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取消强制婚检十年 出生缺陷率逐年上升

 恰恰365 2019-07-04

取消强制婚检十年 出生缺陷率逐年上升

西藏商报 09-13 10:11

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达90万例

取消强制婚检十年,出生缺陷率逐年上升

卫生部12日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显示,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出生缺陷在全国婴儿死因中的构成比顺位由2000年的第4位上升至2011年的第2位,达到19.1%。

婚检率直线下降,出生缺陷率逐年上升,这是我国取消强制婚检近10年来的两个不争事实。

这“一升一降”之间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出生缺陷第一道防线如何坚守?在9月12日“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权威部门及有关专家。

出生缺陷上升势头不减

2003年10月1日《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强制婚检”变为“自愿婚检”。“老百姓误以为取消婚检,全国婚检率陡降。”卫生部妇社司有关负责人说,2004年全国婚检率由80%降至2.67%,一些地方直接归“零”。

尽管一些地方推出免费婚检、“一站式”服务以及个别省份恢复强制婚检,直到2011年,全国平均婚检率仍只有41%。

同时,我国出生缺陷率则上升明显。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显示,2003年出生缺陷率为129.8/万,2006年是145.5/万,2011年则升为153.23/万。

“但婚检率下降不利于出生缺陷的预防毫无疑问。”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所长、卫生部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任爱国说,婚检不仅仅是医学检查,还包括婚前健康教育、婚育咨询指导等,婚检率下降导致这些工作无法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明显被削弱。

调查表明,取消强制婚检后,妇女怀孕前及孕早期服用禁用药物、接触放射线、饮酒等有各种妊娠危险因素的比例均较之前增长一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意识淡薄免费婚检遇“冷”

为遏制婚检率急剧下降,2004年开始许多省市推出免费婚检。但这一政策并没有挽住“狂澜”,甚至在一些地区还遭到“冷遇”。如北京免费婚检后仍以7%居全国倒数第一。

“免费婚检不能起到撬动婚前保健服务的杠杆作用,特别在城市。”卫生部妇社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心理学调研表明,基于人们害怕隐私暴露的心理,自愿进行婚前保健比例达到40%-60%就算理想。

“婚检率低更多是意识问题。”北京市卫生局妇幼与精神卫生处处长吕璠说,由于婚前保健服务对象主要是青年人,他们往往对自身健康状况关注不够,容易忽视疾病;还有人怕自己某些疾病暴露后,会失去对方,因而逃避婚检。

北京市卫生局的调查表明,认为婚前保健不是婚姻登记必要程序,没必要做的占86.77%;认为检查耽误时间、不方便的占27%;仅有13.75%的人认为会增加经济负担。

恢复强制婚检呼声不断

近年来,恢复强制婚检呼声不断。对此,北京市卫生局妇幼处副处长郗淑艳说:“恢复强制婚检,这是走回头路,行不通。”

面对居高不下的出生缺陷率,如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调查显示,造成出生缺陷除环境因素外,90%左右与遗传有关。因此,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婚检有必要恢复,但不是从行政上恢复强制婚检,而是用各种政策引导和鼓励人们自觉选择婚检,恢复人们的婚检意识。

新闻贴士

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接近,出生时临床明显可见的出生缺陷约25万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