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高考状元,大家多多少少都会用一种羡慕与崇拜的眼光去看待,因为在万千考生中能拔得头筹实属不易。大部分的学霸可能毕业以后按部就班,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学霸却当真是个另类。他的名字叫陆步轩,陆步轩出生于西安市,19岁时以西安市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被分配到长安区柴油机厂工作,但是他却辞去了这这个“铁饭碗”后下海经商,先后做过多种职业,后来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闻名。陆步轩的下海经历并不顺利,他先后尝试了多种职业均已失败告终,最后索性卖起了猪肉,但是这位文人出身的“屠夫”好像在这个行业中不太适应碰了不少的壁。 后来在采访中陆步轩也提到自己还是喜欢研究语言,尤其是对方言很感兴趣。“其实我最适合去做编辑词典的工作。”言谈中,他流露出对“书桌”的向往。不过后来,陆步轩在广州他认识了同为北大校友、同是“卖肉佬”的陈生。陆步轩与陈生一拍即合,提出开办“屠夫学校”。到了2011年,陈生和陆步轩在北京开了12家猪肉店。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2000年,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站上母校的讲台,说完这第一句话,几乎哽咽。他首次应北大“官方”邀请回校,作为一名“另类”的创业成功者与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分享心得。他曾因“北大学子卖肉”而引发社会争论甚至遭到批评。但是北大老校长许智宏为此演讲致辞时说:“北大学生可以做国家主席,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 19岁成为状元考入北大,23岁辞去“铁饭碗”卖猪肉,另类学霸。北京大学的包容度真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我们理想中的学霸就应该成为科学家、成为文学家、成为领导,但是这个另类学霸却成了卖猪肉的老板,人生的际遇果然妙不可言!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