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开国功臣

 xuanhao8383 2019-07-03

折叠 编辑本段 介绍

刘邦革命伊始,就和他的一帮文臣、宿将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刘邦自己以身作则,奋不顾身,冲锋陷阵,亲冒矢石,置生死于度外。所以这些文武大臣深信刘邦,绝大多数始终不离不弃。刘邦也不忘记他们的功劳,胜利后同享宝贵尊荣。其实王陵所说的刘邦能与天下人同利,和刘邦自己所说的他善于用人,这两条并不矛盾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刘邦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而且能与人同甘共苦。他并不是光在嘴上说说就完了,或是在战时开一张空头支票,而是言必信,行必果。如何与大家共天下?就是让大家与他一道分享胜利的成果,这是通过分封功臣的工作来实现的。汉承秦制,爵位从最高一级的列侯到最低一级的公士共分为二十级。但是汉与秦又有所不同,秦始皇废除诸侯而立郡县,刘邦从汉初之实际出发,实行了分封诸侯与郡县并行的制度,所以在二十级爵位之上,还多了一级:王位。汉初的分封主要就是王、侯的分封。

刘邦根据各位功臣在反秦灭项中的功劳大小,封了145个列(彻)侯(其中只有6人为刘邦的亲属)。

刘邦分封王侯的规模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更多的功臣得到实惠。因为对于王侯,汉初不是仅仅作为荣誉称号,而是兼有食封制(实际的好处):即对这些功臣按功劳大小授予不同的食邑,功劳最大的封以万户食邑,最低的也给予五六百户的食邑。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刘邦还史无前例地封了一个女姓侯爵,这就是名将奚涓的母亲叫底的。由于奚涓已在战争中去世(据载奚涓的功劳可以与舞阳侯樊哙相比,功劳是很大的),刘邦追念他的功劳,而封其母亲底为鲁侯,排位在第7位。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给女姓封侯,说明汉高刘邦还不歧视女姓。

郦食其曾自命为高阳酒徒,谁也瞧不起,但独佩服刘邦。最终投奔刘邦,为汉家的事业立下大功,但他本人不幸牺牲。刘邦也没有忘记郦食其,破格封郦食其之子郦疥为高粱侯。

刘邦是一个典型念旧的皇帝,他是个知恩必报的君王。无论是什么人,只要是追随他,即使没有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刘邦也不会忘记为其叙功。《史记》所记就有这么一位,他本是沛县守城的小卒,就因为在刘邦于丰沛起兵时,他第一个打开城门,所以刘邦在分封时特封他为戴侯。

这些功臣由于拥有了自己的食邑,可以对在自己分封范围内的农户收取租税,从而有了稳定的收入。这些人实际上就是新的地主阶层,也就成为新皇朝的统治基础。

不仅如此,刘邦还与他的这些功臣们剖符、立誓,这个符是由两半组成,受封的功臣拿着一半,另一半存在皇家档案,以作凭照。誓词是:"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刘邦告诉他们,即使有一天,宽阔浩瀚的黄河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条带子宽,巍峨的泰山也只剩下磨刀石那么薄,你们的封国还是永远牢固,而且可以传给你们的后代儿孙。

当时之汉王国承秦制,全国一共有三十六郡,经过分封,留给中央政府管理的仅有十五郡,而在这十五郡之中,还分布着若干列侯公主的食邑。但刘邦分封是有一条明确的底线的,这就是所有的诸侯必须服从中央政府,不得搞分裂活动。

折叠 编辑本段 开国功臣

功臣排名

1.酂文终侯萧何

2.平阳懿侯曹参

3宣平武侯张敖

4绛武侯周勃

5舞阳武侯樊哙

6曲周景侯郦商

7鲁母侯疵

8汝阴文侯夏侯婴

9颍阴懿侯灌婴

10阳陵景侯傅宽

11信武肃侯靳歙

12安国武侯王陵

13棘蒲刚侯柴武

14清阳定侯王吸

15广平敬侯薛欧

16汾阴悼侯周昌

17阳都敬侯丁复

18曲城圉侯蛊逢

19博阳壮侯陈濞

20梁邹孝侯武儒

21淮阴侯韩信 22蒯成尊侯周绁23都昌庄侯朱轸 24厌次侯元顷 25成敬侯董渫 26故城庄侯尹恢 27阿陵顷侯郭亭 28广严壮侯召欧29河阳庄侯陈涓 30蓼夷侯孔聚 31费圉侯陈贺 32平悼侯沛嘉33武强庄侯庄不识 34隆虑哀侯周灶 35台定侯戴野 36贳齐侯吕 37海阳齐信侯摇毋馀 38芒侯昭 39柳丘齐侯戎赐 40斥丘懿侯唐厉 41东武贞侯郭蒙、高苑制侯丙倩 42乐成节侯丁礼 43宣曲齐侯丁义 44魏其庄侯周定 45昌武靖信侯单宁 46绛阳齐侯华无害 47曲逆献侯陈平 48东茅敬侯刘钊、菌庄侯张平 49复阳刚侯陈胥 50猗氏敬侯陈速 51祁毂侯缯贺52鄢陵庄侯朱濞 53博阳节侯周聚 54平定敬侯齐受 55故市侯阎泽赤 56任侯侯张越 57汁方肃侯雍齿 58柏至靖侯许温 `59辟阳幽侯审食其 60高京侯周成61安平敬侯谔千秋 62留文成侯张良 63南安庄侯宣虎64平棘懿侯林执 65北平文侯张苍 66肥如敬侯蔡寅、襄平侯纪成、高粱共侯郦疥 67安丘懿侯张说 68阳夏侯陈豨 69朝阳齐侯华寄 70彭简侯秦同 71清简侯空中 72强简侯留胜 73宁陵夷侯吕臣 74祝阿孝侯高邑 75煮枣靖侯赤 76梧齐侯阳成延 77堂阳哀侯孙赤 78宁庄侯魏速 79张节侯毛泽 80纪信匡侯陈仓 81新阳胡侯吕清、棘阳庄侯杜得臣 82高胡侯陈夫乞 83阳河齐哀侯其石 84龙敬侯陈署 85下阳庄侯冷耳 86堂邑安侯陈婴 87新信胡侯吕青 88营陵侯刘泽 89广阿懿侯任敖 91旬顷侯温疥 92历简侯程黑、高陵圉侯王周 93武原敬侯卫胠 94吴房庄侯杨武95繁庄侯强瞻 96汾阳庄侯靳强 97棘丘侯襄 98深泽齐侯赵将夜 99宋子惠侯许瘛100阏氏节侯冯解敢 101中水庄侯吕马童 102杜衍庄侯董翳103赤泉庄侯杨喜104涅阳庄侯吕胜 105谷陵定侯冯奚106甘泉侯王竟 107须昌贞侯赵衍 108长修平侯杜恬 109昌圉侯卢卿110成阳定侯奚意、平都孝侯刘到 111平州共侯昭涉掉尾 112壮敬侯许倩 113邔庄侯黄极中 114共庄侯卢罢师 115开封愍侯陶舍 116临辕坚侯戚鳃 117禾成孝侯公孙耳 118东阳武侯张相如 119阳义定侯灵常 120轪侯利仓 121平皋炀侯项它 122土军武侯宣义 123汲终侯公上不害 124槀祗侯陈错 125中牟共侯单父圣 126戴敬侯秘彭祖 127德哀侯刘广 128上邳侯刘郢客 129朱虚侯刘章 130衍简侯翟盱 131慎阳侯栾说 132期思康侯贲赫 133便顷侯吴浅 134义陵侯吴程 135桃安侯项襄 136沅陵顷侯吴阳 137陆梁侯须毋138离侯邓弱139江邑侯赵尧140射阳侯项缠141周吕令武侯吕泽142建成康侯吕释之143羹颉侯刘信144合阳侯刘仲145沛侯刘濞  

刘邦刘邦

出自丰沛

出自丰沛的功臣约30位,这一部分功臣是刘邦集团的核心,主要有: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王陵夏侯婴雍齿任敖等;

出自丰沛周边

出自丰沛周边的萧、砀、薛等地的功臣有30多位,这一部分也是刘邦集团的核心,主要有:灌婴周苛周昌柴武丁复王吸薛欧靳歙傅宽孔聚、陈贺等。

这六十多位开国功臣,绝大多数也是汉初的朝中重臣,绝大多数在刘邦、惠帝、吕后直至文帝初期掌握大权。

担任过丞相的开国功臣

1、萧何:丞相(前206年-前196年)、相国(前196年-前193年)

2、曹参:相国(前193年-前190年)

3、王陵:右丞相(前190年-前187年)

4、陈平:左丞相(前190年-前187年)、右丞相(前187年-前180年)、左丞相(前180年-前179年)、丞相(前179年)

5、审食其:左丞相(前187年-前180年)

6、周勃:右丞相(前180年-前179年),丞相(前178年-前177年年)

7、灌婴:丞相(前177年-前176年)

8、张苍:丞相(前176年-前162年)

9、申屠嘉:丞相(前162年-前155年)

担任过御史大夫的开国功臣

1、周苛:前206年-前203年;

2、周昌:前203年-前197年;

3、赵尧:前197年-前187年;

4、任敖:前187年-前184年;

5、张苍:前180年-前176年;

6、申屠嘉:前164年-前162年;

担任过太尉的开国功臣

1、卢绾:前202年,长安侯,徙为燕王;

2、周勃:前196年-前180年,升任右丞相;

3、灌婴:前180年-前177年,升任丞相;

担任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的功臣后代

1、曹窟:平阳靖侯,御史大夫(前184年-前180年),平阳懿侯曹参之子

2、陶青:开封夷侯,丞相(前155年-前150年),开封侯陶舍之子;

3、周亚夫:条侯,太尉(前154年-前150年)、丞相(前150年-前147年),绛武侯周勃之子;

4、刘舍:桃哀侯,御史大夫(前150年-前147年)、丞相(前147年-前143年),桃侯刘襄之子,西楚霸王项羽的宗族。

5、许昌:柏至侯,丞相(前139年-前135年),柏至侯许猜之孙;

6、庄青翟:武强侯,御史大夫(前137年-前135年),武强侯庄不识之孙;

7、张欧:御史大夫(前131年-前126年),安丘侯张说之子;

折叠 编辑本段 待遇比较

唐朝开国功臣被祖孙三人杀的有:

唐高祖:

杜伏威(占领江东、淮南之地,南接于岭,东至于海)不亚于彭越之功投靠唐朝被杀。);鲁国公刘文静被杀;李靖平定江南,开始军队受阻,无法前进,唐高祖密令许绍处斩李靖,许绍爱惜他的才华,为李靖求情,保住了李靖。

李世民:

郧国公张亮被杀;燕郡王罗艺被杀;潞国公侯君集被杀;武连县公李君羡被杀;唐太宗还曾经处心积虑的想杀害莒国公唐俭,对他的"镜子"郑国公魏征推碑悔婚,对魏国公裴寂最终被他贬谪而死。怀疑尉迟敬德造反,尉迟敬德亲自脱掉衣服让李世民看战伤,才洗脱冤屈。

太宗临终前,把英国公李绩贬为叠州都督,对高宗说:"李才智有余,做了很多大官,我怕他不听你指挥,所以才贬他的官。我死后,你可以再提拔他。他要是迟疑不去上任,你就杀了他。

唐高宗:

江夏王李道宗被杀;赵国公长孙无忌被杀;武安郡公薛万彻被杀; 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更是将唐太宗晚年迫害功臣的传统发扬光大,先以所谓的高阳公主谋反案处死了房玄龄的儿子驸马房遗爱,柴绍的儿子驸马柴令武,在这次谋反案中完全无辜的唐朝开国功臣之一江夏王李道宗也被牵连致死。此后唐高宗李治又以所谓的谋反罪名逼死了自己的舅舅凌烟阁第一功臣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

仅以唐太宗的所谓凌烟阁24功臣为例长孙无忌,侯君集,张亮三人死于非命,房玄龄杜如晦柴绍的儿子难逃一劫,而魏征,李绩两人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牵连。再加上唐朝被迫害致死的其他功臣,整个唐朝的开国功臣受到株连的委实不在少数,这也算得上唐朝对功臣宽容?

唐朝杀的那些造反功臣的就不属于杀功臣,而刘邦剿灭那些造反的同盟就属于杀功臣,这是什么理论?

汉高祖:

西汉开国功臣145个列侯刘邦基本一个没杀。刘邦只是剿灭了几个造反的同盟者,就被后人说成大杀功臣。本来韩信是刘邦手下非要做刘邦同盟者,本来刘邦不准备杀他的,韩信非要造反自己找死,而且韩信是吕后所杀也不是刘邦杀的!

有人告韩信谋反时,当刘邦征询满朝公卿意见之时,竟然没有一人对韩信谋反一事表示质疑,就连萧丞相,这个韩信的恩相,也认为韩信谋反属实。大家一致认为应当立即发兵讨伐韩信,可以看出韩信是什么人。杀韩信的是吕后也不是刘邦。

韩信被杀六大原因:

1、要求刘邦封张耳为王破坏刘邦实行郡县制。

2、擅自攻齐,破坏刘邦的大战略。

3、害死老功臣郦食其

4、自立为齐王,这是赤裸裸的谋反行为。(竟要与刘邦平起平坐,刘邦当时也只是汉王)

5、拒绝刘邦的征招,固陵、陈县之战坐山观虎斗。

6、刘邦出征陈豨时欲谋杀吕后和太子,公然谋反。这些罪名加起来,杀他10次不算冤吧!

有人说刘邦慢慢贬韩信,真的吗?根本不客观,刘邦把韩信从齐王徙封楚王,是因为齐国地理位置很重要战国时称"东帝"和秦国并驾齐驱。韩信在垓下之前自立为假齐王,陈下、固陵之战不出兵趁机要挟满足后才来垓下,如此不安分分子在齐国谁能安心?是韩信不仁不义在前,而刘邦收了韩信兵权徙封楚王在后。其实当时直接逮捕韩信都是对他仁慈了,但刘邦还是封楚王给他。

韩信在楚国窝藏西楚大将钟离眛,又被人告发谋反,韩信之前就桀骜不驯严重,如此不安分分子,刘邦直接废了他楚王,但刘邦还是封汉朝最高爵位列侯给他希望他富贵一生,刘邦也够仁至义尽了。但是韩信最后还不知足谋反被吕后所杀那完全是咎由自取。

彭越数次拒绝刘邦的征召,刘邦出征陈豨招彭越来装病不来,彭越实际根本不属于刘邦手下,与刘邦只是合作者。刘邦并没杀他,杀他的是吕后,他算有点冤,不过彭越的行为如果放在其他朝代而被杀,不会有人为他鸣不平。英布直接造反被剿灭完全咎由自取。

西汉对开国功臣比大部分朝代都好,有封地可以世袭。

唐朝开国功臣只能传三代每代还要降级没有封地。唐朝国公爵位也才食邑一千户左右,而汉朝开国功臣万户封地就好几位了,几千户食邑更是几十位,汉朝列侯比唐朝国公值钱多了!

宋朝开国功臣没爵位没封地啥都没有,只有死后被追封爵位有什么用?

明朝开国功臣就剩几个,其余全部被屠光而且是全家被屠光,功臣更没封地!

汉朝开国功臣这些人由于拥有了自己的食邑,可以对在自己分封范围内的农户收取租税,从而有了稳定的收入。这些人实际上就是新的小封国,也就成为新皇朝的统治基础。不仅如此,刘邦还与他的这些功臣们剖符、立誓,这个符是由两半组成,受封的功臣拿着一半,另一半存在皇家档案,以作凭照。誓词是:"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刘邦告诉他们,即使有一天,宽阔浩瀚的黄河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条带子宽,巍峨的泰山也只剩下磨刀石那么薄,你们的封国还是永远牢固,而且可以传给你们的后代儿孙。

其实历朝历代只有西汉对开国功臣最好的,西汉开国功臣几十列侯都坐到汉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汉朝三公职位,所以称汉初布衣将相,刘邦豁达大度不是别的开国皇帝能比的,封邑万户侯都有好几位开国功臣,刘邦准备把张良封三万户食邑,曹参后代封地到东汉末年还有。

说刘邦杀功臣这本身就是伪命题。

折叠 编辑本段 后世影响

汉唐明对待臣有同态度,其实与当时各自不同时代的政治制度和传统有关。

自战国始,国家的各级官吏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军功。其中以秦的商鞅变法最有代表性。

汉初的政治基本沿袭秦朝,甚至二十等军功爵也照搬秦制,并且在楚汉初期就实行。汉初官吏基本来自军功将士,而通过察举途径任用官员则非常少。可以说,军功之臣很难被其他选举方取代。

唐明则不同,人们是可以通过军功走上仕途,但仅仅是补充而已。而且军功之臣更易为君主疑忌。君主对功臣下手后,很容易找到替代。尤其是明初,科举制为它提供了足够多的行政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