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都妮子赖子,你还记得儿时放牛的经历吗?

 zzm1008图书馆 2019-07-03

那时机械设备匮乏,耕田、犁地,还是拉车、碾米什么的都是靠这头牛的。在八九十年代,一头牛价值不菲,而且养牛也不易,基本都是好几户人家共养一头牛,大家轮流放。所以小时候,每天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放牛。

那时机械设备匮乏耕田犁地还是拉车碾米什么的都是靠这头牛的在八九十年代一头牛价值不菲而且养牛也不易基本都是好几户人家共养一头牛大家轮流放所以小时候每天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放牛

农村的孩子,放学后没有各式各样的补习班要上,也没有各种特长培训要做,唯一的任务是赶紧回家帮忙干农活。割草、砍柴、放牛是最常规的任务,赶上农忙季节则需要跟着大人一起下地干活。所有的农活中最喜欢的就是放牛,除了冬天特别冷的时候,耕牛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需要放出去吃草,因为关久了牛的耕种能力也就下降了。山里人靠山吃山,耕种田地全靠牛来使劲,牛与农民的关系是彼此养活了对方,一头牛跟随一家人总是很久,这种共存与和谐,是最原始农耕文明的具体体现。

农村的孩子放学后没有各式各样的补习班要上也没有各种特长培训要做唯一的任务是赶紧回家帮忙干农活割草砍柴放牛是最常规的任务赶上农忙季节则需要跟着大人一起下地干活所有的农活中最喜欢的就是放牛除了冬天特别冷的时候耕牛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需要放出去吃草因为关久了牛的耕种能力也就下降了山里人靠山吃山耕种田地全靠牛来使劲牛与农民的关系是彼此养活了对方一头牛跟随一家人总是很久这种共存与和谐是最原始农耕文明的具体体现

别看放牛简单,却也是个技术活。牛任劳任怨的干活,总得让牛吃饱、吃好。所谓吃好,就是要让牛吃到好的青草。田梗是放牛的最基本场所,各家稻田的田埂纵横交错,牛一边吃,人一边牵着走,但田埂上的青草也是有一块没一块的,离家近的或寻常的田埂早就被别人家的牛啃光了。

别看放牛简单却也是个技术活牛任劳任怨的干活总得让牛吃饱吃好所谓吃好就是要让牛吃到好的青草田梗是放牛的最基本场所各家稻田的田埂纵横交错牛一边吃人一边牵着走但田埂上的青草也是有一块没一块的离家近的或寻常的田埂早就被别人家的牛啃光了

放牛最苦的莫过于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雷鸣电闪,风雨交加,牛还是要牵出去放。那时候,没有雨伞,没有雨衣,只能戴个草帽,化肥袋子或是塑料袋子披在身上,用草绳栓在腰上挡风挡雨,其实那也只能挡点小雨而已,大风大雨是挡不住的,经常回来是全身湿透,冻得直哆嗦。放牛,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那时候放过牛的人知道。

放牛最苦的莫过于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雷鸣电闪风雨交加牛还是要牵出去放那时候没有雨伞没有雨衣只能戴个草帽化肥袋子或是塑料袋子披在身上用草绳栓在腰上挡风挡雨其实那也只能挡点小雨而已大风大雨是挡不住的经常回来是全身湿透冻得直哆嗦放牛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那时候放过牛的人知道

在田埂或者菜园附近放牛,牛绳是不能解开的,一手牵着牛绳,一手拿着细棍,牛低头啃草的过程中,会趁我们不注意,卷一口秧苗,我们便撵开。

在田埂或者菜园附近放牛牛绳是不能解开的一手牵着牛绳一手拿着细棍牛低头啃草的过程中会趁我们不注意卷一口秧苗我们便撵开

如果是在山坡或者山沟里,则可以解开牛绳,任由它自由寻食,我们只需时不时望一望,保证在我们视线范围内。到了傍晚,吃得饱饱的牛儿踏着晚霞,烟囱里的炊烟渐渐淡去,三五成群的放牛娃牵着各自的牛徐徐而归...

如果是在山坡或者山沟里则可以解开牛绳任由它自由寻食我们只需时不时望一望保证在我们视线范围内到了傍晚吃得饱饱的牛儿踏着晚霞烟囱里的炊烟渐渐淡去三五成群的放牛娃牵着各自的牛徐徐而归

放牛的时候除了做作业、读书,还有许多可做的事情:背个竹篓采挖山上的药材,金银花、夏枯草、鱼腥草、野良姜等,采来集到一起去镇上换些零钱;偷只红薯架个土灶烤着吃,烤红薯的余香气至今似乎还留在口边;到山里打毛栗子,第二天带到学校跟同学分享。我们这代人的童年,没进过游乐场,没打过游戏机,牛儿是我们成长中的伙伴,大自然就是我们的乐园。

放牛的时候除了做作业读书还有许多可做的事情背个竹篓采挖山上的药材金银花夏枯草鱼腥草野良姜等采来集到一起去镇上换些零钱偷只红薯架个土灶烤着吃烤红薯的余香气至今似乎还留在口边到山里打毛栗子第二天带到学校跟同学分享我们这代人的童年没进过游乐场没打过游戏机牛儿是我们成长中的伙伴大自然就是我们的乐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