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最糟糕的6個習慣,家長一定要「逼」他改過來,他長大了會感激你

 春風送暖 2019-07-03

孩子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說話含糊吞吐,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了也很難改變,對他們的求學、工作都很不利。

對策:

孩子說話吐字不清、吞吞吐吐,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越早糾正越好。

孩子平時在表達的時候一定耐心聽他說完, 不要隨意打斷或否定他,多給孩子信心;

再忙,每天也要儘量 抽出固定的時間跟孩子說說話聊聊天,多帶孩子接觸新環境,新夥伴,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帶著孩子朗讀繪本, 鼓勵孩子大量閱讀,複述,肚子裡有「墨水」了,表達起來自然會更加流利、有邏輯。

四、父母喊他不動

一個同事最頭疼的就是他家孩子的這一點:4歲的小孩子了,有時候叫她做點事或者刷牙,穿鞋子,居然裝聽不見,動都不動,分分鐘就想「火山爆發」。

《弟子規》中有雲:「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親的呼喚,應該立即應答,不應遲緩,父母親叫你做的事情,應該執行而不該懶惰對待。

古人總結下來的教誨中自然藏著它的智慧,如果任憑孩子按這樣發展,只會助長他懶惰、散漫的壞習慣,小時候都不聽,長大了更加難以管教。

對策:

家長平時 減少嘮叨和無效指令,在孩子專注做一件事時不隨意打擾,懂得等待;

給孩子發指令時明確、乾脆一點;

變換角色,教孩子換位思考,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自己的言行帶給別人的感受。

五、玩完玩具不收,邋遢不愛乾淨

不注重整潔、不愛收拾整理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有些家長可能覺得沒所謂。

殊不知, 生活中的自理能力也會遷移到孩子的學習、做事上來,影響孩子的秩序感與專注力的培養。

不注重自身衛生,不愛乾淨的孩子是不會受大家歡迎的,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

整潔、乾淨的環境會幫助孩子更快地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更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對策:

制定行為標準,和孩子共同遵守,逐漸形成習慣。比如飯前便後洗手,多久換一次襪子、洗一次澡、修剪指甲等等,越早培養孩子這種意識越好;

在做家務時多多邀請孩子參與,鍛煉孩子勤動手的習慣,東西用完、玩具玩完放回原處,教孩子學會整理房間、疊衣服等生活小技能

六、公共場合聲大

我身邊有很多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曾跟我反映,自己最不喜歡電影院、展覽館、動車、地鐵裡有小孩,因為有教養的孩子實在太少,經常上躥下跳、大聲嚷嚷,真的很影響其他人的心情。

公共場合是最能看出一個孩子教養的地方,乖巧、安靜、懂得不給其他人帶來麻煩和不便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和歡迎。

在公眾場合只顧自己,大吵大嚷的孩子,如果家長不去引導,很可能發展成 時刻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理心的「小霸王」,今後在人際交往上也容易碰壁。

對策:

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當教給他一些公共規則和禮儀,比如公眾場所保持安靜、不隨地扔垃圾、打擾別人、按順序排隊,讓這些好品德從小在他們心中紮根;

洛克說過:「禮貌是一種語言。它的規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從那些有教養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 」

因此,最重要的是,家長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作用,以自身的行動來向孩子傳遞這些正確的價值觀。

教育家盧梭曾說: 「人生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2歲。在這段時間中還不才去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芽滋長,直到以後採取手段的時候,它們已經紮下了深根,以至於永遠也把它們拔不掉了。」

0-6歲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不良習慣積累越多,越不容易養成好習慣。

如果你的孩子有上述6個糟糕的習慣,請一定要「逼」他改過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