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stick技术(摇杆技术):借助金属骨针等器械利用近似游戏机的操纵杆操作动作对四肢骨折进行复位的操作技术。 Joystick技术的优点: 1、手术创伤小——术中通过置入金属骨针等小工具对骨折进行复位,体表创伤痕迹微小,软组织创伤微小,对骨折端血液供应的医源性破坏趋于零破坏。 2、操作简单灵活——术中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使用1枚或2枚金属骨针进行操作,灵活选择徒手置入或电钻置入金属骨针,灵活选择摇杆操纵方式实现手术的阶段目标。 3、在部分特定手术中可以大大减少医患双方在放射环境下的暴露时间,减少辐射伤害。 患者王XX,女性,77岁,因“摔伤致左肩部肿痛畸形伴活动受限2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入院后根据病情及患方意愿,完善术前准备后于入院后第2日手术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 ▼术中用Joystick技术复位效果 ▼术中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效果 ▼术中克氏针内固定后效果 ▼术中体表小切口图 患者王XX,男性,47岁。因“高处坠落摔伤致左肩部肿痛畸形伴活动障碍1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完善术前准备后于入院后第3日手术,行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术前三维CT影像 ▼术中取仰卧位、患侧肩下垫枕抬高15º ▼术中体表定位及切口标识 ▼术中主切口的切开和显露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复位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复位并进行微创插板内固定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复位、并进行微创插板内固定 ▼手术缝合后的小切口及术后X光复查片 患者符XX,男性,12岁。因“摔伤致左肘部肿痛畸形伴活动障碍2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左肱骨髁上骨折。完善术前准备后于入院后第7日手术,行左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复位、并进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复位的过程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复位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手术的小针眼创口 患者许XX,男性,14岁。因“摔伤致右腕部肿痛畸形伴活动受限23天”入院。 入院诊断:右尺桡骨远端陈旧性双骨折。完善术前准备后于入院后第3日手术。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复位的过程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复位后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手术微小的针眼创伤 ▼术后骨愈合良好,腕关节功能良好 患者羊XX,男性,30岁。因“车祸伤致左大腿肿痛畸形伴活动障碍3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左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入院行患肢皮牵引治疗,完善术前准备后于入院后第5日手术,行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术前CT影像 ▼术中采用侧卧位实施手术 ▼术中顺利进行髓内钉进钉点开口后尝试徒手复位失败 ▼术中双人对抗牵引徒手复位失败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单摇杆复位失败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双摇杆复位成功 患儿梁X,女,8岁。因“摔伤致左大腿肿痛畸形伴活动障碍1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左股骨干骨折。术入院后根据病情及患方意愿,完善术前准备后于入院第2日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复位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复位成功后顺利完成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 ▼术中用Joystick技术进行复位成功后顺利完成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 患者陈XX,男性,39岁。因“车祸伤致左小腿出血、疼痛、畸形伴活动障碍2小时”入院。 入院诊断:1、左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2、左胫骨平台骨折。入院当日急诊手术行左小腿伤口清创缝合 左腓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 左跟骨骨牵引术治疗,10日后排除了伤口感染,二期手术行胫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 ▼术前患肢皮肤软组织情况 ▼术中顺利进行髓内钉进钉点开口及置入髓内钉 ▼术中置入髓内钉后发现游离骨碎块翻转移位显著,徒手经体表整复骨块复位失败 ▼术中用Joystick技术对游离骨碎块进行双摇杆复位满意 ▼术中用Joystick技术对游离骨碎块进行双摇杆复位满意 ▼术后复查X线影像效果满意 Joystick技术的应用体会: 1、在手术中必要的时候灵活运用Joystick技术可以部分降低手术的难度系数,获得“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2、可以部分弥补手术技巧的不足,可以减少对人力的依赖,解放劳动力。 3、可以有效减少术者及患者受医源性辐射伤的风险。 4、在对真善美要求更高的时代,在手术美学上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