的基本途径
既有阶段性也有连续性
作用:
了解来访者的角色期待
发展的动力和倾向,具有普遍性
评估来访者特定阶段的心理条件,在这个阶段发展的怎么样了?是过度还是不足
理解个体的发展危机
价值需要(动机)
经济、理论、审美、社会、政治、宗教
工具价值:手段。你喜欢他,只是因为他能帮你实现更好的一个状况
终极价值:目标
自我结构(主体)
作用
同化经验资料
维持苦乐平衡
获得健全自尊
生活风格(行为)
应对风格
逃避型 冲动型 分析型 执着型
交往风格
亲近人(屈从性)
对抗人(攻击性)
回避人
认知风格
生活空间(环境)
包括了物理含义和心理含义
社会角色
应激反应(强度、长度、个人状况)
社会支持(物质,关系)
心理评估的途径
临床访谈(定性)
评估性访谈
悬置,无我,不带预设和判断
干预性访谈
强调有我
为来访者的积极改变提供平台,支持、氛围
作用
建立合作和信任的关系
收集来访者的个案史,全面评估其生活和社会关系
获得信息并确认来访者的问题,评估心理状态
向来访者介绍心理健康知识,支持并帮助其发生积极变化
结构性访谈
非结构性访谈(开发性访谈)
半结构化访谈
心理测验(标准化)
由行为推断心理,由结果推断原因,由可见推测不可见
如何使用测验
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效度
信度
鉴别力
常模
测验手册
解释测验结果
描述性
发生学
预测性
评估性
解释结果,而不是报告分数
结合其他资料,不以测验为单一标准
以积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测验结果
解释留有余地,因为测验可能不准确,存在误差
浅显易懂,深入浅出
弄明白测验目的,不能被其他人用来损害来访者的利益
心理咨询伦理
以适当的方法追求一个合理的目标
咨询师本质上是个领导者
伦理又称道德,正确的去做正确的事情
面对是相对弱势的人
伤害咨询师 伤害来访者,伤害行业
违反伦理
咨询师和来访者发生性关系,
多重关系
不恰当的实践,泄密
影响
伤害来访者,使得其难以得到帮助,并害怕心理咨询
告上法庭,影响行业口碑
获得伦理知识的途径
书籍
rest模型
道德决定
道德直觉
道德推理
逻辑层次
道德动机
自主
无害
善行
公正
诚信
道德品质
行业规定,伦理守则
专业伦理的研究
伦理决策模型
发展道德敏感性
澄清事实和案例的社会文化背景
明确核心问题和可能选择
专业标准和相关法规
查阅文献,伦理应用原则
向督导和有经验的同事去请教
深思熟虑做出决定
告诉督导,执行方案,记录在案
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
胜任伦理
知识:你知道什么
技能:你能做什么
面谈技能
干预技能
敬业:来访者为首位
工作倾向
职业
事业
使命
胜任力概念:实际的表现而非潜在的能力
来源:正规教育,督导时间,继续教育
相对的,尽力而为,无害原则
和专业认证的关系
善行和无害两个原则
不胜任
技术
认知不胜任
情感
胜任领域
正规教学,时长和深度
从情感上是否能帮助来访者
面对一群同事,我可以说出自己的选择
职业倦怠
悲悯心
完美主义
自我怀疑
敏感
二级创伤
替代性的创伤
生活压力
承认心理咨询的危险和代价
为自己能做什么划定范围
关爱自己
求助
积极预防替代性创伤
情感枯竭
保密原则
自主原则
诚信原则
无害原则
善行公正
和重要他人的交流
和家人以外的人建立关系,督导,处理自己的情绪
写日记
模糊处理
例外
来访者要求
法庭要求
投诉或者起诉咨询师
来访者起诉其他人
国家和地方法规的规定
危险的来访者警告义务
未来计划犯罪
为艾滋病人提供咨询
为濒死的个体提供咨询
关系伦理
多重关系(越界或者界限破坏)
不同的关系对人有不同的要求
多重关系的潜在动机
增加信任,无害原则
情绪卷入,带来负面感受
力量不均衡,
能避免吗?
全部避免
严格禁止不现实
送礼
礼物本身是促进而不是损害来访者
未来不会使得咨询师做到客观和胜任
在和来访者文化习俗相一致,而且不贵
实物交易
性关系
来访者陷入抑郁,甚至自杀
性剥削之外,还有经济剥削
对咨询师和职业生涯带来巨大影响
发生在年长的男性和年轻的女性之间
发生迹象
和自己的配偶比较来访者的比较
认为只有发生性关系,来访者才能走出来
对来访者有性幻想
面对诱惑,咨询师认为者满足来访者的同时也是满足自己的好机会
除了握手之外,会触碰来访者
想在咨询结束之后,想跟来来访者发生私密关系
知情同意
知道咨询师的资料,和咨询时长等
心理咨询基本原理
心理咨询概述
什么是心理咨询,
《杞人忧天》最早的文献记载的心理咨询记录
求助者就心理方面的问题,找专业人员,进行商讨,询问,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广义的心理咨询
所有的临床干预和手段
狭义的心理咨询
各类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手段
罗杰斯: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
从关系中获得安全感
从容的开放自己
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经否定的经验
然后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做出整合
威廉斯:
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向出现问题,并且希望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
钱铭怡
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立自强的过程
国家: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心理咨询和治疗有哪些区别
心理咨询的分类
咨询的外部设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