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症

 吴越尽说 2019-07-03
作者:叶凉初


    电视新闻中说,有个大家庭,为老爷子做七十大寿,儿孙满堂,承欢膝下,本是天伦之乐,谁知道,老爷子发了大脾气,把儿孙们臭骂了一顿,赶出门了事。原来全是手机惹的祸!亲人团聚,茶余饭后,原本是叙家常、聊天的时间,没想到儿孙们一个个捧着手机,目不转睛地盯着触摸屏,指舞如飞,聊天的聊天,发微信的发微信,把老寿星晾在了一边。好不容易盼来了一家团聚的大日子,谁知个个神情专注,爱搭不理的,难怪老爷子火大了。

    我的朋友X说,自从有了微信之后,她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微信就像她一个幼小的孩子,她总要时时刻刻牵挂着它,照顾着它。出去吃顿饭吧,服务员把菜端上来,赶在别人下箸之前,别动别动,先让我照一张,第一时间发到微信上,如此一圈下来,都没什么胃口吃饭了。这还没完,发上去之后还得看看微友们怎么评的呀,再上去,看评论,转发,回复,临了,都忘了自己来做什么的了。最夸张的是有天晚上起夜,突然看到窗外的月亮银盘似的,忍不住拍下来发微信,折腾了小半天,再躺在床上时,睡意全无,眼睁睁地到了天亮,自然,把第二天也毁了。

    大抵,我们都得了微信强迫症,或者叫网络强迫症,一天不上网,心就慌慌的,好像要天下大乱一般。

    前不久,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从国外来看我,他出国很多年,定居在维也纳,音乐之都总让人感觉不食人间烟火似的,事实上也是,他的生活缓慢而平静,四十岁那年,还在从容地读研究生。读书有生活费,但想来不会太多,太太上班,一双儿女上学,即使在福利王国,经济上有多宽裕也是不可能的。不过他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够用就行了,抓紧时间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才是要紧的。这让我想起一位法国人的话,你要按你所想的去生活,否则,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

    从赫尔辛基到香港,再到深圳看一位同学,在那儿买一张神州行,用完作废,每次回国,我的同学都是这么干的。我很好奇,难道你平时不用手机的吗?回国时开通全球通不就行了?他笑笑说,平时不用手机。平时就学校和家两个地方,用不到手机的。也不怎么上网,每周上网的时间加起来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我想象不出他们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就像他想象不出我们的。我偶尔忘了带手机,一定会回家拿,或在QQ上提示朋友们。那会儿,我对于自己重要程度的焦虑,就如同我是联合国秘书长,我居然忘带了手机,联合国说不定正巧要找我呢!同学夫妻俩听了我夸张的话,都笑起来,说他们没有那么重要,生活不外乎上班,读书,家务,照顾花花草草,陪着孩子们一起成长。

    想想也是,可谁来医好我们的浮躁和网络强迫症呢?

    2019-07-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