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网友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启功先生的“启功体”取法于梁诗正,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亦有网友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启功先生根本比不上梁诗正,对于这样一个纠结的问题,笔者也有自己的看法,虽然启功先生取法于梁诗正,但是从创新精神上来看,启功先生已经超越了梁诗正,不知道你是怎么认为的?谈谈你的看法? 梁诗正是清朝御用书法家,在清朝的书法史上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行楷气韵流畅,清爽可人,从启功先生的自传中也可以看出,他对梁诗正是相当地崇拜,并且一度成为他的偶像,从二人的用笔上就可以看出启功先生对梁诗正是多么的崇拜,启功先生用笔清爽圆润,这一点和梁诗正极为相似,并且无论是起笔还是收笔都带有圭角,从结构上看,梁诗正和启功应该属于一路,字形即高又如长方形,但是细细观察,依然有不同之处,启功的字中宫收紧,完全符合黄金分割结字方法,甚是好看并且耐看,而梁诗正的字应该出于圣教序,相对松散了一些。 从梁诗正和启功身份上看,梁诗正生活在乾隆年间,那个时期,毛笔是书写的主要工具,而梁诗正是受到乾隆赏识的御用书法家,而启功先生虽然出身贵族,依然没有贵族之气,他生活在当代,书写的工具有所改变,二人在文化涵养上应该是奇虎相当的,都是文人,人品都不错,书名都很大,在历史上的定位可以说都是书法大家。 对照梁诗正和启功先生的书法,我们会发现在行气上,启功先生还是能够显胜的,梁诗正的书法笔势不够贯行,字有一种“死”相,而启功先生的字似乎有一种生命力,并且生命力比较旺盛,虽然启功先生在年轻时候是以梁诗正为偶像的,但是从他成熟的字体上看,启功先生的书法还是在梁诗正之上的,至少启功先生做到了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基于此,笔者认为启功先生还是略胜一筹的,你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