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草帽图、T型图、爬坡图、钢丝图、商保社保图等……

 昵称44050362 2019-07-05

1.  爬坡图

幸福的人生就像是在走上坡路。我们的生活水平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贫穷、一般、小康、富裕。每个家庭都有一辆幸福快车,车里坐着我们的父母、配偶和孩子。每个家庭由一家之主拉着这辆车,每根绳子代表收入,收入越高,速度越快。

但是,一场意外或者大病,就会像无情的剪刀把这辆车的绳子剪断,这辆幸福快车少了绳子的牵引,爬行的速度变缓,或者,急速下滑

2. 草帽图

人从一出生到终老,一直都是一个消费的过程,但是我们赚钱的时间却有限,大概25岁到60岁之间,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赚到一生所需的花费。但一个人无论有多成功,也无法避免意外和疾病的来临,所以幸福的人生需要提前规划。

横线是我们的生命线,人生的道路有多长我们是未知的? 但从我们出生开始到回归自然,始终有一条线伴随我们终身,这条线就叫消费线,因为我们一生都在不停的消费。而我们赚钱的时间却是有限的。

假如我们从22岁开始步入社会到55岁退休,我们真正工作的时间只有30年左右,这是我们的奋斗期,也是家庭责任最重的人生阶段,这个期间我们赚钱不仅要解决自身的日常生活开支,孩子的教育费用,父母的赡养费用以及未来买车购房,医疗养老的费用等等,同时还要将这短暂时间所赚到的钱留出一部分作为盈余,一般人会用盈余来做两件事,养小孩,比如山东地区养大一个孩子需要花大约49万左右,另外我们还要养自己,因为每人都会慢慢变老,我们也都希望老的时候有足够的养老金。

3.  T型图

上图可以看出,同样多的钱,放的地方不一样,起到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储蓄习惯,将放在银行的钱放一点点在我们保险公司,开一个保险账户,就可以立刻为我们的生活水平设立一堵防火墙,防止当不幸发生时,我们的生活水平依然能维持在现有层面不至于下降。而这个账户涵盖五大方面保障:生命价值保障21万、重疾保障20万、意外保障40万、意外医疗每年3万、住院费用每年2万;让我们非常有信心告诉家人无论今天我们在与不在,我们对家人的爱和责任都能解决都能实现。

4  钢丝图

下面这张图对每个人来说,我们就像走在人生的钢丝上,在钢丝的上面,代表着平安、健康、财富有了这一切,我们才能幸福一生。

在发生意外或者大病的情况下,我们也会从钢丝绳上掉下来,轻则导致贫困,重则家破人亡!所以说,人生就像赌博,输赢全在一瞬间!我们能不能把不确定变成确定呢?

试想,如果在人生的钢丝绳下面,有一张防护网,就算不小心掉下去,也能即刻反弹上来。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一张网,可以让我们重新站在钢丝绳上,这张网就是保险。

5  保险分解图

这个防护网其实就是保险有了保险我们可以轻松应对人生的各种风险

6 保险责任图

有人说保险不好,投保容易理赔难,身边就有这样的事。事实上有人买了保险但是对持有保险的责任不了解,丝毫不知道保险到底管什么,结果就是保险事故得不到理赔引发不满。其实,保险从责任来讲,分为以上三类,第三类的全险保障责任最全,有的还带有保费豁免功能。

7 商保社保图

以上数据很好的解释:“我有社保,不需要商保”这句话,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病的特殊疗法和药品大多都不在社保范围内,商保是社保的补充,作用不可忽视!

8  投保顺序图

还有人说:“保险不错,但是我现在没钱买”,很多人都把钱花在了生活享受上,比如我的朋友,先置办各种名牌的冰箱、空调、电视……,什么时候买保险呢?——“有了余钱再买!”而我的安排恰恰相反,先买了50万的大病保障,再买其他物品。

9 大病图

假如有一天,我和朋友都得了大病,需要30万:我的朋友只得先卖车、再卖空调、冰箱……一场大病,什么都没有了,而我有保险,一场大病赔偿50万,生活水平没有下降,反而多了一笔钱。我们过着一样的生活,结果为什么不同呢?

为什么要珍惜买保险的机会,因为很多时候,想买的时候买不了,不想买的时候却是最划算的时候。很多人就是因为对保险有着深深的误解和偏见,结果错失了买保险的好机会。关于保险,20岁不了解,30岁顾不上,40岁看不起,50岁很难买,60岁买不了…

如有产品需求,扫码添加好友咨询。

 你没买保险没出事,那是万幸;没买保险出了事,就是悲剧;买了保险没出事,那是幸福;买了保险出了事,就是庆幸。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再怎么着自然死亡总是少数,哪个不是在床上死的,可悲的是很多家庭在有人见上帝的前几个月会把一辈子的积蓄给了医院。保险能做到:不出事锦上添花,出了事能雪中送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