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一座千年之前的“开放之城”,展开一段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乔汝椿是乔老爷 2019-07-04

千年之前、汴水之滨,有一座繁华的东方大都会。其八方迎客、街市林立、昼夜不休的繁忙景象,被一幅流芳千古的《清明上河图》悉数收录于短短5.28米的手卷之中。时光千百年流逝,当年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清明上河图3.0》数码艺术香港展邀请您走进《清明上河图》,走进一座熟悉又陌生的宋代古都。

一座开放之城

“从古至今,对于开放式社会交往的想象,不断激发着伟大的思想家对于一座“开放之城”的憧憬与渴望。”

——策展人:毕月Beatrice Leanza

《清明上河图》如同一个历史的知识库,珍藏了一座11世纪大都市有关文化、经济、社会形态的有形和无形资料。画作在表现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的同时,也从微观角度描绘出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呈现了一座开放之城的图景。其所描绘的社会环境和地理风貌,细节地展现了一座中世纪大都市共生与共居的形态。整幅画作彷佛是一个演绎人生百态的剧场,一幅理想城市的图像。

“开放之城”展览主要由内容导读和“清明上河图之旅”两部分构成。其中,内容导读部分将解析《清明上河图》画作的作者与内容、绘画与题跋、保存与修复等相关背景信息,并对展览中“动态长卷”的制作过程进行揭秘。“清明上河图之旅”部分,将按照《清明上河图》中所表达的叙事性来组织内容,循序渐进地对长卷内容进行阐释,带观众进入到作者所想象的场景之中,同时通过历史和文化事实,让观众了解其相关创作背景,从而真正读懂这部画作。

八大时空场景

“开放之城”以画卷中的时空叙事为线索,以作品本身的八个场景为框架,每个场景都从全新的角度解读了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等话题。每个话题都源于画作所展现的细节,内容涵盖宋代重要的历史人物(皇帝、宫廷画家、政治家、建筑大师、哲学家等)、生活环境、建筑、家具、民用与船舶工程、宋瓷文化、商业、时尚等等。

场景1 

“11世纪的都城:现代城市的起源”

旅程自一日之际的破晓时刻开始,展览以画作描绘的地理与自然风光为切入点,将画作中所描绘的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与当时的地理疆域、社会背景以及城市演进联系起来,并进行了历史性的展开,帮助观众深入理解这些关键因素对于宋代城市布局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场景2 

“11世纪的文明生态:改革与通俗文化”

跟随画作进入黎明初现的乡村场景,枝干遒劲的树木、三三两两的棚屋、灌溉过后的田地,以及行进其间的人物共同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此场景,展览聚焦人与土地的互动,从宋代土地改革与农业发展的角度,揭开《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出的宋代城市繁荣、商业活力与产业细分的历史背景。

场景3 

“一座中世纪城市的地图:水路与酒文化”

画卷不断延伸,水景就此展开。人们生活与居住的迹象逐渐增加,故事围绕着人们依水而居、以水为生的景象娓娓道来:一方面讲述水道对于汴京城市发展和演进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以宋代酒文化为核心,探究汴京作为商业中心的活力。

场景4 

“水运工程”

画卷正式进入河景的描绘,呈现出一个水边城市的繁忙景象。不同类型的船只、船只的建造结构和船上人物的各类活动细节清晰可见。形形色色的人物与不同种类、功能各异的船只共同构建出一幅劳动和生活的生动场面。跟随画作的节奏,展览将带领观众一同探秘那些往返于汴河之上的古老船只。

场景5 

“街道空间:城市转型与商业生态系统”

画作中,水面上戏剧化的“险过虹桥”情节与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日常生活在此场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画中“虹桥”流传至今的编木拱桥结构、街巷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以及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都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场景6 

“知识的生产与流动:建筑环境的思维体系”

画作进入布局紧凑、遍布街道的城市空间。在密集建筑构建出的环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活跃于不同功能的建筑范围之中。展览从一砖一瓦的标准化应用,到一楼一宇的建造规范,到城市整体的布局规划,带领观众读懂一座古老城市的建筑语言。

场景7 

“城市社会与物质文化”

跟随画面接近城门,文人、劳动者、骑着毛驴、带着帷帽的女人、乞丐等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群在城门内外交汇。4米高的3D高清动画投影将一座古老的城门立体重现。宋代服饰、瓷器等城市社会生活与物质文化的相关内容在此悉数展开。

场景8 

“日常生活与工程结构”

画面进入内城,被城墙所包围的城市生活跃然眼前。除了极富动态的人物活动,画作更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展现了内城各式各样的建筑以及处于这些建筑内部不同种类、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商业类型。在此场景中,展览将重点介绍宋代家具的发展历史与形制类别,带领观众进入《清明上河图》的建筑内部,探寻画作所描绘的微小细节。

 十个灵感创意

那些来自宋代、古老又遥远的历史事物,从十个热爱传统文化、活跃于当代的设计师的图纸中跃然而出,化作一个又一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设计作品。

1.历史元素:交子

在宋代,1文铜钱能买到什么?100文铜钱能买多少斤盐?腰缠万贯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宋代交子,开民间金融之先声,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纸钱币。在特别装置《交子:宋代货币发展史》中, Weestar Studio 选取特定物品,对比宋代与当今的生活价值与生活成本,并以动画形式展示货币体系从铜币使用到最初的纸币发行的演变过程及其对11世纪大型金融机构的影响。

2.历史元素:柳树

说到柳树,首先在你脑海中闪现的是怎样的形象?是春天的生机勃勃,还是女子的柔美仪态?

Studio HVN 从《清明上河图》中姿态遒劲的柳树出发,用柳枝和羊毛编织成卷轴形状的挂毯,命名为《如日初展》。该装置以材质的坚固性与灵活性特质作为设计的叙事元素,致敬“柳树”在中国文化和传统习俗中象征意义的传承与延续。

3.历史元素:酒

汉高祖醉酒斩白蛇、许褚醉酒斗张飞、武松酒后打老虎……华夏历史与传统文学中那些英雄与酒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清明上河图》中酒店林立,各种“新酒”、“小酒”、“美禄”招牌目不暇接。来自 LAVA 北京的《醉酒英豪》将八首以“酒”为主题的宋代诗词进行幽默化的视觉创作,通过8幅悬垂在半空中,高约3米的黑白动画影像,带领观众进入豪饮之后的感官世界。

4.历史元素:园林

可曾想过,剪纸并非只存在于手工艺人的手指方寸之间,也可置身其中、穿行其间?

由 品物流形设计工作室 带来的《纸艺园林》将在展览空间中开辟出一条由25张独立纸张组成的“园林”小路。每张纸的高度为3.5米。纸张按顺序分层,营造出一个沉浸式、步入式的艺术隧道,从《清明上河图》中静静停泊的船只开始,越过河流,穿过桥梁,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层层叠叠的梦幻秘境。

5.历史元素:街巷

 从空中俯瞰《清明上河图》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来自 超级建筑 的《街道作客厅》特别装置以原画中反复出现的“彩楼欢门”(酒店户外巨型商业广告装置)为空间载体,将半透明的切片化《清明上河图》顶视建筑图纸与人物在其间的活动进行生动的展现。不同层次的图纸,展现出城市由封闭式的古老规划向开放的现代城市聚落发展的全新态势,形形色色的人物在繁华街巷中的建筑内外繁忙地穿梭。

6.历史元素: 印刷术

在没有搜索引擎和网络自媒体的宋代,知识的汲取与观点的传播是怎样实现的?

印刷的普及,使得宋代知识的大规模产出与广泛传播得以实现。来自 MAX Office 的特别装置以宋代最为著名的建筑“SOP”——《营造法式》为案例,通过由实物构成的可视化时间轴与动画影像,带领观众认识并了解“宋书制作”、“宋代(建筑)知识生产”、“宋代(建筑)知识传播”的完整过程。

 7.历史元素:香药

香饮子、赵太丞家“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清明上河图》中,到底有多少个“香”字?

“香”的概念在《清明上河图》中多处出现,足可见其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ATLAS工作室 以“香”为引,选取不同质地、属性和起源的香料,设计了一系列融合听觉与嗅觉的感官体验装置,并通过视频展示了焚香与闻香的仪式性过程,带领观众整体感受宋代香文化与气味哲学。

8.历史元素:扇

除了消暑纳凉,扇子还有什么其他的用途吗?

来自 A BlackCover Design 的《城市天空矩阵:扇——时空对象》特别装置以《清明上河图》中多次出现的团扇的扇面为媒介,将古今7座城市、早晚8个时刻的天空映像其中,与原画跨越时空的创作手法遥相呼应,体现出一种微妙而不间断的时间流逝感,同时也致敬了宋代清浅简约的美学特质。

9.历史元素:榫卯

古典工艺,一定不能兼顾时尚吗?

榫卯结构在宋代家具中的应用已达到至臻纯熟的地步,精细而复杂的木工隐形于简洁自然的外形之中。来自 本无工作室 的特别装置将传统榫卯工艺与现代家具设计相结合,生动展现榫卯工艺在宋代的普遍应用,及传统工艺在现当代生活中的勃勃生机。

10.历史元素:建筑

历经千年,哪些功能性社会空间延续至今?

来自 FIELD 的《汴京制造》通过目录的形式把《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31个不同类型的建筑空间进行了总结与说明,并建造了一个体现这些建筑核心特征与构建元素的步入式装置,为观众带来仪式性的互动体验。 

你还等什么呢?

快动动手指前往买票吧!

《清明上河图3.0》数码艺术香港展

日期:2019年7月26日至8月25日

地点: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

一般票价:10港币(3岁以下免费入场)

球幕影院票价:25港币(只适合4岁或以上人士)

Cityline售票链接:https:///2pTyU

购票通热线:00852-211153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