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羽翔、陈忠康、肖文飞在这个高研班都讲了什么干货?

 贾通才书法 2019-07-03

导师:张羽翔、陈忠康、肖文飞

张羽翔老师的课堂向来活泼生动,讲课的状态也是充满激情、火力全开!

张老师讲:人这一辈子最怕的就是站错队、跟错人、娶错老婆 (全场哄笑~)。站错队是最悲哀的,人只要一开始站错了,越努力就越糟糕了,因为方向路线的斗争,差一点都不行的。

再比如我们朝着一个门走过去,如果从一开始每一步偏差个几毫米,那么这十几米下来,可能我们最后都走不出那个门了。也就是说那个错误的趋势,从一开始就要掐死,不能让它发展。

其实我们的书法造型上,也是一样的,你从出手就不准,那就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每次写完字以后,老老实实拿尺子去量,没有尺子就拿两个长一些的毛笔去比照,字帖也要放旁边去对比,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一招,把握字的基本形

第二招 ,字内空间

第三招,字外空间和视觉张力

特别是一个字里面的长线条很重要,因为往往长线条是动态线条,如果这个字的长线准了,应该就差不多了。任何线条都是有两条边,我们如果能写准其中一条边,大致的方向也是可以的。大家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找到自己写出来的笔画,哪一笔不准。只有知道了自己哪里不准,才有可能把它写准!不准确的东西,就算积累了十年,也可能是白费功夫,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我们临摹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自己看自己的作业,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能知道自己干的活到底怎么样。先从“线方向”、笔势的角度,是不是能做到和字帖保持一致。发现不准的地方,然后马上改正,再去写就会准一些了。慢慢就会习惯,让自己的视觉观察能力,尽可能的去接近于尺子。

为学生们做示范讲解

陈忠康老师则继续保持魏晋风度的课堂模式,一上来先来了个自问自答:到底什么是字的结构?什么是字的笔法?谁分得清吗?有人分得清吗?我随便写一个字,比如我写一个“大”字,写的时候是笔法带动结构?还是结构带动笔法呢?没人说得清的,两者是相生相应的。

结构带动笔法,笔法带动结构

结构到底有没有理论?我一般是不太专门去讲笔法、结构这些的,我更喜欢去讲一些感觉、体会还有审美这样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如果要去了解中国书法的话,一定要从理论的观点去看。比如我们今天讲结构,到底有没有理论?如果有结构的理论,又应该怎么样去思考?很多同学都是在想怎么去写怎么去临摹,一般不去思考理论问题。理论就是一些总结性的、形成原理性的东西。

中国古代书论当中,笔法理论最发达。结构方面则很少能找到一些大名家去专门说结构的理论,有的话也多为比较虚的东西,比如董其昌他们说王羲之的字“不作正局”,这就是在说结构了。唐以前对笔法、结构的理论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很多这方面的书论著作都是在唐代以后。

中国古代的结构结构理论,出现比较早的初级教材就是关于欧阳询的《结构三十六法》,后来到了清末有个叫黄自元的人,总结出了《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这些其实都是比较低级的教材,都是针对正楷,比如对唐楷有一定作用。这些是站在“写字”立场上的理论教育,是教人把字写漂亮的方法,而不是书法艺术的教育方法。

为学员点评作业并解析示范

肖文飞老师则是典型的理工男思维了,讲书法结构从六大要点着手:

一、结字总原则——不把空间分割太碎;二、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三、松紧疏密的辩证关系;四、拙与秀的结构特征 ;五、字内空间的打开 ;六、顺与逆的关系。

肖老师讲到:字内空间分割太多,会在视觉上给人零碎的感觉,如果都是这样的结构,通篇将显得花哨凌乱,容易分散注意力,造成视觉疲劳。

相反,如果字内空间分割成一个大的主空间附带两三个小的副空间,这样的结构简洁大方,醒透提神,阅读起来非常轻松。

书法当中,松紧、疏密等其他各组对立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是在相互印证比对中呈现自己的价值意义,即有疏,密才有价值,全是密,这样的密是没有价值的,有松,紧才有价值,全是紧,这样的紧也是没有价值的,反之亦然。 

一般来说,字内空间如果呈三角的楔形,在风格上会显得小气拘束;而字内空间呈接近圆形,则会显得开阔大气。 

拙与秀是书法风格的两大主要类型,二者在结字上的主要差别:拙的风格,重心偏下,下部尽量收束;秀的风格,重心偏上,下部尽量舒展。(上面两图即“拙”与“秀”的形象对比)

在结构中,顺对应松,逆对应紧,如果全是顺笔,字结构易显松垮;如果全是逆笔,则字结构易显局促,只有顺逆交叉合理运用,才能收放、松紧、疏密自如。当然,不同的人,顺逆的比例是不一样的。

课堂示范手稿

高研班结业证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