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中国团扇艺术意蕴--扇面天下,舞文弄墨

 憨痴呆 2019-07-04

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儒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之称。

中国被誉为制扇王国,扇子主要材料包括:竹、木、纸、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等,中国扇造型优美,构造精致,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成为一种艺术品。

扇文化:话说中国团扇艺术意蕴--扇面天下,舞文弄墨

古代团扇大多制作精细,装饰华美。一般在扇面画上仕女、山水、花卉图,款式争奇斗艳,多为女性随身携带。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平添古代女子娴雅文静的仪态。

团扇是一种圆形或近似圆形短柄的扇子,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外形似明月。以丝织的薄素绢裱糊的扇子为“纨扇”,出现于秦汉时期。

在形制上可以分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六角形等多种样式。因为这种扇子在皇宫中使用得比较多,故而也称为“宫扇”。“团扇”又因其形状蕴含着团圆、欢聚之意,西汉时称为“合欢扇”。

因为圆形团扇形制简洁、制作方便,逐渐的这种形状的扇子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主流。后来团扇的内涵被扩大,泛指所有以绢制或纸糊的、持拿在手中的各种形制的扇子。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而言。

扇文化:话说中国团扇艺术意蕴--扇面天下,舞文弄墨

团扇与折扇并驾齐驱

从历代散见的咏扇的诗赋散文来看,团扇盛行于西汉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间,宋代以后,又与折扇并驾齐驱,深受妃嫔仕女、文人雅士的喜爱。

王昌龄《长信愁》诗:“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清王廷鼎《杖扇新录》载:“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名为‘团扇’。

相传西汉成帝妃嫔班婕妤写过一首有名的《团扇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

团扇绘画在宋代蓬勃发展

从秦朝到西汉时期的团扇都是素面的,扇面上还没有出现绘画。晋朝时桃叶的《答团扇歌》证明团扇至少在晋朝时期已经有画扇的举措,而且宋代以前的画扇活动基本上指的都是团扇绘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团扇绘画在上层社会中盛行,所画题材有鞍马、山水、花鸟、人物等,几乎囊括了后世所画题材的大方向。

团扇在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用团扇的是宫廷贵族。到平安时代末期,才允许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扇文化:话说中国团扇艺术意蕴--扇面天下,舞文弄墨

明清以来文化人都喜欢在扇上舞文弄墨,使扇面书画艺术在中国大放异彩,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书面扇面虽幅不盈尺,花鸟虫鱼、山水仕女、人物故事、千姿百态,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一个专门艺术品种。

扇面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扇面书画务须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其中的艺术意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