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有人把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献给了后蜀皇帝孟昶。这幅名画笔力遒劲,深得唐代绘画的精髓。画上面,钟馗左手捉住一只鬼,右手食指在剜鬼的眼睛,简直栩栩如生。 孟昶对这幅画爱的不得了,挂在寝宫中经常欣赏。有一天,孟昶召见当时的大画集黄筌进宫,让黄筌品鉴这幅《钟馗捉鬼图》。 黄筌一见之下,赞不绝口:“好画,好画啊!” 孟昶就说了:“吴道子的作品,当然是好画了。不过我觉得钟馗用大拇指掐鬼眼睛,会更加好些。黄先生,你看看能不能帮我修改一下这幅画呢?” 孟昶的询问就是命令,黄筌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任务。 回到家里,黄筌仔细的观摩研究着吴道子的画,眼睛都看疲倦了,脑袋都想晕了,可是实在想不出怎么修改:“吴道子画的太好了,我怎么修改都是败笔啊!这个孟昶,这是什么命令嘛!” 一连三天,黄筌都没法下笔。但心里骂归骂,皇帝的差事又不能不办。无奈之下,黄筌只好另外画了一幅《钟馗捉鬼图》,和吴道子的原画一起送到孟昶面前。 孟昶超级生气:“姓黄的,我叫你该画,不是叫你画画!你是耳朵有问题,还是故意抗命啊?” 黄筌解释说:“皇帝你有所不知,吴道子所画的钟馗,全身的力量,人物的眼神,都集聚在食指上,而不是在拇指。所以,我真的不能替你更改。这样一改,这幅画就毁了。所以我只能另外画一幅画了。我这幅,当然赶不上吴道子原画,但却是按照皇帝你的意思,把人物的力气和心神都集中在大拇指了。” 孟昶这才消了气,还对黄筌大加赏赐,更加欣赏他的才华和见识。 事实上,一幅完成的画,一首写好的诗,都是完整连贯的一部分,冒失的想去指点江山,随意更改,往往是狗尾续貂,弄巧成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