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就在魔都,接手过不少大龄男女的感情案例。我可以负责地说,上海的剩男剩女与别的地方相比,有着特殊性,这里的剩女寂寞指数最高,这里的剩男平均年龄最大,原因也很复杂。我这里简单说几条对比(仅限于本地人,外来人口不在本次讨论之列): 第一是丰富的物质生活,不需要为了搭伙过日子结婚。本地人无论剩男还是剩女,主场作战,衣食无忧,父母多少有物质基础,为其遮风挡雨,所以他们都在岁月静好中享受生活,不会为了五斗米而考虑结婚作伴。 第二是上海的妈宝娃比较多。这里不仅有男妈宝,也有女妈宝。男妈宝一切以妈妈说的为准,言必称妈妈说…女妈宝则是公主病,被父母富养之后满心童话故事,在虚构的理想爱情中等待花开。 这两种妈宝都是心智幼稚的巨婴。上海人偏安一地,真正优秀的移民走了,次一等也历练过海归。绝大多数是家底穷,眼光高,又不怎么真见世面的人,小日子过过,布尔乔亚的坏脾气一大堆,顶天立地的独立生活迟迟不来。 第三是上海文化多元各种非传统观念影响。其中丁克,不婚,女权(田园的),跨性恋等观念冲击传统家庭观。不像别内陆城市,传统价值还能对这些侵入价值做抵抗,上海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会遭到批判。比如你走在上海的街头,只要仔细看一下,男男,女女,拉拉同志可以名正言顺地走在街头,这些不同的性倾向导致了很多不出柜的同志,至今单身。当然,这也是文明的代价。 第四是城市节奏不适应于谈婚论嫁。重灾区是咨询公司,律所,审计师事务所,外企等。上海的工作节奏体现在走路节奏上,比较内陆重庆,成都,再看看上海,就能知道上海有多忙,上海的压力有多大?这里有发展的空间,也有未来的生活,可是必须用时间和心血去换来。所谓669工作制,在内陆城市可能引起轩然大波,在上海不过是天经地义。 所以,这里的男人女人都累,朝九晚九,精疲力尽,要生存,哪里有时间风花雪月? 第五,最后是上海人的眼界高,剩男剩女都不肯让步现实。既然身份证310开头,那就要有腔调,外地硬盘不嫁不娶,低学历不要,钱少的看不起,家里没路子的也不行。父母眼高于顶,横插一脚,严格把关,子女本身就奄奄一息,对结婚已经兴意阑珊,那就剩着吧,反正饿不死,也有的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