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doc网文摘手

 鹿茸图书馆 2019-07-03


安徽利辛九旬老党员夫妇捐出十多万退休金 情系脱贫攻坚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刘爷爷,我过来看您了,今年我考上大学了!”2019年6月底的一天,两位特殊客人的到来打破了安徽省利辛县刘文贵、杨秀荣夫妇所住小院的平静。杨飞虎是刘文贵、杨秀荣夫妇前年资助过的一位学生,由于去年高考没发挥好,选择了复读,今年考上大学的他在班主任姚启峰的陪同下向两位老人报喜。

利辛县的刘文贵今年91岁,妻子杨秀荣今年87岁,两位早在上世纪50初就加入中国共产党,耄耋之年的两位老党员夫妇,“退休心不休”,始终关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关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17年,刘文贵、杨秀荣夫妇把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0万块钱,一半通过组织部门以特殊党费的形式,助力党领导的脱贫攻坚事业,另一半则以普通市民身份,以扶贫款的形式捐献给县里的扶贫部门,体现了两位老党员的忠诚担当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同时,从2017年开始,两位老党员夫妇先后资助了十位贫困高三学子,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梦。

不忘初心 耄耋夫妇交纳5万特殊党费

2017年6月2日,89岁老党员刘文贵与85岁老党员杨秀荣夫妇来到利辛县县委组织部,郑重地将5万元特殊党费交到组织部干部手中。

“我们都是80多岁的老人,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多年受组织的培养,现在想为党和人民再做点工作,但我们也老了,你说现在我们去干事业也力不从心,我就想着把自己省下来的退休金捐出来,为党的事业尽点微薄之力。”刘文贵老人缓缓地道出自己交纳特殊党费的初衷。

刘文贵的想法得到了妻子杨秀荣的大力支持。“她其实入党比我还早一年哩,说起来,党龄比我还老。”刘文贵夫妇相伴60余年,一直同心同力,相濡以沫。

刘文贵平常没有什么其他爱好,除了读书看报,就喜欢看新闻,对国家大事都很关心。从新闻中,刘文贵夫妇了解到全国上下在党的领导下,正在投身于脱贫奔小康、实现中国梦的宏伟实践,考虑到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有不少困难群众需要帮助,刘文贵、杨秀荣夫妇商议决定,以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为国家脱贫攻坚事业作一份贡献,为党尽一份绵薄之力。

“人虽然退休,但思想上不能掉队。众人拾柴火焰高,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发光发热’,更何况是像我这样受党教育、培养多年的老党员、老干部。”刘文贵的一席话道出了作为老党员的忠诚担当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目前,这笔5万元特殊党费已上缴到中组部。

关心社会 老党员夫妇再捐5万扶贫款

在交纳5万元特殊党费的第6天,刘文贵、杨秀荣夫妇又来到利辛县政府办公室,以普通市民的身份,亲手将5万元捐款交到县扶贫局干部手中,专门用于支持利辛县的精准扶贫工作。

目前,这笔5万元扶贫爱心捐款已由利辛县扶贫局统筹安排,并将资金用途第一时间向老人通报。

刘文贵是利辛县商务局退休干部,老两口的家,位于原商务局家属院的一个只有几十平米的小院,为上世纪90年代早期的砖瓦房。大门虽然老旧、地面虽然还是红砖,房间内依然是20年前的装饰,家具简单破旧,室内墙皮脱落。卧室连地板都没有铺,至今还是水泥地面。

刘文贵老人不但血压、血脂、血糖偏高,还有轻度脑萎缩;老伴杨秀荣患有低血糖、心脑血管疾病,腿部也有毛病。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刘文贵杨秀荣老人主动搬到了养老院生活。   

在养老院,刘文贵、杨秀荣老人每人每月要交纳1400元费用,共2800元,他们每月退休金5000余元。刘文贵、杨秀荣育有5位子女,最小的独子今年48岁,是县糖酒公司下岗职工,两个孙子都在上学。 

虽然家境并不宽裕,但老人对捐款一事却没有丝毫犹豫,这是他们俩长久以来的心愿——“不管钱多钱少,为党和政府的扶贫事业捐一部分,给儿孙留一部分,自己应急有一部分就行了。”刘老的儿子刘武说:“父母经常教育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是党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据了解,在夫妻俩退休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始终不忘党员本色:老年学会慰问贫困家庭活动,他们捐款4000元;老年公寓改造,他们捐款5000元……他们积极参与社区、老年学会组织的活动,并乐于奉献,发挥了老党员的模范作用。   

刘文贵说,他和老伴的身后事都计划好了,已经把遗嘱写在了笔记本上——死后不开追悼会,移风易俗,骨灰就撒到西淝河里。“自己在利辛县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这里就是自己的故乡。”

情系教育 可爱老人助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刘文贵夫妇的先进事迹经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全省首届党员教育微视频大赛中,利辛县委组织部根据刘文贵夫妇的先进事迹制作上报的《耄耋夫妻党员的情怀》视频作品,在全省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由于事迹感人,反响强烈,刘文贵夫妇被授予了一系列荣誉称号:2017年7月,刘文贵、杨秀荣被亳州市文明办授予2017年6月份助人为乐类“亳州好人”;同年8月,刘文贵、杨秀荣被授予2017年6月份“安徽好人”;同年11月,刘文贵、杨秀荣被授予2017年11月份“中国好人”;同年11月,刘文贵、杨秀荣被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之星。

获得了很多荣誉的刘文贵夫妇依然过着十分平静安详的晚年生活,在老两口的房间里,摆放在最显眼处的也不是这些荣誉证书,而是一群孩子们送给老两口的锦旗。

退休后的刘文夫妇贵始终心系教育,2017年底,老党员夫妇俩把个人荣获“安徽好人”发放的20000元奖励金用于资助利辛一中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每名贫困学生发放4000元生活补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文贵夫妇也深知这个道理。“我们资助的4000元,3000元是给孩子们的生活费,让孩子们在高三一年可以放心读书,不为吃喝发愁。剩下的一千元给孩子的家人,买点小猪仔、小鸡仔养,或者养些瓜果蔬菜,对家庭而言,都是一份收入。”刘文贵说。

2018年,刘文贵夫妇又资助了5位学生,近些天,学生们的高考成绩下来了,陆陆续续地,都来“刘爷爷”这里报喜。“都考得非常好,有一个考了650分,有两个考了590分……”91岁的刘文贵对孩子们的成绩如数家珍。

孩子们也知感恩,学习之余,也会来看看他们的“刘爷爷”、“杨奶奶”,陪陪两位老人,还一起送了两位老人一副大大的锦旗。如今,这幅锦旗被珍而重之地挂在客厅的最显眼处,别人一进刘文贵夫妇的家门,便可看到墙上的这一处赤红,宛如两位老人的赤子之心。

“再过几天,等孩子们的通知书下来了,我来做东,让十个孩子都过来,大家一起聚聚,好好乐呵乐呵。”刘文贵说,他们夫妇俩也在计划着今年再资助一批贫困学子。“在我们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尽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盈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