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又见燕归来

 zzm1008图书馆 2019-07-03

北京的雨燕。陈温欣摄

北京雨燕飞回来了。颐和园、钟鼓楼、正阳门上,久别一年的燕子呢喃声再次响起;北京西站、天宁寺桥等建筑周围,又见雨燕飞旋的身影。

这种世界上极少以城市名字命名的野生鸟类,每年2月从非洲南部启程,跨越山川湖泊、荒漠戈壁,连续不停歇地飞抵北京。16000公里的迁徙路线,恰巧与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些路线几乎重合。

北京作为雨燕的重要繁殖地,初春到盛夏,它们在这里产卵、孵化、育雏。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四环内雨燕种群数量繁殖前在5000只以上,繁殖后能达到1万只左右。

伴城而栖数百年的雨燕,正在逐步适应北京的现代化。从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古建,到现代航站楼、立交桥,它们在这座城市,找到越来越多的栖身之处。

连续3年调查雨燕种群

6月初夏,日暮时分的北海公园,凉风习习。北海北岸,成群的雨燕在曲桥连缀的五龙亭周围上下翻飞,与来来往往的游人,相映成趣。

“这里有一只受伤的小雨燕!”2019年6月20日下午,有人发现在龙泽亭下的青石板上,匍匐着一只小雨燕。一群人围了上去,只见雨燕扑棱着翅膀,却屡次试飞失败,显得有些疲惫。

有人拨打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电话,有人在雨燕的旁边放了些水,还有人把雨燕受伤的视频发到了网上。

很快,张丽婷在自己的微信群里看到了雨燕的视频和一条消息:北海公园有受伤的雨燕等待救援,已经申请救援,但今天可能无法去现场救助。如有朋友去北海,请协助安置好雨燕。

家住北海公园附近的张丽婷匆匆接回了小雨燕,并在微信群里给大家播报:先喂了两滴水,又打死一只苍蝇,趁热乎,去头去翅去六足,拿镊子喂给小雨燕。群里的朋友还不时询问:有没有拉粪便、状态好不好?

张丽婷是北京雨燕调查北海公园观测点的志愿者。2017年,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北京宣武科技馆联合发起了对北京雨燕的数量调查,并在全市招募鸟类爱好者参加年度调查。她和女儿平时都爱观鸟,就一起报了名。

每周,张丽婷带女儿至少要来北海公园一次。她会提前查好日落时间,然后在龙泽亭靠近水边的固定位置,每隔十五分钟拍摄一组照片,180度拍摄、一组三张,每次共九张。回家后,张丽婷再把照片放到Excel表里,填格子数数,最后汇总报数。

“每次都数好多遍,数到眼花。”张丽婷告诉记者,“计数虽然简单枯燥,但它非常重要,再怎么较真儿都不为过。”

在北京,像张丽婷这样的志愿者有150多位,分布在25个雨燕观测点上。除了北海公园,还包括正阳门、景山公园、颐和园等古建筑,还有北京西站、天宁寺桥、保利大厦等现代建筑。由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牵头,广大市民志愿者参与,本市对雨燕的种群调查已经连续3年时间,人们发现越来越多关于雨燕的秘密。

雨燕为何选择北京

北京雨燕对北京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生物。1870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在北京第一次采集到雨燕的标本,他把这个新亚种命名为“北京雨燕”,这是全世界极少以一座城市的名字命名的野生鸟类。

“雨燕属于攀禽,它的四趾都朝前长着,无法在平坦的地面直立走动,也无法握住电线或树枝,适合在悬崖峭壁、石洞上攀爬。”北京师范大学鸟类专家赵欣如介绍,“正是这种独特的肢体结构与生存方式,让雨燕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选择了北京。”

雨燕在京城安家究竟多少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燕都遗址出土的燕国青铜器上,刻有一只玄鸟的形象,《说文解字》注释:玄鸟就是燕子。考古专家分析燕国名称来源,很可能与飞翔的燕子有关,玄鸟即雨燕成为燕国重要的文化图腾,这样算来有2000多年了。

北京作为古老皇城,自明成祖朱棣后,沿着一条壮丽中轴线,先后建成紫禁城、钟鼓楼、天坛等皇家建筑。这些建筑飞檐翘角,梁、檩、椽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个“人造洞穴”,为雨燕提供了理想的集群繁殖之所。

雨燕伴城而栖,也伴京城百姓而生。每每提及春夏的记忆,无人不记得成群飞翔的雨燕,还亲切地喊它“楼燕儿”。春天,人们在天空中放飞的沙燕风筝,也是以雨燕为原型之一。

在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中,姿态优雅的雨燕成为“福娃妮妮”的原型,也一度在国际上成为代表北京的文化符号。

雨燕在生态金字塔较高层,对维护北京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北京春天腻虫多,这是一种趋黄光的蚜虫,孤雌繁殖,不需要雄性,繁殖能力特别强。一只雌蚜虫一年繁殖的面积就能把地球盖满。”首都师范大学鸟类专家高武介绍,“雨燕就是控制蚜虫的鸟之一。曾经有研究人员逮到一只雨燕,掰开嘴一数,存着二百六七十只小虫子。”

雨燕还是环境的监测器。“通过分析化验其羽毛、粪便中的重金属含量,可以查明雨燕活动范围内的环境质量问题。”高武说。

北京有多少只雨燕呢?据高武回忆,1965年6月,著名鸟类学家郑光美先生沿着紫禁城的筒子河骑车慢行,一路发现了360只雨燕。而在2000年,高武以同样的方法,也骑自行车绕筒子河一圈,只看到了85只。

2001年初,北京市科委立项对雨燕进行调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和当时的北京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对北京市区雨燕的分布、数量、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说:“当时实测数量约为1840只,加上留于巢中的雏鸟和负责哺育的亲鸟,北京雨燕的种群数量在3000只以上。”

调查发现,雨燕多利用古建筑木结构本身及其与砖石结构结合处的裂隙中筑巢,因此古建的减少、人为干扰的强度对雨燕威胁较大。例如,当时北京大学部分楼舍、首都图书馆因翻修,将裂缝堵了,致使原先几百只栖居于此的雨燕不见踪影。

和很多野生动物一样,雨燕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种群渐渐萎缩,春夏之际,曾经在老城空中上下翻飞的雨燕顿时少了许多。

追踪迁徙之谜

为让雨燕归来,从十多年前开始,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志愿者组织就在积极地寻找方法,甚至特别为雨燕栖息筑巢设计了一座“雨燕塔”。

这座雨燕塔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是在多方讨论、倡议下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塔高20米,横切面2平方米,密密麻麻地排列了2240个巢穴。这座雨燕塔由清华大学设计,其初衷是为了招引雨燕到此地筑巢繁育,相当于一个规模超大的人工鸟巢箱群。

但遗憾的是,由于设计缺乏对雨燕生活习性的充分考虑,巢穴建成几年后,雨燕并没有入住,塔里几乎全是麻雀。

“雨燕塔”变“麻雀塔”,提醒人们对北京雨燕的了解太有限了。

为了研究北京雨燕,人们首先想到的办法便是环志。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环志是当前世界研究鸟类迁徙的经典方法,给所捕鸟类戴上一个环,刻着国家、单位、编码等一系列信息。当这只鸟在其他地方再次被捕时,就能获悉最初环志的地点、时间、迁徙路线、活动范围、种群数量及年龄等生物学信息。

2007年,中国观鸟会在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北京鸟类环志站的指导下,开启了“北京燕及雨燕调查与保护”项目,并在颐和园廓如亭开展了雨燕环志工作。

廓如亭又叫“八方亭”,号称中国最大的古亭,有八角重檐,平面呈八方形。廓如亭的繁复木结构里,藏着许多雨燕巢。

每年,在雨燕繁殖的高峰期,赵欣如带领志愿者,在天亮之前,便开始捕捉、测量、戴脚环和放飞雨燕。有一年,志愿者捕获了12年前高武老师环志的鸟。这说明,雨燕的自然寿命至少能达到13岁。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关于迁徙路线的新进展。“雨燕环志研究出结果非常困难。因为这种鸟的飞行能力特别强,而且迁徙的过程中几乎不落地。”赵欣如说。

在欧洲国家,研究人员用光敏定位器追踪雨燕行踪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13年,一位中国观鸟会志愿者在英国参加会议,向国外专家提出:“能不能给北京雨燕装一批追踪器呢?”

安装了定位仪的雨燕在颐和园放飞。吴镝摄

这个愿望,在2014年5月实现了。中国观鸟会主持,并与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所、英国雨燕保护行动组织以及瑞典隆德大学组成的北京雨燕调查团队,在颐和园廓如亭为31只坐巢育雏的雨燕佩戴安装了光敏地理定位仪。

这种光敏地理定位仪净重0.65克,加上细绳总重量不超过1.3克。佩戴定位仪的北京雨燕体重范围在34.6克至38.2克之间,定位仪约占2.7%,不会影响雨燕飞行。

次年5月24日,13只佩戴有定位仪的北京雨燕如约而至,迁徙之谜即将揭晓。

有限的数据显示,13只雨燕于2014年7月22日前后经内蒙古方向往西北迁飞,沿天山北麓到达中亚地区,然后向南穿过阿拉伯半岛,于11月上旬到达非洲南部越冬,主要集中在南非、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三国,核心区域为三国交界处的喀拉哈里跨境国家公园及周边。

定位仪还显示,2015年2月至4月,它们沿着相似路线返回北京颐和园。北京雨燕全年迁徙距离约为3.8万公里。根据以往的环志记录,它们可以存活15至20年之久,但由于迁徙途中死亡率高,其平均寿命约为5.5年。如此算来,北京雨燕一生迁徙往返旅程将近2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一半。

非常巧合的是,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与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的一些路线几乎重合。赵欣如解释:“雨燕为了到达遥远的南非越冬,选择了相对省力的飞行路线,刻意避开了青藏高原、印度洋等地理阻隔。”

营建大都市活力生物圈

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虽已初步探明,但其中的诸多细节仍有待发现。

“鸟类调查与保护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史洋说,“只有彻底摸清雨燕在北京城区的种群和巢址数量,以及繁殖季前后种群数量变化,并间接推断种群繁殖率等,才能有的放矢地保护它们。”

经过近两年的观测,调查人员首先发现,在北京,除了一批古代建筑外,现代建筑也成了北京雨燕选择的繁殖之地。“第一次征集的时候,只有21个繁殖点,后来增加到25个。这两年关注雨燕的市民越来越多,反馈给我们的雨燕繁殖点也更多了。”史洋介绍。

更为有趣的是,栖身于现代建筑的北京雨燕数量要大大多于古代建筑中的雨燕。史洋给记者看了去年的调查数据:繁殖前古建中1085只,现代建筑中2717只;繁殖后古建中2326只,现代建筑中3866只。“这说明,在人类的城市化进程中,雨燕也在进化它的生存策略,让自己及其后代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雨燕在“进化”,人们也在努力地为这可爱的精灵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一些古代建筑正在以更开放的姿态欢迎雨燕。在雨燕栖息数量较为集中的正阳门,并没有安装防护网。2018年,正阳门管理处与北京动物学会等单位共同启动了“古建保护与城市生态”课题研究,主要就是分析北京雨燕的粪便和巢穴到底对木建筑有没有伤害。

“经过一年的分析研究,发现雨燕粪便的酸碱度呈中性,巢穴的微生物菌群检测也没有发现对木构件有损伤的菌种,这都说明北京雨燕对木建筑不构成破坏。”正阳门管理处的副研究员袁学军告诉记者。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北京雨燕。2018年3月,北京四中生物教师、中国观鸟会京燕项目负责人卓小利带领学生们自制了箱体长40至50厘米,高15至20厘米,进深15至20厘米的北京雨燕人工巢箱。箱体内部有缓冲带,适合雨燕产卵和孵卵,可供一对雨燕“入住”。他们把人工巢箱挂在了高中部校区科技楼上,但首次实验效果并不太理想,没有吸引到雨燕。2019年,团队还将继续尝试,准备通过播放雨燕鸣叫声,对其进行招引。

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四环内雨燕种群数量繁殖前在5000只以上,繁殖后能达到1万只左右。北京的雨燕种群正逐渐回归、壮大。

在北京这座拥有2100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如何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增加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近年来首都生态建设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2019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出台了关于促进首都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相关措施迅速启动。其中最具突破性的措施是在城市建成区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调查。不仅是雨燕,猫头鹰、鸳鸯的种群调查也在城区范围内首次展开。

不同于对某种动物或者植物的专项调查,栖息地调查更多是生物生境的综合评价,是对生态环境的综合考量。考察内容包括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重要物种的生存状况,林地、水系的自然环境保护状况等。这也是本市首次对城区的动物栖息地进行摸底。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园林部门将根据调查情况建立城区动物栖息地保护名录,并按照保护价值划分为高保护价值、中保护价值、低保护价值三类保护地。对于高保护价值栖息地,将划出保育区,限制人类活动,让野生动物自由栖息。

生物多样性恢复示范项目也将在2019年启动。在平原、山区和城区三类区域,分别开展生物多样性恢复试点。初步计划,2019年市园林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建设6处生物多样性示范区,为下一步动物栖息地生境修复提供经验。

“通过种植层次丰富、有花有果的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为雨燕等动物提供近自然的栖息环境,满足它们觅食饮水、隐蔽藏身的需求。”张志明介绍,“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8年,北京市共恢复与建设湿地8000余公顷,湿地生态质量逐步提升,生态功能不断优化。”

目前,全市湿地中有野生动物393种,占全市野生动物种类的75.6%,其中鸟类58科276种,占北京地区鸟类种类的72%,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8种,北京市一级保护鸟类21种;有植物1017种,占全市植物种类的48.7%。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营造更具活力的大都市生物圈,北京已在探索路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