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风宜食,发烧宜饿”?听听来自ASM Microbe 2019上的一些“谣言”

 中国生命营养 2019-07-02

上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微生物学会年度会议上(ASM Microbe 2019),来自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Ada Hagan与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微生物学家Michael Schmidt针对微生物领域中的一些传言进行了讨论,比如发烧时应不应该饿肚子。这是研究人员们第二年在会议上戳破谣言了。

会议前,Hagan与《科学家》杂志就微生物领域的传言,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进行了讨论。

ADA HAGAN

《科学家》: 你认为“伤风宜食,发烧宜饿”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Ada Hagan:“伤风宜食”是对的,但是“发烧宜饿”就不对了。如果你感觉到饿了,就应该吃东西。“发烧宜饿”是以讹传讹。最初的说法是“ stave a fever”,意思是延缓或预防发烧,而非“starve a fever”。这种拼写错误是很多错误传言的起因。

几百年前,有个人提出,在你发烧的时候不要吃东西,这样才能帮助你更快康复。这是因为吃东西使你更热,不利于恢复。这个观点是在我们理解人体很久之前形成的。《科学美国人》曾有一篇文章仔细分析了这一种说法,并证实其错误性。所以,如果你生病了,而且感觉很饿,那么就应该吃东西。

《科学家》:吃巧克力会引起痤疮吗?

Ada Hagan:这个问题有点棘手,应该视情况而定。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你有痤疮的遗传倾向,那么吃巧克力确实会引起痤疮的发生,但如果你没有这个遗传倾向,那么吃巧克力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有些研究表明,巧克力可以调节免疫反应,所以这可能与那些遗传上易长粉刺的人痘痘增多有关。

《科学家》:关于微生物领域的谣言很多吗?

Ada Hagan:是的,有很多,其中很多都基是于某种思维过程。应对它们的方式是,分辨其中哪些部分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重要的是要思考这些传言的来源。有些观点已经历史悠久,并且存在真实性,意识到这点是很重要的。来自柳树皮的阿司匹林可能是最著名的例子。大蒜也是有益的。现在,很多此类观点已经被几代人淡化了,但正确的部分仍然存在。

《科学家》:还有哪些谣言是你想澄清的?

Ada Hagan:再说回发烧的话题。在发烧的时候你是否会冒汗,或者试图用冷却手段来降温?利用出汗疗法来治疗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是真的发烧还是只是感觉到热。在中暑时,身体过热,无法冷却,导致体温上升。但你的身体仍然试图让体温回到37摄氏度,但体温却无法降下来,所以我们要求助于外部的降温机制。

然而发烧时,体温仍然是受身体控制的。所以,发烧时,会通过出汗试图让体温回到37摄氏度。一项在ICU激进治疗发烧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将患者体温降低,但由于治疗组死亡人数的增加,研究人员不得不提前终止实验。所以,身体基本上是受控的,我们不应该强行扰乱其自身机制。当孩子发烧时,就更难了。当我们有了孩子后,会意识到发烧是非常危险的。但真正有影响的并不是体温,而是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真的感觉非常难受,那么吃点泰诺或布洛芬也不会是世界末日的。重要的是要确保他们保持充足的水分。

《科学家》:还有哪些传言是在这次会议上没有提及,但你认为很重要的?

Ada Hagan:还有关于“在胃不舒服的时候,饮用碳酸饮料或姜汁饮料可以缓解”这一观点。生姜是一种止吐剂。但姜汁饮料中含有很多糖,姜的含量却并不多,所以它对治疗胃部不适并没有帮助。曾经有一篇赞同该观点的文章,但是大部分证据都是不可靠的。此外,碳酸饮料含有很多糖,而不是很多电解质,所以最好还是喝电解质水或其他补水饮品。姜茶或锭剂也是有效的,但是碳酸饮料对于治疗胃部不适是没有用的。

另一个传言是,如果你在冬天不穿外套出门就会感冒。也许并非如此。事实上,于1968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受试者安排在两个不同的房间里,一个温暖潮湿的,一个寒冷的,然后再将他们暴露在感冒病毒下。两组患感冒的比例相同。所以,气温并不是导致感冒的主要原因。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