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利胆药,选用有所不同

 Chen基洋 2019-07-04

来源:医学之声 作者:高丽丽

不同利胆药,选用有所不同

利胆药是一类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囊排空的药物,临床可用于胆汁淤积性或胆汁反流性疾病、口干症、瘙痒症。

一.利胆药的种类

利胆药主要有熊去氧胆酸(UDCA)、S-腺苷蛋氨酸(SAMe)、茴三硫、茵栀黄、门冬氨酸钾镁、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阿嗪米特、铝碳酸镁制剂等。

药物

药理特点

熊去氧胆酸(UDCA)

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可增加胆汁引流,能使胆石逐渐溶解,还可抑制小肠吸收胆固醇,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分泌,且稳定细胞膜、免疫抑制、抑制肝细胞凋亡和保护线粒体。

S-腺苷蛋氨酸(SAMe)

可利胆、退黄、降酶、解毒、抗纤维化、抗感染、调控肝细胞的生长、调节情绪等,且调节肝脏细胞膜流动性、促进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的合成。

茴三硫

有促进胆汁、胆酸和胆色素分泌的作用,并轻度的促胆道动力,且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茵栀黄

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可用于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

门冬氨酸钾镁

其为体内草酸乙酰的前体,在三羧酸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对急性、慢性肝炎伴有高胆红素者效果较好。

还原型谷胱甘肽

可与体内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结合,有对抗氧化剂破坏巯基及脏器、保护细胞中含巯基的蛋白和酶的作用;有解毒、灭活激素等功能;能促进胆酸代谢,利于消化道吸收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

复方阿嗪米特

利胆、助消化。可促进胆汁合成和分泌,提高胰酶的活性,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且补充消化酶促进消化,并减少肠腔气体,改善腹胀不适症状。其主要用于因胆汁分泌不足或消化酶缺乏而引起的消化不良。

铝碳酸镁制剂

有抗酸、吸附胆汁、黏膜保护作用,可减轻或消除胆汁反流所致的胃黏膜损害。

二.利胆药的选用

①胆汁淤积症伴有焦虑、抑郁

S-腺苷蛋氨酸(SAMe)可利胆,还有情绪调节作用,可影响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的代谢,增加神经递质的合成,缓解慢性病者的情感障碍。

②口干症

茴三硫(环戊硫酮或胆维他)可缓解干燥综合症等疾病引起的口干症。其可显著增加毒蕈碱受体的数量,明显提高腺体如唾液腺、泪腺的分泌量。对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的干燥症状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口干、眼干、鼻干及阴道黏膜干燥等症状,可拮抗由阿托品等M受体拮抗剂所致唾液腺分泌抑制,纠正服用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利尿剂、安定剂、镇静剂、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等导致的药源性口干症及口咽区放疗后引起的口干症。

③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治疗辅助剂

还原型谷胱甘肽有抗氧化作用,而氧化应激反应与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低反应性有关,在血液透析前口服维生素E,或透析结束时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减轻静脉铁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

④消化道疾病伴胆汁反流

消化道疾病如胃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胆汁反流者可选用铝碳酸镁制剂,其可吸附胆汁,还可抗酸、保护黏膜。另外复方阿嗪米特在利胆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但肝功能障碍、急性肝炎、胆道梗阻及胆绞痛者禁用。

⑤瘙痒症

瘙痒症是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常见表现,可选用熊去氧胆酸(UDCA)、S-腺苷蛋氨酸(SAMe)以减轻瘙痒症状。

参考文献:

1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488

2朱依谆等.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87

3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9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5):351

4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5,8(5):405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8,10(6):74

6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2):157-160

7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6):449-450

8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2015)[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7):483

9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10):734-735

10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3[J].中国肝脏病杂志,2013,5(1):59

11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35

12消化酶制剂在老年人消化不良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8)[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6):605

13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12):795-798

14于世英等.肿瘤药物相关性肝损伤防治专家共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50-53

15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7):698-702

16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目录(2019年版)(广东省药学会2019年6月17日)

17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11):768

18刘鑫等.口干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5):573

19谌贻璞.近期欧美肾性贫血诊疗指南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血液净化,2008,7(7):392

20谭佳成等.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处理对策[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6):353-354

21李蕾等.2014年欧洲慢性瘙痒指南解读[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6,9(1):36

22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1):7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