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釉面穿底凹釉、开口泡、熔洞探讨处理 陶瓷

 SONE风儿 2019-07-04

作者:陶醉瓷讯  发布:2018-05-17



开口泡、熔洞、针孔是陶瓷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缺陷,它频繁反复出现,让人防不胜防,尤其是在釉面砖(全抛釉、瓷片)生产过程中最为严重。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难以根治。看下图

一、原因分析
1、试样分析
取有缺陷的产品,找到缺陷位置敲下来,然后再进行图片分析。试样如下图:

2、缺陷分析
通过切割、磨平等试样处理后,开始用显微镜或者普通放大镜对缺陷口位置进行观察与分析。图中看到的各种状况,表示其成因各有不同,但这只是个别试样,并不代表全部成因。





3、原因分析
1)、坭、砂、石类原料各种杂质较多。
由于环保要求与生产成本的限制,目前的陶瓷生产厂家都会或多或少添加一些生产废料,如各种抛光坭、煤渣等,无形中增加坯料中的杂质来源,加上有些厂家在原料选材上的疏忽,个别坭砂料中就带有金属杂质,在烧成后由于反应不完全,最后在釉面层表现出开口泡、闭口泡等缺陷。
2)泥浆的除铁过筛工作有欠缺。除铁过筛的效果除了与设备有很大关系处,泥浆的性能也有很大影响,泥浆如果流速过高或者触变,都让除铁效果大打折扣。
3)在喷雾干燥时,由于除尘设备操作不当或者设计不合理,也会在粉料中带入煤灰从而产生釉面缺陷。至于具体是那里的原因,必须通过对试样进行分进行分析,用排除法来排查。
4)釉料杂质影响 根据熔洞(釉泡)形状与位置来判断是底釉或者面釉上带来的杂质。各种熔块、煅烧原料等都有可能因为带有杂质而导致缺陷的产生,这也须通过对各种化工料进行排查来最终消除问题。
5)釉料配方或者单一原料始熔温度过低或者熔融范围过窄导致缺陷的产生。
始熔温度低、熔融范围过窄,特别是快速烧成是更容易出气泡针孔等缺陷。
①坯体中存在的开口气孔进入釉层;釉对坯体的熔解作用打开坯体内闭口气孔进入釉层。
②坯釉中含有CO32-、SO42-、NO3-、Pb3O4,在高温下分解而排出气体,矿物在高温下排出结晶水。
③熔块中融入的水分在高温下逸出,形成气泡。
④Fe2O3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成FeO和O2。
⑤ 由于碳素形成气泡,CO在高温下裂解产生CO2和C,CO2气体在釉层形成气泡,可见釉的熔融范围愈宽,则釉的适用性就愈广。
6)由于生产工艺环节受污染,经烧成后形成的气泡。污染重发环节包括:球釉车间储存桶、釉泵,施釉车间釉缸、釉泵与异物掉入等。
7)烧成制度的影响
烧成制度对釉面熔洞缺陷的影响包括素烧(二次烧)与釉烧等环节,素烧窑是基于坯体原料有较多杂质的前提下,一般素烧温度越高,氧化完全,则会减少熔洞与釉泡的产生。
釉烧则涉及烧成温度、烧成气氛等因素,通常出现较多釉泡与熔洞时,必须第一时间降低烧成温度。另外烧成温度、烧成气氛对釉表张力的影响较大,也影响到釉料在高温时填平熔洞的能力。
二、解决措施
1、对选用的坭砂石料加强品质验收,含铁杂质较高的尽量用少。对陶瓷废料要有选择性的使用,并控制其添加量。
2、保证泥浆各项性能符合工艺标准,并加强除铁过筛,勤洗磁棒,确保有良好的除铁过筛效果;根据生产情况,定期清理泥浆池,减少沉淀物的污染。
3、控制好喷雾塔喷粉过程中不要混入煤渣。控制好喷雾塔煤渣的排出量,不要今天5车,明天1车。
4、对底、面釉配方所用的化工料进行排查,必要时根据上面分析,有针对性地 调整底、面釉配方。
5、增加淋釉重量,试图覆盖坯体杂质。
6、检查各生产工序是否有污染,如釉线喷水,球釉管道与输送,使用水里面有无杂质!
7、加强釉浆的除铁与过筛(同泥浆)。
8、检查烧成干燥窑是否有含二氧化硫的落脏掉在釉面;调整烧成温度(一般降温有效果)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