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故事 | 据说,他曾是南铁院最“严苛”的老师……

 唐宋自在鸟 2019-07-03

和铁小微面对面的这位衣着朴素的老人,叫林瑜筠。年逾七十的他,清瘦但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在南铁院,他是一位“老”人了,说他老,不仅是因为年长,还因为他在南铁院从教时间长……

“本来去上学就只想混混,结果……”

从航天梦到铁路缘

出生在江苏丹阳的林瑜筠,自小家境贫寒。高二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他辍学在家。班主任觉得他是个读书的好材料,同意减免学费,最后才艰难完成了学业。

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林瑜筠学习很努力,理科成绩在同学中出类拔萃。1962年,高考填报志愿,林瑜筠第一志愿填报的是“高大上”的工程物理专业,但因为几分之差没能如愿,而是录取在上海铁道学院。这让一心想当科学家报效祖国的林瑜筠受到了很大打击,心灰意冷的他一度想把录取通知书撕掉。但想到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再支持他复读,林瑜筠最终进入了上海铁道学院(上海铁道学院2000年并入同济大学)读书。

”当时一心想当科学家,被一个自己也不了解的专业——自动化与远程控制录取,整日没精神,学习成绩也上不去……”林瑜筠回忆道。

但1963年的“学雷锋”运动彻底改变了年轻的林瑜筠。他说:“学雷锋后才明白,为国家做贡献,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之后,林瑜筠对自己进入大学以来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反思,他深刻认识到,即使是作为一颗平凡的螺丝钉,也应该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带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林瑜筠开始发奋钻研专业知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铁道学院毕业。

毕业后,林瑜筠进入武汉铁路局襄樊电务段工作,开始了与铁道信号长达几十年的密接联系。在电务段,他没有以自己学历高、名校毕业自居,而是积极投身一线工作,转辙机清理、道岔的检测、信号灯调试……这些基础工作林瑜筠都干得很出色。

工作笔记

六七十年代,没有手机、互联网,想获取到专业资料可不容易。林瑜筠坚持自学,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快他就成为了段里的技术能手。

在襄樊电务段工作的七年里,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没有削减林瑜筠工作的热情,反而让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铁路一线岗位虽然平凡、艰苦,但责任重大。

“有一次在现场忙完工作,实在太累了,回去倒头睡着了。睡到半夜,感觉特别难受,想起来又动不了,后来才知道是煤气中毒。幸好遇到解放军来归还所借东西,把我救了下来……”回忆起五十多年前的场景,林瑜筠仍心有余悸。

“搞铁路的,不严谨怎么行?!”

他是运校“最苛刻”的老师

1975年林瑜筠调离武汉铁路局襄樊电务段,调入南京铁路运输学校工作,成为了一名铁道信号专业的老师。

对于运校,当时的林瑜筠并不陌生,因为早在大学期间就曾来到运校实习。“大二时,学校带我们到运校的宋家埂校区实习,当时哪会想到,后来自己会来到这里教书,而且还一干就是几十年,这恐怕就是缘分吧……”林老师笑着说。

刚进入运校工作的林瑜筠,因为年纪小且偏瘦,被人误认为是学生。“有人从后面拍我,哎,你是哪个班的,我说我是领班的!哈哈……”回忆起刚进校时的情形,林瑜筠老师笑起来。虽然是讲台上的“新手”,但林瑜筠并不紧张,在一线积累的丰富经验给了他自信和底气,,对专业知识的独到理解更是提升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

走上教师岗位后,林瑜筠时长回忆起求学时老师对自己的教导。“脑海里想到最多的是我的高中英语老师,教学特别严厉,背课文、默单词,必须准确率百分之百。后来高考英语成绩不错,都是归功于这位老师……”这样的教学态度对林瑜筠有很深刻的影响,他对待学生十分严格,每一次作业必须认真完成,实训项目必须一丝不苟,考试不及格绝不通融。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多学生甚至同事看来“过于苛刻”、“不近人情”。“当时有的学生不理解,因为考试不让过怀恨在心……“林瑜筠回忆道。

在1965年,还在读大学的林瑜筠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但因为毕业、工作单位变动,他的入党申请没有得到党组织的批准。进入学校工作后,为了加入党组织,林瑜筠每个月递交一次入党申请书,每周交一份思想汇报。

当被党组织问起“是否对学生过于苛刻”时,林瑜筠拿出一封封学生们写给自己的信,“老师,我来这个学校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您!”,“老师,谢谢您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一定加倍努力……”、“您如一位'严父',感谢林老师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书信,饱含着学生们对这位“严师”的热爱,也让大家看到一个治学严谨、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优秀教师。终于在1993年,林瑜筠如愿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林瑜筠激动地说:“向党组织递交的入党申请书,我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封了,得知被批准入党后,那真是无比高兴……”

几十年过去,林老师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能、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印刻在许多学生的记忆中。严师出高徒,从教三十多年来,林老师的学生遍布祖国铁路系统,很多已经成为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在这些毕业生中,有50多人担任副处级以上干部,60多人获得高级职称。工作之余,学生们经常给林老师发邮件、打电话,将铁路一线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行业发展情况向林老师汇报。

“要把有价值的东西,传下去……”

笔耕不辍  著作等身

只要谈到铁路发展,林老师的总是侃侃而谈,口若悬河。“从最初的人工调度,到现在的250km/h、350km/h高铁、城轨、地铁信号与计算机联锁……你看发展多快啊!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学大纲肯定要不断更新……”林老师语气中,既有铁路人的自豪,又有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为编好图书教材,保证图书质量,林老师始终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最新科技动态,多方面搜集技术资料,经常深入铁路现场了解运用情况。“虽然退休了,但我仍然每天六点起床,一般工作到十一点以后……”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耐力,到目前为止林瑜筠老师已出版各类教材和科技书籍126本,刷新了中国铁道出版社的历史,被誉称“著作最丰硕的信号专家”。

林瑜筠老师所编教材及科技书籍密切结合铁路信号的发展和实际,具有全面、准确、及时、适用的特点。因而,不仅为全国高职院校所用,也为本科以及硕士生、博士生教育所用,更为全国铁路现场和各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培训所用。

2017年,中国铁道出版举办的“林瑜筠老师编审出版百种图书庆祝活动及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社长田京芬高度赞扬林瑜筠老师不忘初心、心系铁路、孜孜不倦、笔耕不辍的执着精神,以及著作等、硕果累累的学术成就……

“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无比幸福……”

与铁路同行的师者之师

2011年,林瑜筠老师投入到新校区的实训基地建设中,从总体规划到工程设计、设备选购,再到技术指导、设备维护,林老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还充分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尽力争取铁路现场各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为学校节省了大量资金。在学校江苏铁路教育馆建设期间,林老师将对于铁路的热爱、对于中国铁路历史的深刻了解,以及所具有铁路各专业的广博知识,积极主动地投入江苏铁路教育馆的建设,从文字修改到提供实物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潜心著书、指导实训基地建设,林瑜筠老师还长期负责学校信号专业的新教师培训,先后担任三期铁道信号专业新教师的培训导师。他常对年轻老师们说:“首先要热爱这个职业,有了热爱你才会想办法去把这个事做好;其次要和学生搞好关系,这样学生才会接受你,教学起来才会更容易;另外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把最前沿的技术传授给学生……”。

林老师不仅自己笔耕不缀,而且积极为年青老师提供各种机会,带领他们参加书籍编写工作。2019年,他组织南铁院11位老师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专业的整套6本教材。

凭借着对铁路知识的不断钻研,林老师获得广泛的尊重和敬仰。作为国内知名的专家,林老师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的本、专科铁路院校讲课、指导工作,每到一地,座无虚席,场场爆满。一些本科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教师经常通过电子邮件向他咨询专业问题,林老师总是一一回复,耐心解答。

“我现在觉得自己无比富有,完成了百余本书的编著,完成了几千名学生的专业教学、结实了几十位青年朋友,还有众多的读者粉丝,这些经历与收获让我一直沉浸在幸福之中……”林老师感慨地说。

“有人问我,你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忙着赚钱?我告诉他,我要那么多钱干啥,精神享受才是最高享受,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见证中国铁路的发展变化,为这样一份光荣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非常荣幸的事……”林老师认真地说,语气铿锵有力。

“学习就是快乐,工作就是享受,能为祖国的铁道事业贡献绵簿之力,是自己最大的欣慰……”采访最后,林瑜筠老师说。

采访:黄鑫、黄志强、纪奕婷、李耀武

缪志演、陈俊瑶、叶澳青

编辑:李耀武、黄鑫、黄志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