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时,清政府的接待方式堪称面面俱到

 铁血老枪 2019-07-03

1907年,美国海军决定派遣一支由16艘精锐战列舰和7艘后勤保障舰组成的美国舰队做一次环球访问,以显示美国的海上实力,舰队官兵达1.4万人。为了让整个舰队更为显眼,罗斯福总统特别下令所有舰只一律漆成华丽的、具有喜庆意味的白色,该舰队又被称为“大白舰队”。它沿途访问的最后一站是中国厦门。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时,清政府的接待方式堪称面面俱到

1908年10月30日,美国海军的路易斯安娜号、威斯康星号、弗吉尼亚号、俄亥俄号、密苏里号、伊利诺斯号、肯塔基号、奇尔沙治号等8艘战列舰抵厦门访问。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时,清政府的接待方式堪称面面俱到

迎宾馆宴会厅内宴请美国舰队海军官兵代表清政府对能够邀请美国舰队访华非常重视。根据1908年12月4日《申报》的报道,清政府从最初的40万银元接待费上升到100万银元,最后达到了136万银元,其中很多账目不明,令人可笑的是,单单是啤酒一项,清政府就花费了14万银元。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时,清政府的接待方式堪称面面俱到

为迎接美国舰队搭建的演武亭彩楼正面

对于美军舰队的接待工作,清政府提早好几个月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安排。1908年5月25日,清政府发文给北洋大臣杨士骧、南洋大臣端方和闽浙总督松寿,对接待美国舰队的到来进行了周密的布置。如此庞大的美国舰队访华,这是破天荒第一次,外务部就接待礼仪方面考虑得十分周全,就连由谁首先宴请都考虑到了,唯恐不合礼仪。1908年9月27日,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降旨派军机大臣毓朗、外务部右侍郎梁敦彦前往厦门,闽浙总督松寿前往妥为照料,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率舰先期前往厦门迎候。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时,清政府的接待方式堪称面面俱到

接受检阅的“大白舰队”(Great White Fleet)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时,清政府的接待方式堪称面面俱到

行进中的“大白舰队”(Great White Fleet)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时,清政府的接待方式堪称面面俱到

为美国客人表演杂耍

访问的最后一天,即1908年11月4日,厦门还盛放烟花,这是厦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放烟花活动,美国舰队官兵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略感遗憾的是,放烟花失火烧毁了美国海军官兵部分等待寄出的明信片。清政府赠送舰队成员的礼品也让他们大为尴尬。据记载,当时赠送舰队成员各一份特制景泰蓝纪念瓶和碟。还举办球赛,冠军的奖品是金杯各一座,参加足球和棒球决赛的四队队员都有那金杯的复制品。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时,清政府的接待方式堪称面面俱到

美国舰队军官与清廷官员

为方便美舰官兵上岸,清政府专门在厦门磐石炮台西边的海滩修建临时码头,架起一座直达陆地的木桥,自码头到南普陀寺口修筑一条短程马路,从上海租来马车数辆,沿途张灯结彩,由商会在寺内布置商品陈列,供美国水兵参观、购买。晚清政府还组织学校学生沿途列队欢迎,仪式隆重,盛况空前。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时,清政府的接待方式堪称面面俱到

欢迎美国舰队的迎宾馆

由于清政府在接待方面不惜血本,美国海军舰队官兵在厦门过得非常的开心。出版于1912年的《IN AND ABOUT AMOY》(厦门纵横)一书,其作者毕腓力是长期居住在鼓浪屿的美国牧师,他在《IN AND ABOUT AMOY》一书中也描述了1908年美国舰队到访厦门的盛况。

毕腓力在书中称,美国这支舰队经常访问全球其他的许多地方,舰上的官兵一般都会放弃上岸的机会,把上岸的机会让给比自己更想上岸的人,但是,在厦门就没有人想错过上岸的机会了。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时,清政府的接待方式堪称面面俱到

大白舰队舰员合影

毕腓力在《IN AND ABOUT AMOY》一书中描述称,美国舰队来到厦门前的几个月,筹备工作已经开始大张旗鼓地进行了。为此,清政府花费了大约100万美元。有如宫殿一般的彩棚,悬挂着用价值5000两银子的中国上等丝绸编结而成的优雅彩球。装饰屋子的一些植物,有的树龄超过300年,价值5万两银子。美国海军此次来人甚多,需要造一个能容纳3000人同时赴宴的宴会厅。清政府在今天的演武场空地搭建一座大竹棚,饰以彩绸,作为欢迎会场,周围兴建十几座馆舍和牌楼,构成了一个环形建筑群。

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时,清政府的接待方式堪称面面俱到

演武厅广场

为了打造仪仗队的形象,清政府特命上海江南制造局,赶造新毛瑟枪1600支,马枪300支,立即武装和训练精锐新军。这支队伍一律全新衣帽、皮靴,挎着洋枪、佩刀;此外,还专门铸造面值1元的银牌7200枚,面值30元的金牌200枚,以分赠美海军官兵。

当时,厦门城市面貌还很落后,百姓仍然使用煤油灯。为了接待气派一点,接待的场地需配置发电机器和5000盏电灯,把主要迎宾地点南普陀装点起来。于是,清政府专门派人到天津把发电机装运南下,点亮了厦门历史上的第一盏电灯。

为接待美军官兵,清政府派员赴广东采购大量花木盆景、特等烟花和酒席上用的一切器具。警察也开始整顿市容,各家各户都要将门面粉饰一新,凡有碍观瞻的招牌和路牌统统拆掉。香港著名的“髦儿班”戏班,也由班主金翠英亲自率领应邀来厦。由于赶造戏园工程巨大,又从福州等地招工两万多人,日夜赶工。另外,清政府还专门为美军官兵采购了大批的啤酒。

除了啤酒,为了让美军官兵能在厦门大饱口福,清政府还从北京、上海招募来了700多名厨师,席间,鼓浪屿女学生、当年14岁的周淑安(她长大后成为中国现代声乐事业的先驱、第一位女合唱指挥家),用英语领唱美国国歌,大受额墨利司令赞赏,“就是美国小孩,也很少能唱得这么好”。

在清政府的安排下,美军官兵还玩起了棒球、足球、角力、划船等,网球本来也有安排,后因为下雨不得不取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