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评论]不妨设些“败局”

 晓看朝霞 2019-07-05

  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人生经验和工作体会时颇有感触地说:“人一生要走的路很长,要做的事很多。在走每一步、做每一件事之前,要分析不利因素,考虑反面结果,不妨设些"败局"。”不妨设些“败局”,虽只是短短6个字,却充满辩证,富有哲理,听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值得深思和回味。磊客网爱站词数美化iphone

“败局”,就是失败的局势,也可引申为一切不利的局面。通常,人们都希望取得“胜局”,且习惯设定“胜局”,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习惯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福与祸,得与失,总是对立存在的。任何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固然希望成功而不愿失败,但不能不想到失败;固然愿意实施顺利而远离挫折,但不能不面对挫折;固然都想趋福避祸、喜得畏失,但不能不有遇到和迎接祸失的准备和勇气。

不妨设些“败局”,既是科学、理性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也是我们从事实践活动应当遵循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际上,人生中的很多失败,并非努力不够,而是对失败准备不足、考虑不周。设“败局”,绝不是向失败妥协,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战胜失败。在争取胜利、设定“胜局”的同时,想到失败;更有利于把握机遇、减少失误,从而有助于取得胜利。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既包括打算怎样争取胜利,也包括考虑如何面对失败。工作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摸索的过程,有机遇,也有风险;有成功的希望,也有失败的可能。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既要着眼最好的目的,也要估量最坏的结果,这样才能在遇到失败、受到挫折时处变不惊、从容处置,进而才能转败为胜,或将失败的可能降到最低程度。

现实往往这样,争取胜利、取得成功很难,甚至要流很多汗水、花很大代价;但归于失败或转胜为败似乎很易,常常发生于不知不觉之间。正因为如此,胜利和成功总是让人重视、使人陶醉;而失败则常会让人忽视、使人淡然。然而,越是这样,越要对失败保持警惕和警觉。否则,即便取得了胜利、取得了成功,也难以保住胜利果实和保持成功局面。可见,有些失败固然是认识水平不高和工作能力不强使然,但更多则是思想麻木、作风飘浮所致,也就是说不是由于做不到,而是因为想不到。晚唐诗人杜荀鹤有一首《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确实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它告诫人们,在前进的过程中,形势越好,道路越平,成绩越大,越应该谨慎,越要考虑反面结果。

古人云:“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而实践也证明,在工作和生活中,看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看不到困难就是最大的困难,看不到隐患就是最大的隐患。倘若,对已有的成绩和优势盲目乐观、心存侥幸,而面对存在的问题、困难和隐患认识不到、不以为然、疏于防范。时间一长,乐观就会变成悲观,侥幸就会成为不幸,甚至造成因一招不慎而满盘皆输、功亏一篑,因稍有疏忽而酿成苦果、铸成大错的沉痛教训。因此,只有学会设些“败局”,才能少走“麦城”,才会少出现一些意外和不应该。

艾立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