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卑人在甘肃建立王国,临夏是其活动中心!太子地名,只为纪念他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5-14

  4.乞伏炽磐

      临夏广河,是一个傍山依河而建的城市。县城之边,高山之上,有座古城,随山就势,依河就形,气势不凡。它的历史,要从1600年前的鲜卑人说起。

      它便是鲜卑人建的——嵻琅城。它曾经作为西秦国都城,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

1.临夏,西秦政权后期的活动中心

       西秦是鲜卑人建立的王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及其周边地区,有两个鲜卑人建立的王国,一为西秦,一为南凉。

       西秦王国(公元385年——公元431年),其建立这是鲜卑人乞伏国仁,虽自号为秦,因处秦地之西,后世称为西秦,以区别于前秦、后秦。西秦国作为一个割据政权,历史并不长。385年,鲜卑酋长乞伏国仁在陇西称大单于,被前秦封为苑川王,都勇士川(今甘肃榆中境内)。388年,其弟乞伏乾归立,称大单于,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400年国灭于后秦,409年复国,改称秦王,迁都兰州榆中苑川。第三位王乞伏炽磐又迁都枹罕(今临夏)。431年,被大夏国所灭,历四主,共三十七年。

      鲜卑人为何会在甘肃中部建国的呢?这就要从鲜卑人的南下说起。这背后是一个非常有神话色彩的传说。

       鲜卑,最初是东胡的一支,他们原先生活在东北的大鲜卑山,东汉末年,匈奴主力西迁,漠北草原空虚,鲜卑势力逐渐壮大。后占据河北官厅水库以西,直到罗布泊,河西走廊以北的地域。人们将鲜卑分裂为东、中、西三部,西部鲜卑主要有拓跋部、秃发部和乞伏部。

      曹魏时期,河西走廊以北的西部鲜卑,他们分路南下,或游牧于河西走廊,或在陇西一带,人们将其分布称河西鲜卑、陇西鲜卑。还有一支鲜卑也取道陇西南下,他们就是鲜卑吐谷浑部。其时,在黄河和陇山之间活动的鲜卑尚有鹿结、吐赖、莫候、叠掘、勃寒、匹兰、密贵、提伦、越质、豆留奇、叱豆浑、大兜国、悦大坚、仆浑等多个部落,人数最多的是陇西鲜卑乞伏部。

       乞伏部出自漠北。据说,他们在南下的路上,遇到一个巨虫,状如神龟,大如山包,他们杀马而祭祀,却发现是个小孩,结果部落中一位老人收养了这个小孩,长到十岁是小孩就能开五百斤的弓。人们称他为乞伏可汗托铎莫何,托铎就是非神非人的意思。这就是乞伏氏的先祖。

       他们一路南下,先在高平川击败了势力强大的鲜卑鹿结部,后转徙至牵屯山(今宁夏隆德县东)。这样步步为营,最后迁徙到苑川(今榆中县夏官营附近)。日渐强大的乞伏部成为陇西鲜卑部落联盟的盟主,逐渐向王国发展。

2.淝水之战,苻坚失败,他们乘机筹划建国

     前秦建元七年(公元371年),前秦苻坚派军讨伐,陇西鲜卑首领乞伏司繁兵败投降,后被前秦封为镇西将军。但这种投降,仅仅是表面的屈服。如同沙滩上的高楼,一场大雨就足以让他崩塌。

公元383年中国历史上,有名肥水之战爆发,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前秦苻坚失败。强行捏合起来的王国四分五裂,担任镇西将军的乞伏国仁乘机率军返回陇西。

       这时,他们已经拥有人口十余万,具备了建国的基本条件。公元385年,苻坚被姚苌所杀,乞伏国仁遂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都勇士川 (今榆中县北),建元“建义”,建立了西秦地方政权。

       乞伏国仁以其将乙旃音泥为左相,屋引出支为右相,独孤匹蹄为左辅,武群勇士为右辅,弟乞伏乾归为上将军,分置武城、武阳、安国、武始、汉阳、天水、略阳、强川、甘松、匡明、白马、苑川十二郡。      

        西秦处于四面环敌之中。东方有后秦以关中为根据地,西窥陇右;西有后凉屡次袭击,企图东出;拥兵湟水流域的鲜卑秃发氏的南凉也重振旗鼓,伺机而动。所以,西秦统治着除了用军事来维持统治外,几乎没有任何发展经济的措施可言。最兴盛时,也才管辖着武威到天水、陇南及青海东部的部分地方而已,虽然号称有十一州、三十郡、四十八县,可虚张声势的多,真正算起来州县很少,有些州只有一个县,有些州只有名字而已。

      在一次次战争中,榆中的苑川河谷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地带。西秦都城勇士城在今天榆中苑川河中部。有人认为,可能就是夏官营古城。这个城已经非常残破,但相对比较完整。古城呈方形,周长约一公里,城墙已经基本上塌了,只有城基还比较完好,残存的墙基宽达5米,而残存的城墙达10米之高,城墙外面是5米深、10米宽的护城河。

      这里南靠山,北临河,东面是古丝绸之路。东行可达长安,西行则达兰州西固,从地理位置和气势上来看,有帝王气象。对它是否就是西秦国都勇士城,人们还存在争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夏官营侧有废城,王家崖侧亦有古城,较大,俱已半毁,是否古苑川城,不可考矣。

      这个带有强烈游牧色彩的王国,经常迁移都城,白银水泉的鹯阴古城、西固金城(即汉代金城县城)、榆中的苑川夏官营古城、广河的嵻琅城等古城,都曾做过他们的都城。

       这固然有游牧民族的特性,但也说明王国的安全形势并不让人乐观。  

3.永靖炳灵寺,西秦人留下中国最早有纪年的石窟

       西秦虽然统治时间短暂,但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很令人惊奇的文物,讲述这个王国的兴衰。

       西秦人在炳灵寺外的黄河上建了飞桥。这座桥被人们成为天下第一桥。《水经注》中说:“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405年——408年)乞伏于此作飞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宋夏之战时,飞桥被毁“先断炳灵寺桥,星章峡栈道,四面急攻……”。此后,天下第一桥就成了文人墨客笔下凭吊的场所了。

        绝大部分人都想不到,中国最早有明确纪年的石窟,就隐藏在距离永靖县炳灵寺内。这座洞窟就是炳灵寺的169窟,它是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前开凿,当之无愧地称得上中国第一窟。

       炳灵寺位于临夏永靖县西南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它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莫高窟以壁画见长,麦积山以泥塑见长,炳灵寺则以石雕闻名。炳灵寺初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炳灵寺现存窟龛183个,造像近800身,分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

       人们所说的169窟,其实就是大佛头顶上的一个洞窟,要上去必须从大佛边上的栈道攀沿而上。栈道木梯狭窄而陡峭,仅能容一个人,我们抓住木梯的扶手,小心翼翼向上攀爬。爬了二十多分钟后, 我们终于站在了最后一块平台上。169窟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169窟内的造像除了少数几尊是北魏时期的以外,绝大部分都是西秦。西秦时期的造像,题材比较简单,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画的内容比较丰富,背、项光图案较为复杂,同时又有了简单的佛说法图、十方佛、千佛、飞天、伎乐、供养人以及多宝塔和维摩变等。这些题材,是研究我国早期佛教信仰和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

        西秦国虽然时间短,但却尊崇佛教。在乞伏国仁时期,有不少的僧侣来到西秦弘扬佛法,他们传经布道,翻译佛经。十六国时期,正是佛教在中国北方迅猛兴起之时。甘肃境内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都和西秦的大规模佛教活动有关。

      炳灵寺石窟169窟,留下了西秦建弘元年的题记,是中国石窟开凿史上最早的题记。

4.广河嵻琅城,西秦古城宽阔护城壕让人心惊

          夏日的一天,我们穿行广河县城之中,寻找远去的西秦王国。从北向南穿城而过,在一处靠山的小巷口停下。小巷路窄,但行车无虞,虽然陡峭,但尚算平坦。沿路上山,走不了多远,就是一个村子。村落不大,修建在山腰的坪地上,四周是大片的农田,那座西秦王国的城池,便在前面的农田里了。这便是西秦曾经的王都——嵻琅城。

      十几分钟后,到了古城边上。 谁知一条巨大深沟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沟很深,至少有三米许,宽十米左右。沟的一面是城墙,一面则是农田。显然,这条壕沟是护城壕,它是因古城而诞生的。

       可惜古城已经剩下了残迹,我们只能看到两面的城墙,一面完整,一面只剩下了大半。顺着壕沟,我们绕着残存的城墙走了一圈。看得出来,古城的形制比较完整,拐角处有角墩,下有深沟,单面城墙的长度大约在百米。从地面算起城墙高七八米,算上壕沟城墙高达10米左右,的确高不可攀。

         西秦太子乞伏炽磐从西平逃之长安,408年, 炽磐以长安兵乱将始,乃招结诸部二万七千,筑城于嵻琅城(一说在榆中)以据之。炽磐攻克枹罕,遣使告之乾归,其奔还苑川。后,乞伏乾归遂入枹罕,留炽磐镇之。由于处在四面围攻下,城池修建得非常坚固。

     毫无疑问,西秦人在修建这座城池时,地形选择得非常好,这里是两条河谷的交汇处,也是两条古道的汇合点,这两条古道一条通往临夏,一条通往青海方向。而修建古城的地方是突出的山嘴,居高临下,卡住了两条道路的交汇处。显然,古城的修建者下过一番功夫,不仅考虑了地理,而且对城池的修建给予了相当大的投入。由此可见古城的重要性。

5.乞伏炽磐,西秦太子,留下众多太子地名

        乱世之中,一个地方部族崛起,最终能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必定要有几位文武兼备的首领。西秦,虽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但却出了几个人才。

      《晋书 乞伏炽磐载记》中说:国仁骁武,乾归勇悍。矫矫炽磐,临机能断。这里说的三个人是西秦国的三位国主,乞伏国仁、乞伏乾归、乞伏炽磐。也正是他们的雄才大略,西秦国才在乱世各路势力的角逐中,发展壮大,被史家列入十六国之一,他们死后,西秦国也烟消云散。

       他们中的乞伏乾归、乞伏炽磐都和枹罕(今临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说,西秦国后期,就是以今临夏为中心的王国。

        乞伏国仁是西秦的开国君主,统一了陇西鲜卑诸部。388年夏乞伏国仁病死,群臣拥戴其弟乞伏乾归即位。

       乞伏乾归在位24年,是西秦国立国时间的一半。他交好关中的姚秦、武威的后凉,重点兼并周围的小部落,积蓄力量。击败吕光势力、帮助过后秦、还击败盘踞仇池山的杨定势力集团,势力扩展到甘肃东部、四川北部。后来在同姚秦的作战中失利,最后投降。此后,他们韬光养晦,为后秦效力。

       409年,乞伏乾归收众三万,群下劝乾归称王,从之,称秦王,赦其境内,改元更始,置百官,公卿已下皆复本位。

    此时,西秦周围的势力都处于下滑状态,而西秦再次立国,人心向上,万众一心。于是开始了向四周扩展。先蚕食姚秦的地盘,夺取了略阳 (今秦安南),南安 (武山西)、陇西 (陇西县东) 诸等地,迁徒二万五千户到苑川、枹罕。此时,姚秦已经无力抗击,只能拉拢,西秦也见好就收。随之将目标转向南凉,计划灭南凉。先在过黄河不久,击败南凉太子,缴获十万头牛马。乞伏乾归亲率大军又在枹罕西南击败西羌。此后,兵锋直抵今青海共和县一带。西秦的立国后有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的是,412年夏,乞伏乾归在陇西西南打猎时,被他兄长的儿子乞伏公府(乞伏国仁之子)所率人暗杀。

        乞伏炽磐随即即位。炽磐,乾归长子也。性勇果英毅,临机能断,权略过人。炽磐袭位,大赦,改元曰永康。署翟勍为相国,麹景为御史大夫,段晖为中尉,弟延祚为禁中录事,樊谦为司直。罢尚书令、仆射、尚书、六卿、侍中、散骑常侍、黄门郎官,置中左右常侍、侍郎各三人。

       这是位很厉害的人物,对西秦及周边局势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也有着比较完善的作战计划。他西秦而言,其军事行动主要集中在西南。自然,第一步是为了报仇,他派人追杀乞伏公府及四个儿子,在嵻琅南山将其抓获,后被车裂分尸。他葬乞伏乾归于抱罕,谥号武元王。

        随后,开始四面征讨。他先派兵征服吐谷浑各部,派乞伏智达、松寿等人,多次出征,讨吐谷浑各部,都取得了胜利。十年后,人们发现枹罕南山有五色祥云,炽磐非常高兴,认为这是非常好的祥瑞,王业可成。于是,缮甲整兵,以待四方之隙。他乘着南凉秃发辱檀西征乙弗,率步骑二万袭取乐都。遣平远犍虔率骑五千追傉檀,徙武台与其文武及百姓万余户于枹罕。傉檀遂降,南凉亡。第三个目标是攻漒川,师次沓中。这些征讨,都获得了胜利。

     在前前后后的十多次战争中,乞伏炽磐每战必胜。然后,将失败者的民众迁移到枹罕。大约移民四、五万 户于枹罕四周。枹罕拥有人口数十万,成为甘肃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同时,他们修建了炳灵寺169窟,也有人说,炳灵寺是西秦的皇家寺院。

     “  炽磐叱咤风云,见机而动,牢笼俊杰,决胜多奇,故能命将掩浇河之酋,临戎袭乐都之地,不盈数载,遂隆伪业。览其遗迹,盗亦有道乎!”这是《晋书》对他们的评价。

      王国虽然消失了,但城池仍旧在,王国的传说依旧在。如今,在临夏一带有不少以太子命名的地方,如太子山、太子寺、台子(太子)村等等。就是人们为了纪念乞伏炽磐的功绩而命名的。后来,以讹传讹,附会为怀念秦始皇的太子扶苏。其实,这是西秦太子乞伏炽磐留下的印痕。

       乞伏炽磐死后,其子乞伏暮末继位。四年后为赫连定所灭。雄霸一方的西秦王国,从此烟消云散。

              本文为《临夏历史人物丛书》征求意见稿,严禁转载,盗用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