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观涛:人类文明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 双体实验室

 冲霄3e8ixadnpn 2019-07-02

大家好,我是船长。又到了周二晚20点19分,我们又如约见面啦!

双体实验室曾在《王维嘉:我的祖先是如何从非洲蹭到中国来的?》一文中,介绍了人们从DNA编码中寻找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故事。基因测序技术使得人类在地球的迁徙路线逐渐明了、解开了许多依靠考古学无法得出结论的奥秘,但也同时带来了很多新的疑惑。

人类在数十万年前便已产生,而人类的文明史在时间上最早不过七八千年,在漫长的史前史中,是什么因素阻碍着人类进入文明世界?文明起源和人类智力进化是否是同步连续的过程,只有在人类的智力进化到一定程度,人类文明才得以产生?重新解读人类文明的起源,对于当下社会又有什么意义?

今天我们推送的内容编写自金观涛老师即将出版的新书《轴心文明和现代社会》,标题系船长所拟,在这部分文字中,金老师从人类的起源开始,勾勒了人类文明起源和演变的历程,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变

文/金观涛

我在《重建真实性哲学》一文中曾指出:今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形成了颠覆性影响,一件令人感到恐怖的事情正在发生,这就是人逐渐无法抗拒地沦为聪明的“动物”;即便人类已经掌握了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并且生活在全世界计算机互联网之上,但其道德感、生命的尊严和“人之为人”的自主性却日益丧失,人类正在陷入一种真假不分的境地中。这都是当前人类文明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对此,我们有必要在认识论层面上,重新理解“什么是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又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在这篇短文中,我将结合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分享自己对人类文明起源机制的思考。

DNA考古与发现“夏娃”

过去,学术界通过化石和进化论来推测灵长类怎样演化到人,想象上百万年间劳动和使用工具如何将人和类人猿区别开来,例如,人类文明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业,最后形成了国家。20世纪80年代这种想象被彻底地粉碎了,其中最基本的贡献是由三位分子生物学家在1987年做出的。他们发现,可以通过DNA分析找到人类的起源。DNA考古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所有现代人的母亲都起源于20万年以前非洲的同一位女性,该研究被称为寻找“夏娃”。“夏娃说”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还是假说,今天已经被大量事实证明,是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理论了。

为什么通过DNA分析可以找出人类的起源呢?道理很简单,生物是通过DNA复制延续下来的。假定所有人都是同一个人细胞的克隆体,那么他们的DNA应该是一样的。复制的结果和原形一样,这是复制的本质。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两个个体的DNA通常都不完全一样。为什么?因为人不是克隆的结果,而来自双性繁殖。我们一半的DNA来自于父亲,另一半来自于母亲。两者拼成了一个新的基因库,拼的过程存在差异,导致两个个体的基因库都不完全相同。

有性繁殖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机制,为什么人要通过那么复杂的程序来产生后代呢?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病毒、细菌每天在演化。假定每个个体的DNA都和祖先一样的话,一旦有一天某一个病毒能把一个人的基因库破坏掉,全人类就灭亡了。只有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库有微小的差别,病毒、细菌的演化才不会威胁人的存在。这在分子生物学里被叫做“红后效应”(The Red Queen Effect)。

上述分析说明,假定在人体基因库里存在一个部分,它不是通过有性繁殖传给后代,而是用无性繁殖将基因传下去,那么通过追溯这个碎片就可以把全人类的祖宗找出来。这件事情被分子生物学家做到了。

1987年,三位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威尔逊(Allan Charles Wilson)、坎恩(Rebecca Louise Cann)和史东金(Mark Stoneking)——发现现代人线粒体DNA(mtDNA)单独通过母系遗传。mtDNA和有性繁殖没关系,由母亲传给女儿,再由女儿传给她的女儿,是单性传递的。mtDNA有37个基因,如果全人类的这37个基因都是一样的话,那就意味着现代人是同一个母亲的后代。事实证明mtDNA 的37个基因为全人类所共有。

我们知道,在分子生物学里还有一项成果,即可以估计基因库被复制了多少代。DNA在复制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变异。这些变异不影响生物性状,被称为中性飘变。中性飘变和进化没有关系,不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故会一代代随机积累起来,影响基因之间的排列间隙,这被称作发散度。通过比较不同人的基因库可求得发散度。复制经历的代数越多,发散度越大。大概每100万年,发散度会达到3%。mtDNA的发散度为0.57%,根据分子钟速率为每百万年3%,我们能推算出现代智人起源于20万年前。前文所说人类起源于20万年前一位女性的说法,就是这样推出来的。道理很清楚,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显而易见,只要去测量各大洲的土著妇女mtDNA的发散度,就可以知道人类最早在那里出现的时间。实验证明,各大洲的土著妇女mtDNA的发散度是不一样的。非洲妇女的mtDNA发散度最大,所以现代人起源于非洲。那么,非洲土著是在什么时候跑到世界各地的呢?通过测量各地土著的发散度,就可以知道现代人在世界上出现的时间了;通过DNA的考古,还可以得到现代人群在各大洲形成的图画(图1.1)。

图1.1 现代人群在各大洲的形成(图片来源:Genographic Project官网)

文明起源≠智力进步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一直存在多源说(图1.2.a)和单源说(图1.2.b)两大学派。 虽然这一问题至今尚无最后定论,但两派争议的焦点只是7万年前从非洲走出的人群是否和各大洲土著杂交,以及混血的程度,而不是图1.1所示的现代人群在各大洲形成的宏观图画。既有研究进一步表明:现代人类智人的起源也许比多源说和单源说更为复杂。

智人存在前曾有过南方古猿、巧人、鲁道夫人、直立人、匠人、海德堡人、尼安德塔人和克罗马侬人,他们的能力各不相同。如匠人已会使用火,尼安德塔人具有无比的“实用”精神,而克罗马侬人已有某种符号化思维能力。毫无疑问的是,现代人类来自智人,他们大约是8万年突然在非洲出现的,其开始是一个非常小的群体。 也就是说,不管人类起源学说在细节上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今日人类来源于8万年前在非洲出现的和我们具有相同能力群体,这已是一项科学事实。

图1.2 现代人的起源的多源说和单源说(来源:李逆熵:“寻找夏娃:现代智人起源的辩论”)

本来,历史学家把社会形成、文明起源看成是和人类智力进化同步连续的过程。即人在使用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其智力不断进化;在组织社会过程中发明了语言,发展农业;在农业生产有剩余以后建立了国家和文明体系。现在DNA的考古发现,文明出现是比人类会讲语言、使用工具晚得多的事情。或者说文明起源和人类智力进步及掌握技术不是一回事,两者并非一定相关,更不是同步连续的过程。

柄谷行人曾这样概括早期人类智力进步:“在离开非洲的时候,人类的身体和脑就已经发育完成,之后在遗传基因上就没有进化过。而且,他们已经拥有了语言和文字、工具制作、火的使用和烹饪、衣服和装饰品制作的机能,甚至造船技术等共同的文化资产。因此,其后虽然获得了多样的发展形态,但根本上存在着共同的要素。考古学家科林·伦弗鲁(Colin Renfrew)就强调,毋宁说最大的不解之迷在于一开始就拥有高度知识能力的人类,到农业革命的发生为止何以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上述概括是否正确呢?历史学家通常把这段时间归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根据狩猎组织的规模和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可以肯定当时的人类已经使用今日这般复杂的语言。他们会使用火并拥有制作工具的才能。当然有一点和上面所说的不同,这就是文字还没有被发明。但是从当时绘画和艺术品的水平可以判断,人类已有发明符号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尚未得到发挥——即把口语转化为书面表达——而已。

举个例子,1939年于德国贺勒菲尔(Hohle Fels)出土的狮头人身的“狮人”像,用真猛玛象牙雕成;2008年在同一地区出土的同样材质的“维纳斯”女像,这都是4万年前的作品。众所周知,考古学家于法南拉斯科(Lascaux)、萧韦-庞忒雅克岩洞(Chauvet-Pont-d'Arc Cave)、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岩洞(Cueva de Altamira)等多处发现4万年前的壁画。这些作品生动,曾使毕加索深受振撼,感叹今日画家都望尘莫及。

换言之,从能力而言,石器时代的人类和今天的人类完全一样。

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人类进入文明世界呢?显然,关键是人类超越100多人小社会规模、形成跨地域组织需要某种独特的前提。人们通常注意到定居、农牧业起源和某一地区的人口密度增加到某一临界值这些因素。事实上,考古挖掘早已发现,公元前1万年左右在两河流域高降雨地区和其边缘的多丘陵地带已产生了农业技术,但是在这些地区并没有形成文明。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定居、农牧业和文明没有必然联系。显而易见,和文明起源直接相关的是大规模农业生产,它是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最早出现的,时间为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换言之,人类会培育农作物和大规模农业的出现是两回事。前者属于掌握工具的技术层面,后者却属于文明的一部分。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质疑农业生产出现在文明形成之前的说法。雅各布森(Jane Jacobs)指出:“农业的起源不在农村,而在于从各共同体收集事物和信息且集结了大量技术人员的都市[她称此为原都市(proto-city)]。各种农耕技术、品种开发,进而动物的驯化(家畜化)都发生在这里……农业、畜牧业始于原都市,并逐步扩散到周边。” 有人认为原都市就是国家,即农业是跨地域文明出现的结果,而非其前提。无论是苏美尔(Sumer)等最早出现的四大古文明,还是后来在美洲的印加帝国文明,遗址挖掘调查都显示,栽培生产(农业生产)是和国家同时起源的。处于高地的墨西哥特奥蒂瓦坎古城(Teotihuacan)遗址也证明了这一点。

农业生产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它和社会其他子系统(商业、政治、宗教文化)是互相维系的。根据系统论的部分和整体关系,它当然是和国家同步形成的,这一点都不奇怪。这无助于说明文明起源的关键性要素。总之,今天DNA的考古证明,文明和人类智力进化、掌握技术之间存在一鸿沟。文明起源以前的人类会用工具,也能掌握技术,其语言能力和智力并不比今天的人低。差别仅在于:在文明起源以前,人类形成的组织不是跨地域的,活动被限于一个小圈子(亲属或者互相熟悉的群体)内。这些互相认识的人一块游荡、定居,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在演化,并创造各种工具,甚至形成宗教,发展出和今天人类一样的心智,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可以把互相不认识的人组织在一起的跨地域文明。那么,形成跨地域组织所需要的独特前提究竟是什么呢?

发明文字与人类文明的起源

我认为:跨地域组织的形成有一个前提,这就是发明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它和语言的差别在哪里呢?语言是人面对面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的出现使得思想的交流超出我们的熟人圈子,可以与所有人进行。如果说语言是观念的载体,文字的出现则使得普遍观念得以形成。

请注意,人类早就拥有发明文字的能力,有能力发明只是前提即可能性。但只有当文字在发明后被普遍运用,文明形成的充要条件才会产生。众所周知,文字的出现跟文明起源是同步的。为什么在世界各地,跟文明起源同步出现的只有文字,而不是其他要素?因为跨地域组织是靠社会行动维系的,而社会行动由普遍观念推动,普遍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文字。

一旦找出影响文明起源的关键性要素,我就可以结合1987年以来分子生物学新进展,给出文明起源的机制。这就是普遍观念和社会行动的起源。众所周知,观念为人的行动提供目标、手段和评判价值,是人行动的驱动力。而观念的普遍化使得人的行动可以越出小圈子组织起来,社会行动得以产生,它导致跨地域组织的形成。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普遍观念和社会行动的关系着手,揭示文明的普遍结构,并初步找到了研究文明起源和演化的方法。

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如雅斯贝尔斯指出的,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人类文明的革命性变化——轴心突破,孕育了现代社会。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都必须回顾轴心时代,让文化再次被轴心突破的精神火焰所点燃。换言之,在人类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对当下更为重要的是追溯轴心文明的起源,限于篇幅,这一话题只能留待日后讨论了。

———— / END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