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如有转载必须注明原作者,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新启程,新思路。地理蹊不搬运题目,而是分析题目中的解题思路与知识含义。欢迎您在留言栏内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共同交流。欢迎关注”地理蹊“公众号,并用微信手机或PC版浏览。 2018届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 亚伯拉罕湖(图4)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深山里。秋冬季节,湖中茂盛的水草衰败腐烂之后会释放出甲烷等气体。冬季,当地气温可从0度迅速下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一个个向水面升腾的气泡被冰层“捆绑”住,人们称之为冰泡湖(图5)。据此完成9~11题。 9、亚伯拉罕湖表面平滑如镜,主要因为湖面 A.风平浪静 B.急速封冻 C.疾风吹雪 D.清澈透明 10、在我国能形成“高颜值”冰泡湖的是 A.云南滇池 B.河北白洋淀 C.青海茶卡盐湖 D.新疆赛里木湖 11、青藏地区的湖泊难以形成大规模冰泡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生物量低 B.盐度高封冻慢 C.湖水浅冰层薄 D.湖水透明度低 本题组以亚伯拉罕湖的冰泡景观为背景材料,以亚伯拉罕湖表面平滑如镜、在我国能形成“高颜值”冰泡湖、青藏地区的湖泊难以形成大规模冰泡景观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考查了地理环境整体性、湖泊水文特征、区域自然环境特征、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题组难度中等,需要解题者有较强的区域认知能力,了解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但第9小题,解题时需要先了解冰泡湖的成因,这些需要从材料中认真提取。小蹊个人认为还应该改进:该设问应该明确湖表面平滑如镜的时间,如秋冬季节,或状态,比如图5中平滑如镜的状态,如果添加这些限定词,题目会更加严谨。 CDA 9、平滑如镜代表湖面无其它阻碍物,湖水无起伏,如同镜面一般。从材料中可知,亚伯拉罕湖位于加拿大深山里,从图上可以看到应该是山谷地区,受河谷地区的地形狭管效应及山谷风等共同影响,该地不可能是风平浪静,A不对;急速封冻是湖泊表面冻结形成冰泡湖的原因,并不代表湖南平滑,且该地纬度高,四周山地多积雪,即使封冻,湖面上也应该有积雪存在,但湖表面平滑如镜,表明湖面没有积雪存在,根据刚才分析,可能是湖面的雪被风吹走,B不符,C正确;湖水清澈并不能导致最终湖表面平滑如镜、冰上无雪等现象出现,D不符。所以主要原因应该是疾风吹雪而导致的。帮本题应该选C。 10、根据所给信息可知,冰泡湖形成的条件应该包括:该地气温会急速下降至零下,有茂盛的水草衰败腐烂所致的气体。云南滇池不可能气温会迅速下降至零下,因为滇池没有结冰期,A不符;而白洋淀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冬季温度下降速度慢,封冻速度慢,冰层薄,捆绑不住释放的气体,B不符;而茶卡盐湖,因盐份高,水中生物量少,不可能释放过多的气体 ,C不对;赛里木湖因其可以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之称,它位于新疆高山,冬季气温低,但因位于天山山脉中,封闭的高山湖,是一个内陆湖,主要依靠雨水和地下水补给,属于微咸水湖,有各种生物存在,所在区域符合冰泡湖形成的条件特征,故本题选D。 11、青藏地区湖泊多数为咸水湖,但也存在着淡水湖,如羊卓雍错、玛旁雍错,所以这里并不都是咸水湖,B不符;青藏高原上的湖泊有很多属于断裂构造湖,很多湖泊较深,C不符;形成该种状态与透明度无关,只要生物量多,气温出现急速下降到零下,都可以实现冰泡湖现象,D不符;青藏高原与落基山脉相比,海拔更高,气温更低,所以湖泊中的生物量可能更低,不会产生丰富的腐殖质,所以也不会产生丰富的气泡,所以不会形成大规模冰泡景观。故本题选A。 当气温急速下降,湖泊便会结冻,但并不是所有结冰的湖都能出现冰泡景观。最基本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可在水中释放气体的源头;二是湖泊当地温度急速降到冰点以下,也就是说冰封的速度要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这样气泡才能被“锁”在冰层之中。 湖中茂盛的水草是亚伯拉罕湖产生气泡的根本所在(也有研究称早年亚伯拉罕湖修建水利工程的时候将大片植被埋在了湖底,亦是气泡的来源之一),秋冬衰败腐烂之后会释放出甲烷等气体。 图片来自百度网络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