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理朋友圈

 nizijun 2019-07-04

清理朋友圈
 
    作者:冯雪梅
  王老大宣称他永远也不会用微信,理由是怕朋友圈里那些莫名其妙的人。我不知道这样的决绝者有多少,只知道有些人会时不时清理微信里的好友。

  才子大叔前些日子以“我不是你们的好友”的方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要“清理门户”,原则是“不认识的人不加,见过一面只是工作关系的不加……想不起来是谁的删掉,昵称搞一堆花花草草的删掉,对我屏蔽他(她)朋友圈的删掉。”

  对着这些原则迅速检验了一下,还好,我不在被删除之列,随即马上八卦地想起,当年的才子大叔如何搭讪小姑娘。不过人家对此类“秋后算账”早有准备,紧跟着就说:“如果我20岁,可能我希望认识全天下的人。30岁,可能希望不要错过任何可能有用的人。问题是我40多岁了,我已经没有兴趣跟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扯来扯去,也已经好几年坐飞机没跟邻座搭讪过。”

  “年龄到了,大叔要低调”恐怕只是一个说辞,真正的理由是“我有权利选择朋友”。可“选择的权利”果真能简单实现么?

  谁的朋友圈里都会有些半生不熟的面孔,有一些很少发言,甚至只围观不说话的群。当然,也有一些亲密的私信,几个趣味相投的群聊,以及必须时刻关注的工作群。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或多或少与他人有着关联。按照著名的人际交往理论,只要通过6个人,你就能找到任何一个你想找的人,那么,通过6个人的朋友圈,你会发现什么?

  在朋友圈这个编织细密的关系网里,你是一个可以被忽视却又无法逃脱的小黑点儿。你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一旦创建微信号,就进入了这个令人纠结的圈子。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人有勇气和毅力拒不接受别人加为好友的邀请,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拒绝你所认识的人,总有些惴惴不安。因为很少有人不去主动邀请别人,而当自己的邀请得不到回应时,心里不免猜想:他(她)为什么不理我?

  当然,也有更为“机灵”的办法,不拒绝别人的邀请,却给对方设置权限。同学聚会时聊天,李小白就发现自己被人“黑”了。不是真正的拉黑,只是他看不到对方的朋友圈。当大家聊到当年的班花,说她最近正在欧洲旅行,一路晒恩爱照之时,李小白不合时宜地问:你们从哪儿看到的?有人坏笑着看了他一眼,你的朋友圈里居然没有你的前“女神”么?“有啊,可我没看到啊!”话一出口,李小白就后悔了。

  你是我的“好友”,但你看不到,也进入不了我的朋友圈;我可以和你聊天,说我想说的话,但我以“设限”的方式,屏蔽了更多信息。

  相比于果断“拉黑”,这是一种留有余地的客气拒绝。可能在任何“群”里,都有你不喜欢或者想回避的人,有志趣相异、意见不合者。

  最为激烈的表达不认同的方式,是退群。似乎每个群里都有这样的“果敢”者,而每一起退群事件,也都或大或小成为群内的一个新话题,七嘴八舌分析议论一番之后,某个退群者的好友,将担负起将退群者重新拉回的重任。这种退出有时候会演变成一种心理游戏,以展示人缘乃至人品的好坏。你退群了,没人拉你回来,你的人缘是不是太差?别人不停拉你回来,你一直拒绝,是不是人品有问题?看看吧,连“退出”这样简单的自由都会被侵犯,还敢轻言“选择的权利”吗?

  最常见的表达不认同的方式是争论,针锋相对。幸好微信有网页版,不然的话,在手机上按键或手写,不累死人才怪。不幸的是,只要群里人一多,如此的长篇大论总不免被各种打岔、八卦、不明就里、莫名其妙所遮蔽。就像两个辩手在菜市场上论证“存在是否合理”一样,很快就被讨价还价和大甩卖的叫喊所淹没。指望群里的交流辩论解决分歧,实在是一厢情愿。

  朋友圈里,你可以直接拉黑一个人,也可以对一个人的存在视而不见。前者是直截了当地拒绝,后者是冷漠地忽视。其实,当你能够对一个人视而不见,他(她)的存在对你而言,已经毫无意义。此时,已经没有了拒绝的必要。

  不管你是否承认,朋友圈确实改变了我们的交往方式。因为这个新的社交工具,我们找到了儿时的朋友,旧日的恋人;我们结交了新的好友,开始新的邂逅和情感。

  微信给我们提供了社交的无限可能,也带来麻烦和侵扰。比如,聚会中并不熟悉的人,要求“扫一扫”加你为好友;你在朋友圈的表达让某个人产生了误解;以前可能擦肩而过相忘于江湖,却因为“摇一摇”而改变了相隔的时空。

  科技让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也让我们越来越不自由。王老大为了不被侵扰固执地拒绝了微信,才子大叔客气地说“我会继续拒绝莫名其妙的好友添加邀请,我不是你们的朋友,请原谅。”在不断被清理的朋友圈中,有时候,拒绝是一种美好,无视是最深刻的遗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