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脏腑经络穴道部位始知疮疡何经受病凡视疮疡,当知部位属于何脏何腑,然后医治用药,自无错误矣。谨照《铜人 穴针灸图经》,绘图详注,俾学人留心参考,施治有当耳。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益意尽言其处。雷公问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愿闻经脉之始生。帝答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矣。 脏腑经络穴道部位铜人图(心经 小肠经 肝经 胆经 脾经 胃经 肺经 大肠经 肾经 膀胱经 心包经三焦经 督脉经 任脉经 冲脉经 带脉 阳跷脉 阴跷脉 阳维阴维脉) 手太阴歌曰∶ 手太阴肺十一穴,少商鱼际指端论,太渊经渠并列缺,孔最尺泽腕肘行,侠白天府与云门,此中玄妙理,中府最堪寻。 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为臂厥。主肺所生病者,咳嗽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凡十二经之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其十二经皆仿此也。 手太阴肺经(图缺) 少商二穴(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鱼际二穴(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 太渊二穴(在掌后陷中。) 经渠二穴(在寸口脉中。) 列缺二穴(在腕后一寸五分。) 孔最二穴(去腕上七寸。) 尺泽二穴(在肘约纹中。) 侠白二穴(在天府下去肘上五寸。) 天府二穴(在腋下三寸臂内廉。)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挟气户旁各三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得之。) 中府二穴(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寸间,动脉应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