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多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回购进展,其中,美的集团累计回购4001万股,耗资近20亿元,根据今年年初的回购预案,美的集团打算回购不超过1.2亿股、不低于6000万股,目前已完成4000万股。伊利股份累计回购9463.38万股,耗资超28亿元。
今日公告已回购金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还有:福田汽车(2.13亿元)、山鹰纸业(2.3亿元)、东阳光(4.5亿元)、太龙药业(1.05亿元)、东睦股份(1.91亿元)、嘉化能源(4亿元)、平煤股份(1.65亿元)、旗滨集团(2.3亿元)等等。 此外,继6月25日中国平安大手笔出资约17.21亿元回购1978万股公司A股股份后,6月26日和28日,中国平安又开展了两天A股回购:26日按人民币86.40元- 86.62元,耗资1.71亿元回购197.74万股A股;28日按每股人民币87.63元- 88.04元,耗资1.55亿元回购176.22万股A股。 短短10天,中国平安合计动用约34.2亿元,回购A股股份数超4000万股。距离其回购计划下限(50亿)还剩约16亿资金余量,距离上限(100亿)还有约66亿空间。 上市公司回购透露出什么信号?据上海证券报,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马全胜看来,一方面,上市公司是最了解公司内在价值的一方,公司股票回购往往发生在上市公司认为公司股价低于公司内在价值时,主动向市场传递股价低估信号;另一方面,回购可通过减少流通股本从分母端提升EPS,从而促进股价上涨。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彰显大股东看好公司未来,减少公司流通股份可以提高每股收益,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国内不少绩优股也开始积极回购,对上市公司股价形成强力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