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到“空”时最执着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07-02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见过不少的修行人,他们的确把名利看得很淡,把世俗的情感也看得很淡,但他们特别执着于修行,以及别人对他们修行的认同。这些把名利、情感都放下了的人,他们的内心是否真的“空”了呢?如果已经“空”了,为何别人一句冒犯性的言语或举动就能惹恼他们呢?尤其是他们所特别佩服的一些修行人,对他们的态度很容易让他们敏感,你如果不回应他们的提问,或者回应得慢了一点,他们都很容易产生一些情绪。当然,我们可能说这些人还远远没有把内心“空”掉。

我也见过一些看起来像几乎把一切都看空了的人,但他们在做事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能力,的确就与世俗间的人相差很大了,好像他们修得情绪没了,能量也没了。他们仿佛进入到一种自己都不能觉察到的内心的压抑状态,就像石头压草一样。草是被压住了,但却并没有死掉,内心的能量都消耗在了压制自己的情绪上,做事的能量自然就少了。这样的修行好像“空”了,其实也没“空”,相反,还更是一份执着。

他们执着什么呢?其实,执着的就是那个“空”,所以,佛门讲要把“空”也空掉。但把“空”也空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因为你找不着那个“空”。我们可以找得着“有”,但却找不到“空”。

我们经常讲修行的三段论:接受,明白,放下。可见,要放下也必须先要明白,要放下这个“空”,先要明白这个“空”不是一个“相”。“空”是成不了“相”的,也就是说,“空”是不可得的。知道“空”的不可得,是我们明白“空”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看这个不可得的“空”究竟是哪来的。我们找不到“空”,因为“空”无相,但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用”。就像我们吃菜,我们看不到盐,但我们能尝到菜的咸味,这就是盐的用,证明这里面一定有盐。让我们从“空”的“用”入手来觉知这个“空”吧:“空”是用来干嘛的呢?

其实,“空”是我们思考一切问题的原点,或者说是一切思维活动的原点。没有了“空”,我们所有的思维活动意识活动就立马停止了。对于大修行人而言,这就代表他们开悟了;但对于常人而言,思维意识活动的停止,就只意味着你的大脑和内心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活动停止了。

所以,“空”这个思维的原点,既是拽住我们常人的一块玉石,对常人而言它很有价值,因为它能让我们进行意识思维活动,从而认知这个世界,但也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解脱。而对于大修行人来讲,“空”恰恰是他们彻底解脱的“入处”,是他们从大脑思维走向觉性思维的一个转折点。这里的觉性思维中的“思维”二字,也只是一个借用。

常人就是凭借我们心智当中先天具足的空间感和时间感来让这个“混沌”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呈现为万事万物的,这就是《道德经》讲的“有名,万物之母”。这个“名”,是基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最基本的心智工具而生成的各种各样的概念和意像。这是人的福音,因为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感知和认知活动了,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的便利。但也是我们的悲剧,因为从此我们就活在了自己营造的世界当中,而不是真实的世界当中,一切的问题和烦恼就来自于这里。

到了这里,我们自然明白怎么回归本来了:那就是把空间和时间当成我们思维的工具,而不是任何事物的属性。当我们需要这个工具的时候,我们就用它,以便于我们进行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我们不需要这两个工具的时候,我们就要懂得放下,让自己的心从空间和时间中退出来,进入一个醒着的“混沌”状态,不要时刻对事物进行划分,也不要时刻对事物进行关联,就活在一种万物浑然一体的感受当中,不分别、不思考地活着。

其实,人一定要有一定的时间处在这样的状态之中,你的心才是自在的,才是心安的。当然,大修行人他是时时刻刻能处在这样的状态之中,他的一言一行,都不需要大脑思维的作用,而能够时时处处与一切相应。大脑思维不需要,认知活动也不需要,他就能有效地做出各种各样的应对。代替认知的是觉性,代替思考的是“不虑而知”的相应。

我们所认知的客体依赖于我们这个主体,“空间”和“时间”本身也依赖于我们这个主体。所以,不是我们活在“时间”和“空间”当中,而是它们都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当中。所以,佛门才说“心净则国土净”,因为一切的事物,包括作为他们生存和发生的前提条件:时间和空间,都只能在我们的内心存在。这就是康德说的“只能在我们里面实存”的意思。明白了这一点就是不执着,就是放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