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龙王直到上了涡龙台,心中依然是不服!还找到唐太宗李世民,纠缠不休。 心中不服,是泾河龙王觉得自己太冤太冤。 洛阳城里,来了一个通晓天文,识得地理,又熟谙《周易》的袁守诚,卦算得很准。 “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情不敢至深,怕大梦一场。” 都说天机不可泄露,袁守诚的过错,就在于自己识得天机,还将天机的秘密泄露给了找他预测的人。 《西游记》里,袁守诚每天收到渔夫张稍的一尾金色鲤鱼后,就告诉他什么地方能钓更多的鱼,张稍钓鱼时,百发百中。 隔墙有耳,张稍在和李定打嘴时,将此秘密透露给了同行,也让泾河水府的夜叉听到。 泾河龙王听说袁守诚还有这样的本事,想着照此下去,水族就会被打尽。怒气之下,就找到袁守诚打赌。 袁守诚算准了第二天午时会有3尺3寸零48点的雨水。泾河龙王接到玉皇大帝旨意后,却私自改了时间和点数,触犯天条。 玉帝降旨,让魏征梦中处斩了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从涡龙台上挨了一刀,手提着血淋淋的头,找唐太宗讨命。幸亏观音菩萨及时出现喝退业龙,解救李世民脱身。 西游神话里,泾河龙王的下场最终去往了阴曹地府。 在《西游记》里,乱石山碧波潭龙王与九头虫女婿联合下了场血雨,盗走了祭赛国的佛塔夜明珠。 孙悟空和八戒前往碧波潭龙宫找要佛塔,一棒打向万圣老龙王头部,将其打死。 万圣龙王被打死后,仅是九头虫驸马收走龙尸回龙宫后,便没有了下文。 那么,同样是龙王,万圣龙王只是配合九头虫做了一次贼,被从龙王变成了无头之鬼,且不敢伸张; 而泾河龙王有意触犯天条,被监斩后,却敢找皇帝讨债? 结合《西游记》原著,“源易缘”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万圣龙王的修为水平,远差于泾河龙王在西游神话系列文章里,“源易缘”曾谈到过一种观点:万圣龙王的原形应是一条蛟龙精。 虽然名字中都带有“龙王”二字,但其实力却相差太远。 在《山海经》里,曾谈道过:“蛟修为千年才能化为龙,化成龙后,再修为五百年化为角龙…… 仅从这个细节看,万圣龙王,尚不能与泾河龙王同日而语。 二、泾河龙王曾得到李世民的允诺即使泾河龙王修为再高,触犯了天条,同样难免在涡龙台上挨一刀。 但泾河龙王的聪明之处在于,得知自己要被处置前,梦中找到了监斩官魏征的上司——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也答应了泾河龙王: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 泾河龙王得到了唐太宗的允诺,叩谢后,欢喜而去。 结果,魏征与李世民当面下棋时,还是在梦中将泾河龙王杀掉。 常人尚讲一诺千金,更何况李世民身为帝王,一言九鼎。 这也应该是泾河龙王后来找到唐太宗讨命的一个重要理由吧! 三、万圣龙王交友牛魔王,答罪过孙大圣在《西游记》三盗芭蕉扇中,孙悟空曾找到昔日的老大哥牛魔王,让其帮忙,劝说下嫂子铁扇公主。 牛魔王不但不帮忙,反和孙悟空大战起来。 正在这时,万圣龙王的请贴过来,请的不是孙大圣,而是牛魔王。 悄悄跟过去的孙悟空,当时就认定,万圣龙王不是蛟精,就是龙精,或是鱼精、龟精等水底之精。 既然是精怪,西天取经降妖除魔就是他的职责任务,管他叫什么名字,管他称什么王不王的。何况,万圣龙王还是有错在先,下了血雨,盗取国宝。 有道是:朋友的朋友或是朋友,敌人的敌人也或是朋友,但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西游记》、《山海经》、《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国神话》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