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涛的第二次阿勒泰文化之旅|康剑

 老王abcd 2019-07-04

“奇鸟北飞,望湖光落。

异兽南来,仰山林必聚。

噫嘘,山是金山阿尔泰;呜呼,水为碧湖喀纳斯。山者,大地之台,湖者,映日之镜······”

2019年6月11日清晨,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在布尔津县孔子文化广场的文化墙下齐声诵读着墙上镌刻的清新文字。这是周涛先生2017年应金山书院之邀,来布尔津进行文学讲座时为这个童话边城写下的《布尔津新赋》。

这之前,县文旅局的同志告诉我,诵赋仪式那天,准备找一名播音员来现场朗诵这首《布尔津新赋》。我说,还是找一群小朋友来朗诵吧,小朋友来朗诵,本身就象征着一种文化的传承。

《布尔津新赋》写于2017年夏天。转眼两年过去了,我邀请周涛先生再次来布尔津,开启他的第二次阿勒泰文化之旅。来之前,周涛先生问:已经去过了,还去干什么呢?我说:阿勒泰人民在等着听您讲述《西行记》背后的故事呢!

是的,《西行记》出版发行后好评如潮,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那么,地处祖国西北之角的阿勒泰大地,对文学的渴望程度绝不亚于任何发达地区。这次邀请周涛先生的目的,就是举办两场《西行记》读者见面会,一场在布尔津,一场富蕴县的可可托海,而两地的距离,整整相隔320公里。

也许是我的真诚所至,周涛先生欣然接受邀请,时隔两年后,再次来到阿尔泰山脚下、额尔齐斯河畔的布尔津金山书院。

和两年前不同的是,孔子文化广场已经建成,三米高、五十米长的文化墙已经建成,《布尔津新赋》已经用清秀隽永的魏碑字体刻在了文化墙上。

这天清晨,正赶上布尔津县为《布尔津新赋》举行诵赋仪式,孩子们的诵读声响彻额尔齐斯河畔:

“······中国大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布尔津小也,方圆不过几百公里,一湖两河,人口数万。然则中国虽大不可无此桃花源,雄鸡虽伟不可无此尾上翎。图瓦人圣地,哈萨克天堂。

中国西北角,一颗夜明珠。”

主持人让我介绍一下文化墙和《布尔津新赋》,我说:文化墙将布尔津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历史沿革、社会发展等等用浮雕的手法逐一呈现出来,如果说文化墙是龙身,那么这首《布尔津新赋》无疑就是龙的眼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正是这座文化墙的灵魂所在。

在接下来的《西行记》布尔津读者见面会上,周涛先生首先感谢小朋友们朗诵了他的《布尔津新赋》。孩子们的精神面貌让人看到了布尔津的希望。记得两年前他来金山书院第一次讲座时,就勉励广大青少年,要牢记梁启超早在1900年写下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要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他说他很少写赋,但前年来阿勒泰一次,对布尔津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写《布尔津新赋》是他写赋最好的状态。“奇鸟北飞,异兽南来”这两句一出来,整个赋就有了。今天经过小朋友的朗诵,又刻在了文化墙上,大有藏之名山、传之久远的意思。

谈到阿勒泰的文化,周涛先生说:几十年前来阿勒泰,觉得阿勒泰不光是个偏僻的地方,也是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地方。但完全没有想到,几十年后,阿勒泰这个地方,出现了李娟这样的作家,真是不可思议,非常了不起。由此可见,阿勒泰带着它自身独特的文化气息,不仅走向全新疆,也会走向全中国。李娟已经走向了全中国,现在影响非常大,比我还大。从古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一定是文学,是唐诗宋词元曲,是明清小说和四大名著。文学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过它。

接着谈到长篇小说创作,他说,一部长篇小说如果不能让人读下去,本身就是失败。一部好的作品,要让读者一读就难以放下。谈到《西行记》,他说小说讲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是个小小编年史,是个人生的小百科。周涛先生说:我想讲的题目是今天早上想到的,题目叫:写书的人,无法带着私心走向永恒。它来源于这么一段话:你是一本书,哪怕你血统高贵天生丽质,你也不知道自己将走向哪里。如同一粒种子,不知道被鸟衔落在哪块土地。你不知道能不能走进人家的手里,不知道人家是否看上你,不知道能不能读到人家的心里,不知道人家读你时苦着眉头还是泪眼笑意,不知道自己活在人家的床头还是尘封柜里;你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日子,不知道遇上贵人还是被人抛弃,不知道面前是水是火,不知道生命的一页一页飘向哪里。这段话就是写书人的共同命运。我写了《西行记》后这种感觉特别强烈,原来拥有的那点自信甚至是狂妄全都没了,一下回到了原点。写书的人实际上是一些最悲惨的人,他能得到什么?所谓的名声,都是烟消云散很虚无的东西,一文不值。真正的写作,是一点一点清除名利的过程。最后,周涛先生向读者推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他诙谐地编了个顺口溜:不读《西行记》,活得没出息,读了《西行记》,人生坐电梯。

在谈到书院时,周涛先生说:这是中国人从古到今的一个理想,一个梦想。有的时候我想,这两次到布尔津,一方面对布尔津的山水风光确实有童话之感,让人喜欢,还有一方面我觉得布尔津是一个产生文化的地方,金山书院就是一个发祥地。建书院啊,在我年轻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的,那是梦想,比梦想还远。

6月15日上午,周涛先生长篇小说《西行记》富蕴县读者见面会在可可托海金山书院举行。前一天,周涛先生参观了著名的深水电站、三号矿脉,游览了地质奇观神钟山。

在可可托海清凉夏日的老厂房里,来自富蕴县和全疆各地的文学爱好者以及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的学员们共计一百多人,挤满了这个沉睡了二十多年的冶炼车间。褪色的红砖,灰暗的屋顶,锈迹斑斑的行车,似乎在证明着可可托海曾经的辉煌。

我在开场白中这样介绍:我们都知道,周涛先生无论在诗歌还是在散文创作上,都是成就非凡。我的感觉是体现在这么几个字上,第一个字是“大”字,他的诗文大气磅礴,气势恢宏,行文构架有如排山倒海之势,势不可挡。第二个字是“高”字,他的文字立意高远,处处彰显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家国情怀。第三个字是“长”字,无论诗歌还是散文创作,在全国他都独树一帜,在新疆他更是新疆文学的一座丰碑。他写诗有长诗,写散文有长散文。现在,在他年过七十之后,又以他极佳的创作状态,动笔创作小说,而且一动笔就是长篇小说。今天,周涛先生向我们呈现的,就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西行记》。

周涛先生开场即称赞阿勒泰的美。他说:认识阿勒泰是需要时间的,阿勒泰不光外貌漂亮,它还有很深的内涵。原以为看过喀纳斯美景和布尔津童话城后,就不会再有让人动心的地方了,但富蕴县的建设完全出人意料,到了可可托海尤其感到震撼。神钟山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真是奇迹。可可托海可以说是一个世界奇观,它拥有136米以下的地下发电站和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三号矿脉。给我们介绍情况的谭胜利祖辈三代在这里奉献奋斗,他们代表了可可托海矿区人民,这是了不起的伟大民族精神。刘成书记说这是可可托海的精神宝矿,我很赞同。来到可可托海感受到了景区建设、矿区生活建设方方面面,都很有品位,体现出了一定的文化素养。

同时,周涛先生再次谈到他对阿勒泰人的新的认识。几十年前来阿勒泰时,总感觉阿勒泰人好像没睡醒,完全在按照自己的轨道在生活。这次来完全不同了,变化很大,阿勒泰人处世办事能力强,格局大。这边的哈萨克族人民待人热情,民汉之间团结和睦,精神文化相互交融。

周涛先生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同少数民族兄弟情同手足。在讲到有一次几个牧区来的牧民到了乌鲁木齐,在商场坐扶梯时因站立不稳而摔倒,却被周围城里人耻笑时,周涛先生非常气愤地说:你们城里人到了牧区,牧民兄弟给你们吃给你们喝,还要把你们扶上马,你们趴在马背上心惊胆战,最后你们从马背上掉下来时,牧民兄弟笑话过你们吗?

最后,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的学员向周涛先生提问:看到过的材料里说您年轻时很崇拜马恩,把马恩作为您的偶像,我们这个班都是研究马恩的,我觉得我们很有缘分。

周涛先生喜出望外:反正我个人是这么看的,那个历史年代的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大思想家。他们的学问、哲学才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马克思、恩格斯的散文不知你看过没有,反正我这么厉害的人在他们面前根本不算什么。人家那才是真正大师级的人物。

在可可托海碧蓝的天空下,空旷的书院大厅回荡着周涛先生充满智慧的洪亮声音。

晚饭时,看着周涛先生慈祥的面容,想象着明天即将分别的那一幕,我忽然话音哽咽,泪眼婆娑。

已经七十三岁的周涛先生,为了一个晚辈办的书院,他已经连续两次来到阿勒泰,三次站在金山书院的讲台上,为我鼓劲。

金山银水·文化客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