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半”字哲学,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恰到好处,余韵无穷。 生活不必太完满,一半就好。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自得妙境。 在杭州灵隐寺有副楹联,禅机妙语点醒世人: 人生哪能多如意, 万事只求半称心。 初读此联,咋有百思不得其解之意,千百年来,人们都祈祷着人生如意,万事称心,它怎么却说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呢? 其实是笔者孤陋寡闻的缘故!天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半称心”就是告诫人们人世间没有十全十美、万事称心之事,不圆满才是真正的圆满;劝导人们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以物喜,不以巳悲;乐天知命。 事实上,古往今来历史上“半”的学问无处不在,有很多“半”字文,阐述的都是处世的真谛,人生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智慧。同时还有许多名人对“半称心”的感悟,对后人的启迪、开化和疏导。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半欲半禅半随缘;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这首《半字禅》阐述了中国人最高的生存智慧,人生境界。 “半”字用的巧妙,只求一半的称心,如此知足,方得常乐。 女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男人,一半是君子,一半是动物。 工作,一半是运气,一半是努力。 婚姻,一半是执着,一半是无奈。 家庭,一半是付出,一半是收获。 金钱,一半是欢喜,一半是忧愁。 友谊,一半是迁就,一半是尊重。 网络,一半是真相,一半是谎言。 幸福,一半是感觉,一半是知足。 人生,一半是神马,一半是浮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