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老祖宗学识人,掌握这两点很重要,曹操只因不懂第二点错失良将

 江山携手 2019-07-03

在很久以前就有人说过,不怕山中的老虎,却怕表里不一的人。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的人,而这些人也不会都是好人,若是我们不能正确分辨自己身边的人,难免被人抓到机会去背叛和伤害,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

可识人是很难的,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通过一个人的面又如何能判定一个人的心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老祖宗们是如何识人的。

第一:从细枝末节中识人。为什么我们很难判别一个人?其实在我们和一个人熟悉了以后,我们是很容易被他们欺骗的。而古人的高明之处便在于,可以从细微之处判别这个人究竟怎么样,若我们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把所有小事放大来看。

在我们面对熟悉之人的时候,我们难免卸下防备,然后忽略他们有些缺点,我们看人的时候不能如此。从一个人对服务人员是否尊重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从一个人生气之时是否会保持理性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判定一个人就是要从这些细枝末节入手,如此方能判别的准确。

第二:用察言观色来识人。人不可貌相,从相貌出发我们看不出善恶,分不清品性,用自己对相貌的要求来识人,这种办法是不准的。在三国有一个名为庞统的人,他的名气和诸葛亮一样,可此人有一个缺点便是不好看。

曹操原本是可以得到他的,可就因为他其貌不扬曹操嫌弃他,最终庞统去了刘备阵营帮着对付曹操,此时的曹操后悔也没用,所以说相貌是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好坏的。

虽说用相貌来识别一个人是不正确的,可通过言语和神色来识人还是很有道理,若一个人和你交流之时总是语无伦次那你敢相信他的话吗?若一个人的眼神总是闪闪躲躲的那势必内心有愧,都说眼睛通往心灵,是心灵的窗户,若一个人心中坦荡眼神自然也是坦坦荡荡的。所以说当我们要识别一个人的时候,势必要考察他的言语观看他的神色,这样识人才会准确。

老祖宗们的识人之术无非就是察言观色和抓住细枝末节,这两点说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但真正学到的人却很少。若是大家懂这两点了,身边谁是谁非自然了然于心,对于这些人是怎么样的品性也就一清二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