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陶楼的造物观念与形制分类

 zdjphoto 2019-07-03

汉代陶楼的造物观念与形制分类

西汉陶楼

陶楼是汉代人根据现实中的楼进行摹仿再造,或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而创造出来的,在陶楼的制作中,一方面要表现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原则,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器物制造时的“物”的属性来进行塑造。陶楼的制造是为丧葬礼仪服务的,但作为一个人的创造物却是包含一种汉代人的造物观念,因此,在美术史家的眼中,陶楼是一件艺术作品,陶楼具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全部品格。

一、陶楼的造物观念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陶楼是汉代人们对死后世界的礼仪设计模式的表现。死的世界需要现世的支撑,设计了一个死后的神秘世界,创造了虚拟的宇宙与时空。陶楼制造的目的是表现和死后世界息息相关的一般性“角色”,不同功能的楼强化了这种象征性,这些角色的选择展现出为墓主人建造的一个具体而微的死后世界。

东汉陶楼

(一)“事死如事生”的造物观念

汉代陶楼的制作,可以看作是对现实存在的楼阁的摹仿。从美术造型上看,汉代的陶楼又是对汉代楼阁观念的摹仿与再造,陶楼是现实楼的模仿,但不是真实的楼。真实的楼可以住人,模仿的陶楼只具有观念意义,不能住人,但是在想象的世界是可以发挥作用。人们的信仰规定着陶楼设计与制造的理念。

汉代对死亡的信仰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汉代人希望尽可能地益寿延年。其次,汉代人的观念中有一个理想的世界或天堂,这是一个仙或不朽者的世界。他们渴望将死者的灵魂导入另外一个世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观念,汉代人认为需要尽可能地为另一个世界的灵魂提供保障。

汉代人普遍认为死后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理想生活的模仿与再造。这种从“死之必然”向“生之渴望”的反转或观念层面的“事死如事生”,直接导致了汉代墓葬空间的“宅第化”。这个空间特征昭示了生死两界的混成特性,并将对死的一切忧惧和哀感,最终转化为对生的肯定和证明。

(二)“仙人好楼居”的造物思想

陶楼的制作是汉代人理想观念的再造。实际上是汉代人根据神仙信仰而想象创造出来的。在信仰观念上,汉代人认为,人死了以后有的可以升入神仙世界,神仙在天上,或者高大的楼上可以与神仙相沟通。以此看来,汉墓中陈列陶楼,具有通神升仙的功能,为表达这一观念,使其制造陶楼时,更加上了理想的内容。因此,陶楼的制作除了高度上的夸张以及构件上多有诸如瑞兽、凤鸟的装饰,其上还多彩绘或模塑羽人、龙、虎、凤鸟、云气、力士擎柱等仙界题材。

汉代神仙思想的世俗化推动成仙方式的多样化。武帝好求仙,公孙卿曰:“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脯棗,神人宜可致也。且仙人好楼居”于是,武帝在长安建蜚廉桂观、甘泉建益延寿观,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仙人好楼居”的思想推动高台楼阁在汉代普遍流行开来。

汉代陶楼的造物观念与形制分类

东汉绿釉陶楼

楼最早的建造年代不好确定,但秦造阿房宫与汉代造未央宫、长乐宫则是有文献记载的。班固《西都赋》曰:“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阯,周以金堤,树以柳杞。豫章珍馆,揭焉中峙。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濛汜……”即是指皇家园林昆明池中及周围建有昆明观等楼阁建筑,池内置有牛郎、织女、鲸鱼等石雕。另太液池内建有瀛洲、蓬莱、方丈等仙山,池边有石鱼、神龟等雕塑。这些园林建筑中的阙观、楼阁用以模拟天界、仙境,以满足帝王对上天的崇拜和向往以及求仙的欲望。

(三)“微缩型”的造物理念

汉代陶楼以一种微型的建筑形式,占据着一定的三维空间,并在它所处的墓葬空间内有其所指的意义。汉代墓葬建筑象征了从生到死的转换,并为使用绘画和器物进行同样的转换提供了具体的场所。汉代墓葬建筑的微缩性决定了随葬器物与绘画的微缩特征。从微缩的宫殿到微缩的民居,汉代墓葬用微型的空间构建一个超越生死的意义空间。

以西汉诸侯王墓河北满城汉墓为例,它将现实生活的宫殿或住宅搬入地下,成为死后的“地下宫殿”。微缩的宫殿或住宅和“貌而不用”的明器折射了汉代人生与死的观念。《荀子·礼论》曰:“凡礼,事生,饰歡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业;师旅,饰威也……”

汉代的宇宙观认为天、地、人是一个彼此相连和谐的整体,他们彼此相通、感应,通过气、阴阳五行、四时、八方等要素,彼此间发生神秘但又必然的联系和感应,因此,生死两界是可以联系的,微缩的明器藏于墓葬内是沟通生、死,表现“事死如事生”丧葬思想的媒介。

汉代陶楼的造物观念与形制分类

东汉 四层彩绘陶仓楼

二、陶楼的形制分类

我国古代宫室大都建于高台基之上,以木结构为主,楼的出现较迟,至战国时才出现。《孟子·尽心下》:“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汉代的文献中关于楼的记载相当丰富。汉代出土的材料中,木架结构的楼阁建筑已基本成熟。主要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凿通屋顶升出的小阁楼。从建筑形制上划分,这种类型的楼属于“重屋”建筑。另一种是四边立柱撑托的一般层楼。这种形制的楼为“阁式”建筑。从先秦时期的高台建筑至汉代的“重屋”与“阁式”建筑,木架构的建筑逐渐走向成熟,以致影响后世中国传统木架构建筑的发展。

(一)陶楼的形制

(1)高台建筑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过一个向高空发展的“台的时代”,楼在早期是高台建筑的一种形式。台上建屋曰榭,现一般叫高台建筑。《说文解字》曰:“榭,台有屋也。”台榭建筑在春秋时已流行,现知最早的遗迹和图像资料出现在战国时期。西汉初期,建筑形式和技术均沿袭秦代,大型建筑为了体现宏伟、高耸的气势,依靠夯土高台来增加建筑高度。高台建筑在夯土版筑的台上层层建屋,木构架紧密依附夯土台而形成土木混合的结构体系。建造高台建筑的思想来源于“高台榭,美宫室,以鸣得意”,同时具有“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思想观念。

汉代陶楼的造物观念与形制分类

东汉三层陶楼

(2)“重屋”“重檐”陶楼

汉代的“重屋”建筑是单层木架构形式发展的早期阶段,称为“通柱式”构架,即主体部分不用平座层,各层柱连续而上,也有一根通木的。“重屋”由单层构架层叠构成,在下层的柱头上设置封闭梁枋,加强建筑整体强度。梁枋上设置纵横相叠的仿木,上面铺设上层楼板。上层的柱子叉立于相叠的枋木或地栿上,层叠的枋木是井干式结构的延续,这样上下层间的柱子可以错位设置,形成丰富的建筑轮廓线。随着楼阁建造技术的成熟,重檐建筑相应发展起来。重檐建筑既具有楼阁建筑的外观效果,同时又有楼阁建筑蕴涵的宗教意义、礼制或等级象征等特征。

(3)“阁式”陶楼

“阁”,通称为楼。《西北有高楼》中将楼描述成阁的样式:“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因此,“阁”指用于远眺、游憩、藏书、供佛的独立小楼,皆是“暂时”止人止物的地方。汉代阁式陶楼的结构已基本具有“阁”式建筑的特征:基址或平地筑台,台上建阁,但更多是建于山坡,或建于江湖水渚边,使楼阁的高度超过四周低平建筑,可以登阁远眺。四面开窗,但窗一般用槅扇,正面一般不设阳台,而余三面周以回廊曲栏。

(4)楼、阁与平座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一书中将“楼”和“阁”的区别总结为:简单来说,首层是殿屋,在上面建平座、殿屋,则为“楼”。如果首层是平座,上面再立柱网、建殿屋,即是“阁”。屋上建屋为楼,为单层的竖向叠加,来源于“通柱式”的结构。汉代被称为“阁”的建筑多是为登高求仙、游目骋怀、藏物兴文等,较少用于居住。因此,阁是与天通、与地隔的一种仙境原型。当时的阁就是阁道,是将高台上的宫室殿屋连接起来的高架道路,利用高架的阁道连接建在高台上的各个单独宫殿。后世的阁即是在这种阁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汉代陶楼的造物观念与形制分类

东汉陶楼

(二)陶楼的分类

模仿现实建筑的陶楼种类多样,从功能上分主要有陶仓楼、陶水榭、陶望楼、陶坞壁等。这些陶楼的出土可以看出汉代楼阁建筑技术已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比较完备的体系。

(1)陶仓楼

汉代陶仓楼的形制大致可分为圆形陶囷、方形陶仓、干栏式仓囷及大型的陶仓楼四类。圆形囷的形制可分为两类,一类呈筒状,或为平底,或带有兽形三足,多为尖顶;方形陶仓多为房仓,蔡邕《月令章句》曰:“谷藏曰仓,米藏曰廪。”即明确了方形仓在具体储存粮食中的区别;杆栏式陶仓、陶囷多见于江南和岭南地区,这与当地湿热的气候有密切的关系。仓的平面均为横长方形,下层是空的,有四根或六根柱子支撑,把仓房高架起来,以达到通风防潮的目的;大型陶仓楼主要出土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这是一种仓、住混合型的建筑物,为满足储藏粮食的需要,下部多设有基座,仓身严实。

(2)陶榭

“台”是地面上的夯土高墩,“榭”是台上的木结构敞屋,两者结合称之为“台榭”。台榭合一,密不可分。汉代出土的陶榭楼一般二至五层不等,“阁式”结构,楼身呈敞开状。层与层之间距离较大,立面多置有落地门窗,四周围绕低平的栏杆,也有底部带方形或圆形水池的。已出土的台榭建筑结构形制已基本成熟,平座、斗栱、挑梁的使用科学合理

汉代陶楼的造物观念与形制分类

陶楼 (东汉)

(3)陶望楼

望楼是汉代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制,是一种突出瞭望功能的楼阁。与台榭不同,望楼较为封闭,装饰较少,具有防御功能。在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中,但凡具一定高度的楼阁,不论其种类,最高一层,常开有多个窗户,显然是为了远眺之用。《诗·卫风·河广》曰:“跂予望之。”人们通过登高达到望远、俯瞰、观赏风光或军事方面的需求。因此,登高远眺就成为古代楼阁的主要功能之一。从汉代出土的陶望楼上常有持械武士佣来看,汉代望楼多具军事防御功能。至东汉晚期,地方割据、诸侯逞强,其宅院规模更大,望楼也成为防御的必备设施。

汉代陶楼的造物观念与形制分类

陶望楼

(4)陶坞

坞壁是汉代特有的一种建筑,初期可能是一种因险设防,依山作坞的简陋形式。《说文解字》曰:“坞,小障也,一曰库城也。”坞壁源于西北边塞,用来防御工事,其中最著名的是董卓的郿坞。《三国志》说郿坞“高与长安城埒”,这也反映出陶坞积谷自保,在军事上以防御为主的性质。另外还有一种城堡式陶屋,它们的形制基本一致,前后各有大门,门上设城楼,四隅有角楼,对大门贯穿一条通道,两侧排列有比围墙低许多的房屋,表现交谈宴饮、礼节仪式或手工作坊等日常起居生活场面。这种构成,特别是角楼的塑造,带有明显的军事防御色彩。

参考文献:《二十五史》、《古本竹书纪年译注》、《大戴礼记解诂》、《秦简日书集释》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