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馆藏的春秋玉器分分钟让您迷恋(上)

 淡淡的茶香_ 2019-07-04

春秋玉器是中国传统玉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政权下移,王权衰落与诸侯争霸背景之下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政治格局。当时,除了都于中原的东周王室以外,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以及东南一带的吴国和越国,都曾发展成为掌控一方的强国。正是由于这样的历史发展态势,决定了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多元、多级的玉器发展中心。

中国古代玉器从开始出现的那天起就是社会分化的产物,是历代社会上层实现有效社会控制的礼仪用器。目前发现的春秋出土玉器,除了少量出土于行礼盟誓的礼仪遗址外,其它绝大部分都出土于社会上层墓葬,充分说明了玉器在春秋之际一直是统治阶层专有的礼仪用器,是当时的社会管理者和掌控者用以运作政事和神事、藉以实现社会控制的基本道具。由此可见玉器在号称礼仪之邦的古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之一斑。春秋早期遗存出土玉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古器与新器杂出,传统器物多于创新器物。到了春秋中期以后,由于多国并存的政治局面的存在,春秋玉器走向分区发展的道路,秦式玉器、楚式玉器、夷式玉器、中原式玉器以及越式玉器渐成各地玉器发展的主流。崇龙和尚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基本特点。

馆藏春秋玉器掠影

《玉玦》· 春秋中期

外径5.1、厚0.2厘米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7号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玉人》· 春秋中期

高3.6厘米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8号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玉牌饰》· 春秋中期

长3.5、宽2.5厘米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8号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石片》·春秋晚期

圆形石片径3.3—2.6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467号墓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玛瑙、玉珠》·春秋晚期

玛瑙珠最大径1.1、厚0.7厘米

最小径0.45、厚0.3厘米

玉珠最大径0.9、厚1.1厘米

最小径1.6、厚0.5厘米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1号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水晶佩饰》· 春秋晚期

长38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故城郎家庄1号墓陪莽坑4、10、13出土

山东省淄博市齐故城博物馆藏

《玉髓管饰》· 春秋晚期

管长5.5—3.7不等、全长250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故城郎家庄1号墓出土

山东省淄博市齐故城博物馆藏

《水晶佩饰》· 春秋晚期

全长26厘米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故城郎家庄1号墓出土

山东省淄博市齐故城博物馆藏

《玉环》· 春秋晚期

外径2.9、内径1.9厘米

山西省大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玉环》· 春秋晚期

外径3.4、内径1.4、厚0.55厘米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玉璜》· 春秋晚期

长13.5、厚0.5厘米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玉璜》· 春秋晚期

长11.5、厚0.4厘米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玉龙形佩》· 春秋晚期

长11.7、厚0.35厘米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玉龙形佩》· 春秋晚期

长2.7、厚0.3厘米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玉龙凤合体佩》· 春秋晚期

长10.3、厚0.35厘米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玉龙凤合体佩》· 春秋晚期

长12厘米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这种在春秋时期流行的寄生于造型内的繁密且抽象的龙纹装饰,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文化观念的改变,逐渐消失。正如吴棠海先生在《认识古玉》中所说: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盛行的胆龙纹眼睛退化,解体成云、谷相杂纹,并逐渐发展为谷纹、蒲纹、乳钉纹等工整规律的几何纹样。这里我们暂不讨论战国玉器中常见的云纹、谷纹是否是由春秋时的龙纹演变而来,只是可以肯定地说,春秋玉器画面上盛行装饰的繁密细小的龙纹图样,在战国时已不再出现(特别是在战国中期以后)。它应是春秋时期(或战国早期)的遗物。因为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和缩写,所以,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意识观念的改变,其风格也必定会推陈出新。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时尚,必定会产生造就不同的艺术风格。玉器如此,其它工艺美术品亦如此。

《玉龙形佩》· 春秋晚期

长10.3、厚0.4厘米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玉双系拱形起脊饰》· 春秋晚期

高5.8、宽3.2、厚0.3厘米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玉佩饰》· 春秋晚期

上宽4、下宽4.8、高3.1厘米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