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荡悠悠,芳魂消耗!寥寥七个字,悬着王熙凤和贾元春的性命

 江山携手 2019-07-04
要想知道红楼梦真正的大结局,最高效率的做法就是研究判词和红楼梦曲。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譬如从“一帆风雨路三千”中探之探春最终的结局是远嫁。因此,判词和曲子成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楼宝库,许多红楼之友都养成了从判词中“抠字眼”的习惯,希望能得出新的发现。
前些日子,有红楼之友与小编交流,提到了红楼判词中一个极微小的细节。这便是红楼判词中的“荡悠悠”。红楼梦曲中有两处用到了这个词,一处是王熙凤的《聪明累》中“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还有一处是贾元春的《恨无常》中“荡悠悠,把芳魂消耗”。
那么这两个词揭示了什么呢?那位红楼之友认为这两句话揭秘了王熙凤和贾元春的真正死因:她们不是吊死的,就是被勒死的,否则怎么可能会荡悠悠呢?小编顿时愣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细细地去查找资料,发现持有这种观点的红楼之友非常的多。的确惊叹于这些红楼之友对文本的精致透析,但是对于这种分析小编实在无法苟同。原因很简单,咱们知道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才是秦可卿人物的真实结局,那她真是吊死的吧,判词中怎么不“荡悠悠”呢?
还有很多红楼之友认为黛玉是吊死的,因为“玉带林中挂”,还有《葬花吟》中的某些暗示,那黛玉的判词和曲子里怎么不“荡悠悠”呢?而且若按这种说法,凤姐的曲子中”忽喇喇似大厦倾“,凤姐应该是被大厦砸死的。还有“金簪雪里埋”,宝钗是被冻死的。
曹公对自己塑造的每一个红楼人物形象都是十分珍爱的,怎会容许她们的死相如此难堪呢?因此类似“荡悠悠”一词的研究是一种很可怕的研究方向,会导致更可怕的悖论。红楼梦是一部很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是一部悬疑小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